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银行曝监管失责被约谈,预售房款挪还开发贷

密财 2025-04-23 20:32:57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

近日,绿地集团位于成都的“西南第一高楼”——绿地中心“蜀峰468”全面复工,在圈内引发了广泛热议。

不少网友爆料说,绿地位于成都南二环的绿地GIC项目仍未有明确“复工”迹象,很是遗憾。

在成都地产圈的印象中,号称“成都地皇”的绿地GIC项目似乎也已停摆“好几年”了。近几年,陆续有绿地GIC项目部分业主在网上投诉。今年2月份,一位绿地GIC项目业主发帖恳求相关部门“督促开发商把挪用的监管资金追回来”,官方回应则揭开了绿地GIC项目部分内情。

据相关部门书面回应,经前期调查,泸州银行作为绿地GIC项目的监管银行,未按照成都市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成房发〔2015〕135号)的规定履行监管职责,导致该项目预售资金多次分批被绿地申宏公司用于偿还其在泸州银行成都分行的开发贷款本金及利息。

注意!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

一,泸州银行未依规履行作为绿地GIC项目楼盘预售资金专用账户监管银行的职责,等于是监管失责;二,预售账户资金最终流向了泸州银行,而且是被绿地GIC项目开发商拿来偿还对泸州银行的开发贷。

如果泸州银行严格履行预售资金监管银行的履职,绿地GIC项目应该还能继续推进,但该项目开发商对泸州银行的开发贷很可能就会沦为“不良贷款”。

来源:密探财经图库

过去两三年,一些银行因商品房预售资金专户而曾曝出不少乱象。比如2022年初,华夏银行佛山分行因擅自将商品房预售款从专用账户划出且经多次约谈和警示仍拒不改正而被暂停合作当地相关业务。

2023年4月,中部某省会城市曾出台相关红头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监管银行与开发贷款银行相分离,一个预售许可证对应一个监管账户,涉及楼栋的开发贷款银行不得作为该楼栋的监管银行。

回到绿地GIC项目,据相关部门书面回应,“我局自2022年2月以来,已多次约谈绿地申宏公司以及泸州银行成都分行,并对绿地申宏与泸州商业银行依规进行了处理。”此外,相关部门还提到,督促泸州银行成都分行履行监管银行责任,尽快将绿地申宏公司用作偿还开发贷款的预售资金归集至监管账户。

在权衡严格履行“监管银行”职责和引发一定规模的“不良贷款”之间,泸州银行又会做出何种取舍?

目前,泸州银行第一大股东是泸州老窖集团,于2018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号称西部首家来自地级市的上市银行。

截至2024年底,泸州银行总资产1710亿元,较上年底增幅8.48%,其中客户贷款总额1039.28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1.7%,涉及公司贷款896.36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4.46%,占比提升至86.25%。

该期末,泸州银行对外披露其不良贷款余额12.29亿元,较上年底减少0.16亿元,不良贷款率1.19%,较上年底下降0.1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期末,泸州银行正常类贷款规模及占比有所下降,但关注类贷款飙至21.67亿元,较上年底增加近10亿元,占比从上年底的1.28%增加至去年底的2.1%。

就贷款行业投向及贷款质量看,泸州银行公司类贷款不良规模最多的是房地产行业,不良余额近4亿元,不良率4.96%,也是最高的。

如泸州银行2024年报所说的,公司类不良贷款主要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占公司类不良贷款总额的91.44%。

去年10月底,泸州银行因“贷款制度存在设计缺陷、违规收取信贷资金受托支付划拨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超监管比例、未落实提款条件即发放贷款、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等被监管重罚262.5万元成为其成立以来被罚金额最大的一张罚单。

对泸州银行来说,这张罚单对其在后续日常业务开展中的警示意义重大。

0 阅读:27

密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