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着力解决民间藏品流通的“核心”问题,古玩行业将迎来新曙光

千亦评文化 2025-01-26 03:59:31

在藏友们还在疑惑文物“流通”的问题之时,有识之士早就解读完新的《文物法》了,总之过往那些不合时宜的概念,正在慢慢消退。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真正讲究法律法规的新环境。只要遵纪守法,不参与违法活动,正常当个爱好去玩,那么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担惊受怕”,大胆地去玩就行了。

央视报道新《文物法》

新法规定了民间藏家可以合法收藏文物,并取消了等级限制,也就是只要你是正规得到的,哪怕是国宝级文物,也能正常收藏。

还强调了“国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有效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在之前的时候,央媒还报道强调了了“明晰社会参与的法律规制、优惠政策和各方权益,健全文物用途管制制度”等即将实施的各类方案。

其实说白了,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让以前走在“灰色地带”的古玩收藏,进入“阳光”的地带。

过去,不管你在收藏市场是捡漏还是打眼,其实都在一个“空白”的地带,也就是说违法与否,判定起来非常麻烦,一不小心还会遭遇某些不太公正的情况。

因此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就想办法去解决。明确了“社会参与机制”,还强调各方的相关政策的完善,说明真的有人在努力解决这一个痛点。

也就是说,从鉴定的透明化到文物备案给予身份的合法化,再到参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正常化。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我们不能着急,也要相信前路是光明的。因为如果不想解决的话,不提出来就是了,既然提出来还要解决,就证明民藏不是被“抛弃”的,是国家鼓励的!

这一转变标志着收藏界对于民间藏品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尊重,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展现与交流。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民间收藏往往被视为非主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太过“封闭”的高端市场也封闭不起来了。

中科院古陶瓷鉴定等权威机构,对民间藏品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尽管目前仍存在技术与资源上的限制,但他们的努力无疑为民间收藏提供了一个更为公正、透明的评估平台,有助于打破以往由少数专家或机构垄断话语权的局面。

同时,各大拍卖行在展览会上给予民间藏品更多的展示机会,比如上个月杭州交流会上,大量民间精品的出现就是个信号。虽然上拍的“身份”问题还有待解决,但总归是好事。

更别说过往傲慢的不少专家,如今也转变口风,开始承认民间有“少量”精品了。

民间收藏从被边缘化到逐渐被主流接纳的过程,不仅是收藏界的一次自我革新,更是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的体现。

任何事物,少了真正人民的参与,都将会失去一种“力量”。过往向来被视为高端市场的拍卖行,萎靡不振的现状便是警示。

未来,随着更多政策的支持与科技的进步,相信民间收藏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的曙光不远了!

0 阅读:23

千亦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