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合格的穿越者,你必须要属性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特有的生活方式,这是活下去的基础!
中国古代历史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夏、商的政治制度
王位传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传贤到传子)
传承方式;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公天下到家天下)
王权特点:占卜决定国事,神秘色彩强烈
行政制度:中央---相、卿士等;地方---侯、伯。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棍棒石器的磨砺→ 生产力提高→ 剩余产品出现 →阶级出现→ 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
2. 西周的分封制
建立: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享国八百年。
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经济基础: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诸侯要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赋,诸侯在分封。)
内容:
影响:
(1)分封制使统治阶级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扩大了疆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治。
(3)开发了边疆地区,传播了周文化,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诸侯国势力壮大 →大国兼并小国→ 王权衰落→分封制遭破坏。
3. 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内容:(1)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关系图)
(2)确立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原则: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四个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
特点:血缘与政治相结合(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
作用:(1)把“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凝聚亲族,强化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2)都具有政治性质。
5.我国奴隶社会(青铜器时代)发展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形成: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内容:
1. 皇帝制度(中心)(特点:权力延续:皇权世袭、权力地位:皇权至上)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郡县制
演变: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大一统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实施:初期将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后期增至40余郡。(一郡内又设若干县)
内容:(1)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2)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 3 )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4)郡守和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作用(影响/评价):
(1)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一定程度上使地方丧失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强化了中央集权,使秦朝国力日益增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促进了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来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消极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破坏。
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君主专制的演进(皇权和相权的斗争)
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从而形成内朝、外朝(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唐朝: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北宋: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官行驶宰相职权;后太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从而削弱相权。
元朝: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最高行政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三省六部制
特点:相权三分;职责分明;限制皇权.
评价(1)三省既能相互制衡,又能分工合作,职责分明,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尚书省权力相对过大.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传统行政体制已经形成,此后历朝基本沿用这种制度.
2. 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朝: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酿成“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名义上是朝廷藩镇,实际上政治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北宋
元朝:行省制度
内容:中央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作用:(1)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为我国明清以后得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朝:察举制 令郡国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隋唐:科举制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作用:(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把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
1.丞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丞相权势过大,阻碍皇权高度集中。
措施:1380年朱元璋(明太祖)撤销中书省和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
2.内阁的出现
原因: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忙。
过程:(1)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但其仅为侍从,很少参决政事。
(2)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3)后来内阁逐渐拥有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
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清朝:
1.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但原满族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康熙帝设南书房,于是内阁、南书房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设军机处,初期为适应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后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执行。(跪受笔录,皇权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