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桂兰,今年五十八岁,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村子。
初中还没读完,我就辍学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了。
后来经人介绍,二十岁那年嫁到了隔壁村,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
我们家世代务农,生活虽然清苦,但也算平稳。
两年后,我生下了女儿小雅,后来又生了个儿子小刚。
如今小雅已经成家立业,儿子也在外地工作了,家里只剩下我和丈夫守着这座老房子。我们种着几亩地,闲暇时我会编点草帽、绣点鞋垫,赚些零花钱。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也能过得去。
说起我和小雅同桌的故事,得从十几年前说起,那时她们还在读初中。现在想想,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却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也让我对人情世故有了新的认识。
小雅十三岁那年,上了镇上的初中。学校离家有七八里路,来回不方便,只能住校。镇上的学校条件不好,冬天冷得像冰窖,宿舍连个像样的取暖设施都没有。小雅经常冻得哆哆嗦嗦,早晨起床时手脚都是冰凉的。
那时候我们家条件也不怎么好,家里种地收入有限,丈夫在工地打零工,挣的钱也就刚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为了供小雅念书,我省吃俭用,给她准备点好吃的带到学校。
可她住校后,我发现她总是把饭盒带回来时还剩下一半,一问才知道,学校没微波炉,冬天饭菜放久了就凉了,她不喜欢吃凉的。
为了这事,我犯了愁。后来听邻居说,有些住得近的家长每天会去学校给孩子送饭,我寻思着,虽说家里忙,但中午还是能抽出时间的。于是从那以后,我每天中午骑着电动车给小雅送热饭。
有一天我送饭时,发现小雅的同桌小雨坐在旁边,低着头啃着一块凉馒头,看起来挺可怜的样子。
我问小雅:“你同桌怎么不回家吃饭?”小雅说:“她家里忙,没人管她的饭。”小雨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脸上带着一点局促的笑:“阿姨好,我妈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奶奶,做不了饭。”
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一酸。
小雨看着瘦瘦小小的,穿得单薄,脸冻得通红,心里想着这孩子怎么这么可怜。
于是我对她说:“以后中午过来和小雅一起吃吧,我做的饭多。”
小雨开始连连摆手,说:“阿姨,不用的,我吃馒头就行。”
我笑着把饭盒递给她:“那可不行,馒头哪能吃饱啊?快吃吧,别饿着。”
小雨犹豫了一会儿,结果还是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从那以后,我每天中午带两份饭,一份给小雅,一份给小雨。
小雨是个懂事的孩子,每次吃饭都抢着洗碗,嘴里还不停地道谢:“阿姨,真是麻烦您了。”我心里其实并不觉得麻烦,反倒觉得挺心疼她。
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家里也没什么条件。
相比之下,虽然我们日子拮据,但一家人还能凑在一起,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
有一次下雪天,路上结了冰,我骑电动车摔了一跤,把腿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那天小雅和小雨等了很久没见我来,就跑到村口找我。
她们看到我坐在地上,电动车倒在一旁,吓得直掉眼泪。
小雨把我的车扶起来,小雅扶着我,俩孩子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您以后别来了,我们自己吃就行!”
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阵发酸,但还是笑着安慰她们:“没事,摔一下算什么,咱们家的饭不能断。”
从那以后,小雨更是把我当亲妈似的亲近。
每次放假回家,她都会帮我干活,洗菜、扫地、喂鸡,样样都抢着做。
她还经常对小雅说:“你妈真好,要是我也有这样的妈妈就好了。”小雅听了,总是笑着反驳:“那你就跟我叫姐姐,以后咱俩就是亲姐妹。”
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眼就过去了。小雅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小雨也考上了同一所学校,但她家条件不允许她继续读书,只能辍学回家务农。这件事让我惋惜了很久,但也无能为力。
后来小雅读大学、工作,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小雨则一直留在家乡,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庄稼人。虽然生活平淡,但她从未忘记我。
每年过年,她都会带着孩子来看我,给我送些自家种的蔬菜和养的鸡鸭。
尤其是腊月,她总是惦记着给我送腊肉、香肠和腌菜,说是让我过年时能吃点好的。
她还开玩笑说:“阿姨,当年您热了我三年的饭,现在轮到我来投喂您啦!”
去年冬天,我生了一场病,住了半个月的院。小雨听说后,扔下家里的活跑来医院照顾我。她一边给我削苹果,一边唠叨:“阿姨,您怎么这么不小心?身体不好就别干那么多活,等我家孩子大了,让他来伺候您!”
听着她的话,我忍不住笑了:“你这孩子,嘴上没个把门的,就知道逗我。”可心里却感到一阵温暖,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我不过是当年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换来了这么深的情谊。
今年腊月二十二,小雨一大早就来了,带着她自己做的豆腐和腌菜,说是让我尝尝鲜。我看着她冻得通红的脸,忍不住叮嘱:“天这么冷,别总跑来跑去,快回去吧,别让孩子在家里饿着。”
小雨摆摆手,说:“不碍事,家里有我婆婆呢。再说了,过年了,不来看您我心里不踏实。”
送走小雨后,我坐在炕上,心里感慨万千。人这一辈子,钱财再多也比不上人情重要。小雨虽然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但她对我的好,却让我觉得像亲女儿一样。
我想,这大概就是善良的回报吧。做人不能图什么回报,但如果有一天付出真的换来了情谊,那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正如那句老话说的:“种善因,得善果。”
我抬头看了看窗外,天阴沉沉的,像是又要下雪了。我忽然想起小雨临走时的一句话:“阿姨,等我家孩子考上大学,我也让他给您热三年的饭!”我听了哈哈大笑,心里却觉得无比踏实。
有些感情,虽然没有血缘,但比亲情还要深厚。每年过年的这份“投喂”,不仅是食物的馈赠,更是心与心的连接。
这,就是最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