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领先世界?东大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处在测试末段!

叩开科技之门 2025-01-23 10:29:49

好吧!这边霹雳-17高达500千米的射程才刚刚出人意料;那边又出现了东大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正在进行最后测试的信息;这好消息可真的接踵而至!现役的超视距空空导弹极速一般都在4马赫左右;极个别的可以超过4马赫,达到5,6马赫。不过,也都是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达到的高速。当速度超过5马赫之后,就进入了高超音速领域。

只是因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时间比较短,当空空导弹达到极速之后,并不能做到长久的保持这种极速。时间越长速度就越低,能量也就越少,击落目标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小,这也是所有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空导弹的弱点。

而采用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毕竟它只需要携带燃料,吸入大气中的氧气进行燃烧,因此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再加上使用可变推力发动机的技术之后,进而在发射后的具有动力飞行的时间比较长。

就像流星空空导弹一样,其有动力的飞行时间就比较长。在有足够的氧气前提下,安装亚燃冲压发动机导弹的飞行高度越高,飞行速度越快,其具有的冲量与燃料比冲就越高,越有利于导弹进行长时间、长距离、持续的加速飞行。在动力射程之外,比较适合打击远距离的大型弱机动目标。相对于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空导弹而言,在动力射程之内,也比较适合攻击较远距离处的高机动目标。

只不过,这类导弹的过载有限,主要就是亚燃冲压发动机依赖与空气的相对速度来压缩氧气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当导弹进行大机动时进气道来回移动,因此导致进气不稳定,容易致使发动机熄火。而超燃冲压发动机是依赖于超音速气流通过燃烧室,进行连续的燃烧,因此在需要进行快速机动或低速飞行时,它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在导弹进行大过载机动时,急剧变化的飞行姿态,进气同样不稳定,也会导致超燃冲压发动机效率下降出现喘震甚至熄火。

毕竟冲压发动机需要进气道来吸入氧气,如果进气道的数量太少,而当导弹在大过载机动时很有可能导致弹体遮盖进气道,进而影响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效能。就像流星空空导弹在负攻角和侧滑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弹体遮盖进气道可能导致冲压发动机喘震甚至熄火。而其又没有中间弹翼,仅仅依靠尾部的方向舵,再加上两个进气道,机动性着实太弱了。当到了动力射程之外,进气道的阻力也比较大,速度下降较快,因此很难对付战斗机这样的目标。

本来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稳定工作条件就比较苛刻,如果导弹还在进行大过载的机动,那对发动机的影响也必定很大。因此而言,还需要对进气道进行精确的设计,以及大过载机动时的姿态控制,使得导弹在大过载机动时进气口不会失压,致使超燃冲压发动机熄火,保证其拥有较大的过载能力。

另外亚燃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距离进行加速,而在中近距离速度还未提升起来,不适合打击中近距离的高机动目标。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导弹的特性,与亚燃冲压空空导弹的特性可知: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导弹适合打击中近距离的高机动目标,远距离弱机动目标;而亚燃冲压发动机的导弹适合打击远距离的高机动目标,和动力结束之后的弱机动目标。但是安装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就拥有比较快的加速度,毕竟当固体火箭发发动机将其加速度至4,5马赫时,本来就具备较高的速度。随后再由超燃冲压发动机继续加速,整体的速度和能量特性相当的优秀,也算是结合了亚燃冲压发动机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双重优势。究竟需要哪种类型的空空导弹,那就只有根据各国空军的需求来选择了。

整体而言,还是采用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更适合超视距拦射作战,毕竟末端留速高能量足,战斗机想要甩开这类导弹的跟踪还是不容易做到的。不过,流星空空导弹的极速也不高,仅有3.5马赫,根本就不是高超音速空空导弹。而东大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速度就势必要超过5马赫,也就只有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飞行全过程中也要超过该速度,且以此速度飞行的距离也必定很远,否则也不会被列入高超音速导弹行列中来。

