多省公布国谈药进院统计情况。
每家三级医院平均配备73个国谈药
32个药配备率超过50%
4月14日,浙江省医保局发布《全省三级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配备情况一览表》,对浙江180家三级医疗机构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国谈药配备详情进行了公开。

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自年初至今已正式执行一个季度,新版目录新增谈判药品84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共427个。
据梳理,浙江的180家三级医疗机构平均配备谈判药品数量约73.6个,分区间看,配备谈判药数量在90~99个之间的医院最多,达到26家;其次是配备80~89个、10~19个谈判药的医院,均有20家。
配备谈判药数量超150个的三级医疗机构共4家,其中丽水市人民医院丽水市人民医院微脉互联网医院配备数量最多,达到157个;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配备了154个谈判药,居于全省第二位;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均配备了152个,位于全省第三。

从具体药品看,配备率超过50%,即被90家以上三级医院采购的药品共32个(完整名单见文末附1)。其中,可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是配备率最高的药品,180家医院中有152家都采购了该药品,配备率超过84%。
其次是用于糖尿病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均有142家三级医院配备;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也有141家三级医院采购,是配备率第四高的药品。
另外,蓝苓口服液是配备率超过50%的谈判药品中唯一的中成药,第一季度共112家三级医疗机构配备了该药品,配备率62%,居于第17位。
各地支持政策密集更新
新版医保目录落地以来,各省推动谈判药落地的举措不断。
3月上旬,云南省医保局发布《427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含竞价药品)配备情况表》,按照“常备”“临时采购”“电子处方流转”“否”4种状态划分,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4家医院的所有谈判药配备情况进行了统计,同时公开了各院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
河北省医保局也曾表示要在3月对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召开药事委员会、配备谈判药品情况进行统计、督导,定期公布全省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采购品种情况,并会同省卫健委出台关于取消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品种数量限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促进定点医疗机构配备使用谈判药品。

除了取消用药数量限制、督促医疗机构召开药事会、统计国谈药采购数据外,更新单行支付、双通道目录等也是各省在国谈药落地“最后一公里”中的重要手段。
4月15日,福建省发布的最新版单列门诊统筹支付医保药品目录正式生效,诺华的雷珠单抗注射液、恒瑞的海曲泊帕乙醇胺片、齐鲁的注射用罗普司亭N01等62个药品被纳入(完整目录见文末附2),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目录内药品时,无需住院在门诊也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5月1日,海南省医保局发布的《海南省门诊统筹单列支付药品目录》也将正式实施,替戈拉生片、济川煎颗粒、脑心安胶囊等108个药品被纳入(完整名单见文末附3)。

从全国层面看,支持国谈药品落地的政策频繁更新,不过据赛柏蓝多地读者反馈,目录在各地的落实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既与各地医保资金压力水平息息相关,也受各地医保部门划定的考核条件、时间红线以及政策执行力度影响。
附1:

附2:






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