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总理默茨

一界 2025-03-14 16:11:13

影响欧洲乃至国际形势走向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出炉,由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和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基社盟)组成的政党联盟党以28.6%的得票率位居第一,预计将组建新一届内阁。联盟党主席默茨将出任下一任德国总理。

2月23日,在德国柏林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总部,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中)在出口民调显示领先后接受祝贺

01

崭露头角

默茨家族是政商界的知名人物。默茨出身德国布里隆当地著名的贵族,母亲是法国贵族、父亲是著名法官、外公是布里隆市长。默茨家族的重要成员都加入了基民盟。

1972年,17岁的默茨在基民盟里“初露头角”,并于几年后接过家族衣钵,成为基民盟“布里隆青年会”主席。“布里隆青年会”是当时西德的干部储备基地之一。默茨的意识形态亲美反苏,年轻时是德国最亲美的青年代表。在当“青年会主席”期间,默茨通过撰写文章,领导抗议运动进行反共反苏的宣传。他格外崇拜美国总统里根,表示想成为里根那样的政客,这也让默茨后来成为坚定的“跨大西洋主义者”。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德语缩写为CDU),简称基民盟,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最大的政党之一

在基层历练多年后,1988年33岁的默茨成为欧洲议员,并且在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委员会担任要职。

经济和货币委员会是一个主管欧洲经济的实权委员会,负责审查和辩论经济与货币相关的法律政策。特别是在金融体系的工作中,默茨扩展了重要的人脉和金脉,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商界精英打下坚实基础。

1998年,默茨在施托伊贝尔的支持下成功当选为基民盟议会党团副主席。两年后,身兼基民盟主席和联盟党(基民盟与基社盟)联邦议会党团主席的朔伊贝勒深陷政治献金丑闻,只得辞职。最终,默克尔当选基民盟主席,而默茨则高票担任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

2001年,弗里德里希·默茨与安格拉·默克尔

随着2002年联邦议会大选来临,激烈的竞争终于爆发。当时默克尔由于公开赞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加上她在以天主教、男性为主的基民盟内部不得人心,遭到一众议员排斥,她只能退出选举,推选施托伊贝尔为总理候选人。相比之下,施托伊贝尔把默茨拉入团队,在竞选期间担任施托伊贝尔的财政和预算专家。

大选前夕,基民盟民调遥遥领先,施托伊贝尔甚至在采访时放出豪言:“今年选举就像一场足球比赛,现在下半场了,而我们基民盟以2:0领先。”

然而在选举关键时刻,牵扯基民盟的黑金丑闻突然又有新的线索爆出来,不断削弱基民盟的声望。2002年8月德国东部发生百年一遇洪水,而施托伊贝尔却在此期间休假,这又让基民盟流失大量支持者。

最终施托伊贝尔领导的联盟党于大选中落败,社民党以41%的得票率领先基民盟35%的得票率。而这场大选落败也导致基民盟党内产生剧烈动荡,东德新生代跃跃欲试。

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写为SPD;简称社民党),德国社民党始建于1863年,是德国现存的最古老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政党之一

作为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的默茨因为在大选中失利,被默克尔取代了党内的领导地位,成为了联盟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默茨则成为副主席。

在默克尔领导下,2005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德国诞生了二战后首个“左右大联盟”政府,默克尔出任总理。

大选结果表明默克尔及其支持者彻底掌握基民盟主导权。默茨没有加入默克尔内阁,而是被安排进入了法律事务委员会,难以跻身德国权力核心圈。

2005年默克尔当选联邦总理后宣誓

02

退出政坛

默茨政商两界人脉丰富,额外收入很多。媒体报道默茨有11份兼职工作,但没人知道这些“兼职”到底给他多少收入。默茨也因为不想披露自己的额外收入,加上之前的“政治献金”,这一事件导致了默茨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再也难以与默克尔竞争。

默茨是一名飞行爱好者,他有飞行员证,有时会驾驶私人飞机

2009年,默茨辞掉一切政府职务,进入商界,他担任了全球顶尖律师事务所Mayer Brown的高级法律顾问,同时还担任多家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成员。

03

重返政坛

2018年,默克尔宣布辞去基民盟领袖职务。得到默克尔辞职的信息后,默茨马上从英国赶回德国,退出政坛十年的他宣布参加基民盟2018年的党魁选举。但这次默茨被卡伦鲍尔击败,再次无缘基民盟党魁。

2020年,基民盟再次进行了党魁选举,默茨第一时间参加,但这次他再次失利。

默茨的个人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从一开始就加入了德国支持率最高的基民盟,并且被党魁赏识,当作下一任党魁来培养。他很有可能年轻时就担任基民盟的主席和德国总理,但之后却高开低走。

两德统一和苏联解体,让整个德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民众不再需要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斗争。在苏联解体后,德国大选不再只是由西德人民决定,还有新加入的东德人民。原先以积极反共,高举意识形态对立大旗的默茨并不讨人喜欢。作为青年进步派代表,沉稳实干的默克尔崭露头角,受到青睐。默克尔从加入基民盟起,就一路压制默茨,一直压到默克尔宣布辞职,默茨才敢再回归政坛。

默茨的回归代表着德国政治生态的整体氛围改变,德国已经从“苏联解体”后的大和解氛围,变成了俄乌战争后的大撕裂氛围。接纳大量中东非洲难民导致德国国内出现难民危机,俄乌危机导致德国经济陷入衰退,人民的生活开始变得比以前艰难,国内的左右翼也再次高度对立。

柏林难民中心

04

默茨的政见和方针

默茨的政见和默克尔相冲突。默茨极度反感难民,认为默克尔接纳难民是给德国心脏插了一刀,默茨强调:“别让中东难民来了,我们国家已经有足够多的反犹年轻人了,不需要更多了。”

默茨还表示,如果他当选总理,第一天就会控制德国边界,严控难民。

在经济政策上,默茨支持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主张给予企业更宽松的市场环境,反对过多约束市场活动。默茨也痛批默克尔的绿能政策,尤其是默克尔的“反核政策”,认为废除德国核电是一个愚蠢的战略错误。

德国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右)和弗里德里希·默茨(左)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合

在国防政策上,默茨认为俄乌战争凸显了欧洲的孱弱,德国必须加强与美国的联合,同时更应该加强德国自身的实力。他主张大幅扩张军费,与法国共同建立一支强大的“欧洲军”,这样才能与美国相互配合,成为世界的强大力量。

在外交方面,默茨是典型的右翼保守派,媒体也称他为“真正的保守派”。他的竞选口号也类似于“让德国再次伟大”,他曾说:我必须将沉睡中的德国唤醒,让德国变成处于“领先地位的中等强国”。在针对乌克兰问题上,默茨也表现出强烈的反俄立场,战争一开始就抨击朔尔茨,要求朔尔茨马上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而且,默茨支持乌克兰使用欧盟的武器,去直接轰炸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本土。

而对于中国,默茨的态度是谨慎保守,他信奉“去风险论”,认为美国市场才是“安全基地”。虽然他认为美国市场“更安全”,但以目前特朗普的欧洲政策来看,美欧贸易战恐怕不可避免。特朗普已经下令针对“欧盟对美国的数码服务税”展开报复,所以即便默茨本质上持亲美立场,也要面对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现实。

0 阅读:127

一界

简介:国际瞭望塔,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