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第二短的大一统朝代(第一是秦朝)。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中国历史上以“隋”为国号的朝代或者割据政权只有隋朝。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历史上还存在一个所谓的“后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此生共有三个没有夭折的儿子: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赵王杨杲。除了元德太子杨昭之外,齐王杨暕和赵王杨杲都与隋炀帝一起死于江都之变。隋炀帝在江都的几个孙子也一起被杀,只有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北史》记载为杨愍)因为过于年幼而幸免于难。
发动江都之变的宇文化及在杀死隋炀帝后立隋炀帝的侄子杨浩为傀儡皇帝,随后率众离开江都北返,萧皇后、杨政道等隋朝宗室外戚也被迫跟随宇文化及。大业十四年(618年),北上的宇文化及被瓦岗军击败。宇文化及带着萧皇后、杨政道等人逃往河北,结果遭到唐朝和窦建德的夹击。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彻底消灭宇文化及,萧皇后、杨政道等人落入窦建德手中。窦建德起兵以来以“仁厚”闻名,他优待了萧皇后等人,还封杨政道为郧国公。不久之后,东突厥的处罗可汗和可贺敦义成公主(和亲的隋朝宗室女)要求窦建德将萧皇后、杨政道等隋朝皇亲送往东突厥。
窦建德当时的战略环境可谓三面受敌,自然不敢得罪东突厥。于是萧皇后、杨政道等隋朝皇亲再次踏上旅程,前往东突厥。处罗可汗将杨政道安置在定襄郡并封其为“隋王”,行隋朝正朔,设置百官,看上去算是建立了割据政权。正因如此,后世便将杨政道在东突厥所建立的政权称为“后隋”。
然而杨政道的“后隋”是一个被东突厥控制的傀儡政权,东突厥的南部汗庭就在定襄。处罗可汗曾计划出兵夺取并州安置杨政道,但在出兵前突然死亡。继位的颉利可汗则基本无视“后隋”。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灭亡东突厥,“后隋”也一起灭亡。杨政道降唐为官,最终在永徽年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