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项羽差距的真相:真正厉害的人都懂这个高情商思维!看懂这一点,普通人也能逆袭!

李子霄 2025-02-10 16:18:42

1,刘邦项羽差距真相:真正厉害的人都懂这个高情商思维!

2,成大事者的一个重要底层逻辑:看懂这一点,普通人也能逆袭!

能成就大事的人,往往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以说,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必定是情商高的人。自知之明其实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对自我的认知,就是在正确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自身能力后,以此为基准对外部环境做出判断。

然而,狂妄自大的人总是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天下第一,把问题都归咎于他人。

别人不与自己友好相处,就认为是别人道德有瑕疵;别人不与自己和谐共处,就觉得是别人性格有问题;别人对自己挥拳头,就指责别人没脑子,破坏团结。

而妄自菲薄的人则恰恰相反,整天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遇到问题时,他们既不主动解决,也不积极应对,更不敢乐观面对。这类人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同样存在问题。

狂妄自大者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妄自菲薄者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而真正高情商、有自知之明且能正确认知自我的人,往往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短处,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自我完善策略,做出正确的决策。

春秋时期,楚庄王准备讨伐越国,然而庄子的一番话,却让楚庄王放弃了这一行动。

庄子是怎么说的呢?他问楚庄王:“大王,您为何要讨伐越国呀?”

楚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

庄子听后,微微一笑,对楚庄王说:“我觉得智慧就如同眼睛,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您曾败给秦国和晋国,丢失了几百里土地,这表明咱们楚国士兵战斗力不强;官吏抓不到境内的盗贼,这体现出政治混乱。咱们楚国政治混乱、兵力薄弱,和越国没太大差别,您却想着讨伐越国,这说明大王您的智慧就像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样,没有自知之明啊。”

楚庄王听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决策有误,于是取消了这次行动。

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能精准评价别人,而在于能正确评价自己,拥有自我认知的能力,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正如韩非子所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刘邦灭掉项羽,一统天下。

刘邦登基后,有一次开总结会,谈到自己和项羽的区别时,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抚慰百姓,供给粮草,我不如萧何;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但我能知人善任,让他们充分发挥才干。这便是我夺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刘邦著名的“三杰论”,而刘邦这句话, 其实也告诉我们:要想成大事,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刘邦堪称高段位的人物,他不仅明晰自身的位置与使命,清楚该做与不该做之事,更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了如指掌,懂得借助萧何、张良、韩信的才能来弥补自身短板,最终缔造了汉家“一桶江山”,高明的领导,都善于补板啊!

所以,你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明白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要有知人之智,更要有自知之明。学会善用他人的智力资源,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自身长板优势,如此方能让事业更上一层楼,达到更高的高度。

你觉得是这样吗?

读史学谋略,有位又有为。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谋略智慧!

0 阅读:0

李子霄

简介:李子霄,畅销书《门道》作者,《资治通鉴》实践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