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像极了一出婚姻版"狸猫换太子"的荒诞剧——30岁的张某离婚时顺走前妻7个名牌包,价值17万,后续操作更是魔幻到让人怀疑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1. 法律红线的"极限试探"按法律规定,婚前购买的奢侈品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能擅自带走。张某这波操作相当于在法庭眼皮底下玩"密室逃脱",先还5个包打烟雾弹,剩下两个编出"送朋友""搞丢了"的烂俗剧本,最后被法院判决返还香奈儿包+赔4万,活脱脱现实版《消失的名牌包》。最绝的是执行时拿假包充数,被戳穿后脱口而出"这是假包卖不掉",堪称年度自爆式发言。

张某的哭穷三连击堪称经典:先甩锅"吃低保月入1000",被法官怼"有手有脚不工作";再装法盲说"不会上诉",却被庭审记录打脸曾精准描述包款型号;最后眼看要进拘留所,秒变脸承诺月还3000。

这波操作把当代老赖的耍赖技巧集齐了——卖惨、装傻、缓兵计,就差没当场表演胸口碎大石。
3. 执行法官的"硬核拆招"
法院这波操作值得点赞:先靠庭审记录精准破谎,再用司法拘留震慑摆烂,最后用分期还款保住执行底线。特别是当张某谎称型号错误时,法官那句"你当时庭审说得清清楚楚"直接封死退路,堪比《legal high》里古美门的犀利追问。
最讽刺的是,张某精心策划的"假包计"败给前妻律师的手机拍照验货——在全民皆可鉴假的今天,连A货都要颤抖的时代,用假包碰瓷真判决,简直是行为艺术级别的自取其辱。建议张某下次改行当编剧,这剧情可比《小时代》刺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