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在私信里这样说:“什么屁的文化,还不都是为了钱。要是崩盘了我看你们跑的比谁都快,200万的钱币给你200块都不敢买
早市的门店前,老张的指腹在钱币凹凸的文字纹饰间游走。这个月水电费多支出了两百,但眼前这枚康熙通宝"罗汉钱"
之前介绍了四川当三十这枚铜元大珍,今天介绍另一枚破纪录的新晋“币王”: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淮二十文。这枚承载着晚清货币改
近些年来,不管是高端拍卖会还是各种名品展会,乃至于地摊、二手网站和朋友圈,各类商人卖东西的宣传词,极大概率会出现“日本回
群里有个泉友发了一枚永通万国大样,然后有人问他“卖不卖”,泉友回答“卖,私聊”。验证钱币后,为了安全起见,走平台担保交易
在中国古钱收藏史上,真伪之辨犹如迷雾中的博弈。许多珍泉因存世罕见、形制特殊,一度被泉界判为赝品,却在时光流转中揭开真相。
这两天一个新闻热度很高,很多媒体都转发了。就是杭州一位姑娘,在2001年她9岁的时候,就让父母帮自己存了1000元整的压
尼采说过:这个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这句话在收藏界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洪武牧牛”花钱,在藏
钱币中的“特大样”并非一个严格定义的术语,但通常可以理解为直径超过普通大样标准的古钱币。大样钱一般都有一个特定的直径范围
早在2014年,中国版权协会就成立了艺术品鉴证备案中心,推出全新的艺术品“身份证”服务体系。旨在彻底打破收藏市场赝品泛滥
最近看到一些游商,又开始讨论兰花的价值。你说好好养花不行吗,非要干啥事都要扯上收藏,搞得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沾上这两个字,就
如今的古玩市场,出现赝品不是什么新闻,出现真品才是新闻。接触过一位贩子,胆子大从来不怕打眼。他路子野的很,300元买的假
开年以来,市场依然不温不火。朋友圈的几位泉商过往都是大年初几就开始宣传,现在元宵都过了还半点消息都没。口袋空空没钱了,消
写钱币文章有一点让人挺哭笑不得的,你写的太深有人说看不懂,写的太浅然后很容易“误导”。会有一堆人发图片说:“我家里也有,
最近几年,不少老藏家都在叹气:以前满街跑的"鉴宝专家"不见了,小拍卖公司倒闭了一大半,古玩地摊老板都改口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碰到件事。之前经常吐槽我们收藏爱好者进入了黄昏,然后事实却是,“投机性”的收藏者从古至今都没
宫钱作为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特殊分支,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早期宫钱多用于宫廷祭祀、祈福或赏赐,形制与普通钱币相似,但铸造更
在钱币收藏的江湖里,总有人站在古玩城晨光熹微的台阶上,对着初升的太阳吐着烟圈:"这行当,挣钱嘛,不寒碜。"
2020年左右,有个男子在朋友圈广发照片,其中有张捧着“金饭碗”的图片,看起来十分引人注目。男子开价高达6个亿,包含金碗
当刘益谦豪掷数亿购买藏品时,这位初中未毕业的亿万富豪曾在媒体前坦言:"我看不懂这些瓷器,但我知道它们会越来越值钱
签名: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