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脑的行动能让我们活着,而基于心灵的行动则能让我们活好,这二者显然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是活着没有任何心灵上的幸福,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生而为人的意义。
但是如果我们连最基础的物质所需都保证不了,那么活好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从逻辑上讲,我们要先活着才有资格去谈如何活好。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社会模式,首重智力的发展而不是心灵的发展,那么这样的理论究竟对不对呢?
从逻辑上讲这样的理论似乎无懈可击,不过从实事求是的结果来看就会发现,我们虽然都能活着,但是能活好活在幸福里的人却少之又少,问题出在哪呢?如果理论过程是对的,为什么结果却不理想呢?
要理清这个问题,首先就得知道我们的理论是怎么来的,任何理论显然都是大脑的产物,但是大脑并不会凭空出现某某理论,一定要先有了心灵上的感知,大脑中才会有理论的出现,无感知也就无理论,所以我们大脑的任何行动显然都是基于感知的行动,也就是基于心灵的行动,不存在大脑的独立行动。如果没有心灵上的感知,大脑也就不会有行动,大脑显然是不能脱离心灵而行动。
所以我们说大脑让我们活着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大脑的任何行动都含有过去的感知,这也就是问题的所在,当我们大脑存有过去的感知时,我们就会依赖这些已有的感知来行动,当我们的行动是基于已有的感知来行动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行动是为了满足过去的那个心灵上的感知而行动。
就像好多经历过饥荒、贫穷的过来人,有不少人的子女已经大富大贵,完全不用再为衣食担心,但是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勤俭节约,剩饭剩菜舍不得扔掉,舍不得开空调地暖等,几毛钱的纸板也照样会视若珍宝,当然我并不提倡浪费,也不是不认可勤俭节约,我们只是在探讨人为什么很难与时俱进,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不能改变显然是过去那个贫穷饥饿的感知永远存留在了大脑里,然后现在的行动都是基于过去的这个感知在行动,而这个过去的感知在当下显然就只是一个虚拟的意象,自然就无法被满足,不能满足自然就会继续过去的感知里所采取的行动,这样的人生自然永远不会享有安宁和幸福,这也就是心灵停止了运作,心灵与大脑也就失去了平衡。
所以拥有平衡的重点就在于我们不能停下心灵的运作,要让心灵随时都处于感知的状态,这样大脑的行动就会是跟随当下的感知而行动,也就不会出现大脑是根据过去的感知而行动,这样的心灵和大脑就随时随地都在行动中,也就会是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