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莲,今年六十七岁,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偏远的农村。
我们村子依山傍水,小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总觉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小学没读完,我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了。
那时候,村里的女孩大多如此,读书的机会少得可怜。
后来,我十八岁嫁到隔壁村,丈夫王志强比我大两岁,憨厚老实,勤劳能干。
婚后,我们靠种地为生,养了两个孩子,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人和和美美。
我们家有一块靠近村口的地基,当时是公公给我们留的,说以后孩子们长大了好盖房子。
那块地基位置特别好,临近村里的主路,通风又宽敞。
公公去世后,这块地基被明确分给了我们小家。
那时候我和丈夫没急着盖房子,想着等孩子们大一些再说。
可谁能想到,这块地基后来成了我们一家子最大的心结。
“你们家地基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让我家用用吧!”
这一切的开端,要追溯到三十年前。
那时候,我的大儿子刚上初中,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也算平稳。
邻居刘家和我们家隔着一块菜地。
他们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刘长贵比我丈夫小几岁,二儿子刘长发和我同岁。
当时刘家形势不太好,家里住的还是一间土坯房,听说刘家老两口一直想盖新房,但手头资金不足。
有一天,刘家的老刘头拄着拐杖,笑呵呵地来找我丈夫。
他一开口就说:“志强,我家长贵快要说媳妇了,可咱们也没个像样的房子。
这不,你们家地基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让我家用用吧,等以后有条件了再还给你们。”我丈夫当时就愣住了,赶紧婉拒:“刘叔,这地基可是留给我们孩子的,怎么能随便借呢?”
可刘头却不依不饶,说什么“你们现在也没盖房子的打算,总不能一块地基空在那里,还得除草吧?”
他还拉着脸表示:“咱们两家这么多年邻里邻居,互相帮衬不过分吧?”几天后,刘家的长贵又带着他未婚的对象来我家,意思是诚心跟我们协商,说只要让他们盖房子,婚礼办妥后一定会尽快归还地基。
我和丈夫商量了很久,心里其实很矛盾。毕竟这块地基是公公留给我们的遗产,万一借出去,到时候要不回来怎么办?可是,刘家实在是太会磨人了,天天上门,甚至让他们的亲戚也来劝我们。
最终,我丈夫心软了。他觉得刘家两个儿子都是老实人,不至于赖账,便答应了下来。我们提出条件,地基只借五年,婚房盖成后刘家要尽快归还。刘家口头答应得很爽快,还说“放心吧,我们一定遵守约定!”
刘家用了我们的地基后,几年时间里接连盖了两间房,分别给两个儿子当婚房。
盖房子那年刘家闹得挺大,村里人都羡慕他们,不仅解决了住的问题,还娶回来两个媳妇。
刘家人当时对我们感激涕零,逢年过节还会送点鸡蛋、红薯之类的东西过来。
可五年很快过去了,他们并没有归还地基的意思。
那时候,我大儿子高中毕业,准备学一门手艺。
我们商量着把地基收回来,盖个小房子给他住。
可丈夫去找刘家时,刘长发只冷冷地说了一句:“这房子都盖起来了,难道让我扒了还给你们?
你们家又没急着用,先将就一下吧!”刘家老两口更是推三阻四,说什么“等以后再说吧”“你们家地基闲着也是闲着”。
丈夫那天回来后,气得直拍桌子。
他一辈子老实本分,从没跟人红过脸,可这次竟然说:“早知道他们这么不讲信用,当初说什么也不能借给他们!”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想着邻里之间撕破脸不好,就劝丈夫暂时缓一缓。
后来我们又找了刘家几次,每次都吃了闭门羹。
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有人背地里说我们傻,竟然把这么好的地基借给别人用。也有人说刘家不地道,霸占了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归还。可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刘家始终不松口。
后来,我大儿子结婚,我们只好用自家院子里的一块地方临时盖了两间小屋。刘家那边却日子越过越好,两个儿子先后有了孩子,家里热热闹闹。而我们的院子因为地基被占,一直显得逼仄局促,心里憋屈得很。
转眼到了去年,刘家的两个儿子都搬去了县城打工。
听说刘长贵在县城买了房,刘长发一家也租了个公寓住。
刘家老两口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常年住在村里的土房子里。
我们那块地基上的房子已经空置了好几年,窗户破了,墙皮也开始脱落,院子里杂草丛生,成了村里孩子玩耍的地方。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五味杂陈。
那些年我们为这块地基跟刘家争了多少次,可终究没能争过。
如今他们的房子却没人住,最后成了废弃的空屋。
丈夫有时候站在村口望着那片荒凉的院子,叹气说:“早知道会变成这样,真不如当年多坚持一下。”
上个月,村里要重新规划宅基地,我和丈夫终于鼓起勇气找到村干部,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村干部听后很惊讶,表示会帮我们协调。
几天后,刘家的长贵回来了一趟,他见到我们时满脸尴尬,只说了一句:“你们要地基就拿回去吧,我弟弟现在也不打算回来了。”就这样,曾经让我们伤透心的地基总算是回到了我们手里。
今年腊月二十二,村里的人已经开始张罗着准备过年了。
我站在地基上,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喜悦。
邻里之间的关系,早已因为这件事撕裂得难以修复。
村里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刘家两兄弟不孝顺,老人孤苦伶仃没人管;也有人替我们感慨,觉得我们这一家子太老实,吃了这么多年的亏。
但我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再计较也没有意义。
我和丈夫商量着等过完年后,把地基整理出来,盖上一间小屋,也算是给大儿子一家留个落脚的地方。
虽然这件事让我们心里留下了遗憾,但日子还得往前走。
希望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能学会为自己争取,而不是一味地退让。
院子里的风吹过,杂草簌簌作响。我忽然想起一句话: “人心若是凉了,院子再大也不过是荒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