至于飞行模式,基本上和流星空空导弹一样,先由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其加速到超音速,当固体火箭发动机熄火之后,再由超燃冲压发动机接着加速飞行,然后进行高超音速飞行攻击目标。可以说,在全飞行的过程中,除了最初的加速阶段,该导弹都是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飞行。这样在动力过程中就拥有较高的速度和能量,乃至于到了最后的攻击阶段,也具备较高的能量和速度,打击高机动目标也很容易。

如果说,东大这款高超音速空空导弹是来打大型的弱机动目标,就像流星空空导弹那样的设计倒也没有什么影响;如果用来当做主力空空导弹来使用,还是设计对角线的四处进气道,这样就可以保证导弹进行大过载机动时弹体不会完全遮盖进气道。再加上合适的调控技术,保证导弹在大机动过载时,超燃冲压发动机不会熄火。但是体型绝对小不了,毕竟四处的进气道,还有控制翼面,再加上固体推进器。

不过,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还是首次出现,流星的只是亚燃冲压发动机。目前,该导弹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服役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关键问题来了,该导弹的打击对象是什么。现阶段,空军装备的射程在100千米以下的空空导弹有霹雳-12;300千米以下的有霹雳-15;500千米左右的有霹雳-17。

又出现了一型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其作战对象会是谁呢?

主要就是该型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具体信息还是个未知数,如果东大可以解决在大过载机动时的进气口不失压,以及小型化的难题,该导弹还是可以作为主力弹使用的,毕竟机动性好速度快。如果还是像传统的超燃冲压巡航导弹那样机动性太差,且尺寸也无法进一步缩小,就只能由成新机或者歼-16来挂载,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空中目标。

如果说这种导弹的体型无法缩小,基本上就不可能是为了取代歼-20战斗机挂载的霹雳-15而研发。毕竟歼-20作为一款隐身飞机,导弹还是需要内置的。如果可以做到足够小,那还是可以被歼-20战斗机使用的。而霹雳-17所要攻击的都是高价值的大型目标,其以走高抛弹道的方式,将射程拉的足够远。而大型目标的机动性本来就弱,霹雳-17在末端的存速也不低,能量也不小,打击这类目标还是比较的合适。

因此而言,这型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大概率就是为国产四代半战斗机准备的,毕竟采用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适合打击远距离的高机动目标。毕竟歼-16和歼-11BG不用隐形,导弹大一点也没什么不可以。而成新机的内置弹舱足够大,也具备装下这型导弹的硬性条件。歼-11BG和歼-16挂上之后,就拥有了一款远距离高机动空空导弹,从而取代霹雳-15,抵消日印冲压空空导弹的威胁。

当然了,也可以为歼-20量身定做一款小尺寸的超燃冲压空空导弹,提高远距离拦射的命中率。毕竟印度空军装备的阵风战斗机也要引入流星空空导弹,日本也要与英国联合为F-35A研发冲压空空导弹。可见,周边的国家纷纷都押宝冲压空空导弹,足以证明其性能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只不过,现有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使用的都是液体燃料,这用到空空导弹上就太不合适了。好在2022年,2023年国内就研究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所用的固体燃料,该燃料主要就是含硼。其在地面试验台试验时模拟了在25千米高度,6倍音速条件下用硼粉末燃料实现亚燃燃烧,燃烧效率高达79%。该燃料还可以像液体燃料那样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速度阶段冲压发动机的需求。那就是说,其同样可以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料。

所以说,当固体燃料问题解决之后,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空空导弹的储存就不再是难题。关键是东大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稳定工作时间是多少,如果研发射程一两百千米的空空导弹,也不需要发动机工作时间太长。即便是200千米射程5马赫飞行的空空导弹,只需要不到2分钟的时间即可到达。

在2020年,东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600秒稳定运行的陆地试验。真实的飞行试验并未听闻过相关的消息,用到真正的型号上可以稳定运行多长时间还有待观察。不过当高超音速空空导弹进行最后的测试时,那就证明东大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已经可以满足空空导弹的使用需求了,像高速大过载时的进气口失压也得到了解决。

0 阅读:305
评论列表
  • 2025-01-23 18:42

    连东大是谁都不敢写明,摆明了是糊编乱造,反正有或无他都没有写是谁。

叩开科技之门

简介:分享一些武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