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历史连载634-四大工学院之源自清末-合并多校-东南大学

我是通信人时游 2024-07-18 09:19:16
通信历史连载634-四大工学院之源自清末-合并多校-东南大学

三江、两江师范学堂(1902-1912)的故事:

1902年:两江总督刘坤一《筹办学堂折》,力主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1903年:继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清廷,提出以哺育文明的师范学堂取代旧式江宁府学。1903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挂牌开办。开办之初,学堂暂设于总督府署,同时在北极阁前明代国子监旧址兴筑校舍,即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魏光焘(前排左)、张之洞(前排右)

1904年:招生开学。1905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学堂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以忠君、习经为本,同时引进西方的文化科技,延聘日本教习,学习日本办学方式,是我国旧式书院教育体制向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过渡阶段。李瑞清于1905-1911年间担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两江师范学堂毕业证书

1909年:一字房和口字房落成。

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两江师范学堂因战事停办,原来的校舍也被当做军用仓库。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1923)的故事: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南名儒、原江苏教育司司长江谦受命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改办新校。韩国钧在“江苏巡按使公署饬文•南高师筹备开校”文中写到:“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堂,前因军兴中辍,现在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1915年8月11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公开招生,成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一。设有国文、理化两部及一个国文专修科。

1920年:全校共设八科,其中文理科下设八个系。

国立东南大学(1921-1927)的故事:

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立大学的建议,得到一致通过。1920年12月7日: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决定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6月6日:我国公立大学的第一个校董会-东南大学董事会成立了,一致推举郭秉文为校长,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宣告成立。6月6日作为东大的校庆日。

1921年8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开办招生,下设6个学科31个系。1922年:国立东南大学第一届全体学生摄影。

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工科主任茅以升的倡导和努力下,建立电机工程系,是国内大学最早成立的电机工科之一。国立东南大学仿行美制,倡导“四个平衡”,以科学闻名于世,以学衡昌明国粹,成为当时中国学术交流的重镇。

国立东南大学毕业证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1927-1928.2)的故事

1927年:北伐军攻下南京后,国民政府改变教育管理体制,提出并试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依省份划为若干大学区,按北伐进军的序次,命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广东),第二中山大学(湖北),第三中山大学(浙江),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在东南大学及其附设上海商科大学的基础上,同河海工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江苏公立南京工业专门学校、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江苏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等8校联合组建。合并后,学校形成9院36系之规模。

江苏公立南京工业专门学校的故事:①1896年“俾育人才而济实用”的江南储材学堂诞生。②维新运动中该校更名为江南高等学堂,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又嬗变为江南格致学堂;③1904年在清末“新政”中改办成江南实业学堂,后升格为江南高等实业学堂,成为江苏和安徽等地实业教育的最高学府。④1912年11月,以江南高等实业学堂的工农两科为基础,分别成立了江苏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和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⑤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随着大学区制的实施,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和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87年前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将1904年的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作为建校的起点。1928年2月: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大学院以“中山大学”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规为由,训令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名改为江苏大学,引起校名风潮。

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的故事

1928年4月24日:大学委员会以大学院337号训令,将“江苏大学”改称为“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任首任校长,以“诚、朴、雄、伟”作为四字学风。学校将原第四中山大学的九个学院调整为文、理、工、农、商、法、医、教八个院系。

1930年:院系设置

1932年:罗家伦出任校长,提出“安定、充实、发展”的治校方针,延聘名师,扩充学科,改善办学。罗家伦治校十年,中央大学进入平稳发展时期。

1937年10月:抗日战争爆发,日机的四次轰炸给中大校园带来毁灭性破坏,中央大学西迁入川,中大迁校“筹划最周密,速度最快,保存最完整”。中央大学入川后,校分四处:重庆沙坪坝本部,重庆柏溪校址,成都华西坝医学院、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附属牙医专科学校,贵阳的实验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教育部审定部聘教授44名,中央大学有12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继续壮大的学校已拥有7个学院计41个系科,1个研究院辖23个研究所,附设有1所专科学校(即全国唯一的国立牙医专科学校),在校生达4700余人。

中央大学女学生参加中国战地女青年工作大队

航空工程系二九级同学纪念合影

1945年8月:教育部任吴有训为中央大学校长。1946年11月:中央大学在南京复校开课。1948年:中央大学7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36系,院系之多、学科之全、学生之众,居于全国高校之首。1949年初:国民政府要求各高等院校拟定计划、应变迁校,遭到中大师生的集体反对。1949年1月31日:中央大学教授会选举成立“中央大学校务维持会”,开展护校运动。

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1949-1952)的故事:

1949年5月7日: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8月10日:南京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发出组建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命梁希为校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10月10日:,校名去“国立”称为“南京大学”。

1951年7月:南京大学改行校长制,首任校长潘菽。1951年1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3次政务会议批准了教育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该方案确定“以华北、华东、中南三个地区的工学院为重点作适当的调整”原则。1952年:教育部参照苏联高校设置模式,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有计划、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学校经调整后,分出南京工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水利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1952年-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以及农学院农业工程系6个系为基础,先后并入金陵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工学院等8所学校相关系、科,在四牌楼原中央大学校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汪海粟为首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全院设7个系、10个本科专业、10个专修科专业。

1956年10月:南京工学院召开第一次科学讨论会。

1957年:征地兴建了小营操场、征购了校南和校西等处零星土地约110亩,学校基地增至650亩;先后建成了数栋教学、实验和生活用房,建筑面积共8万余㎡,使全校建筑总面积达17万㎡,增长了94%。

1955-1960年:南京工学院部分系迁出。

文革期间:

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首届专科学员入校。

1976年:恢复招生,南工迎来了77、78级新生。

1978年:学校恢复研究生教育。

1985年:在校研究生7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8人。

1986年:南京工学院研究生院成立暨开学典礼。

1988年5月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同意将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由韦钰担任东南大学的首任校长。

校务会议决定,把20年代东南大学校董会成立之6月6日作为东南大学的校庆纪念日,并继承郭秉文长校时东大的校训“止于至善”。

三次校庆更改建校时间的故事:

1982年:南京工学院举行30周年校庆,从1952年的南京工学院为起点。1987年:时隔五年,南京工学院举办83周年校庆,以1904年的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为起点。5年增长了53年。

1988年:再过1年,南京工学院把学校历史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随之进行了86年周年庆祝活动并且更名东南大学。1年增长了2年。1904年的江南高等实业学堂则在东南大学的官网上没有任何信息,彻底消失。

1988年6月6日: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庆典。

1988年:申请并获准在科工园征地863亩建设浦口新校区。

2000年4月4日: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2001年2月:教育部和江苏省签订协议重点共建东南大学,学校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行列。

2002年:东南大学等江苏9所高校同时迎来百年校庆,将学校的历史统一追溯到了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这9所高校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

2006年:占地3700亩的九龙湖校区投入使用,浦口校区被用作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校址。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确定共建东南大学。

2017年:建校115周年校庆。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建校120周年。

2024年6月:学校的官网

设有36个院系、90个本科专业,有4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设有无锡校区和苏州校区。

0 阅读:90

我是通信人时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