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的今天,开封被称作东京,是大宋王朝的都城。
“八荒净凑,万国咸通”。那时的东京,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然而,如今,开封,却只是河南省的一座四线城市了。
千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繁华岁月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梁杂诗》.李汾。
开封很早就是“帝王都”,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
商朝,也曾在此定都27年,史称“嚣”。
也就是说,早在夏商之时,开封就常成为统治中心。
当然,开封真正走向巅峰,还是在五代、宋。
隋修大运河后,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
而开封,正好在黄河与运河交汇处。
而另一方面,当时开封最大的“竞争对手”洛阳,则在安史之乱期间的反复蹂躏而面目全非,逐渐衰落。
因此,开封也就成为天下的交通枢纽,所谓“水陆一都会”,经济再次飞跃。
唐末,朱温以汴州为根据地,做大做强,建立后梁。
此后,除后唐以洛阳为都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皆在此建都。
有了政治中心的加持,开封的经济自然进一步发展。
北宋立国之初,赵匡胤曾想要定都洛阳,“尝有迁都之意”,但最后未能如愿。
诚然,赵匡胤没有迁都洛阳,原因很复杂。
然而,从当时反对者的说辞,说洛阳“畿内民困”、“军食不充”,而“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来看,开封在经济上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原因。
此后,北宋对都城的经营,又使开封经济再一次飞跃发展。
由于北宋王朝对东京城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工商业的相对鼓励,以及“首都”经济和“天下枢纽”双引擎驱动,开封在北宋时发展到了巅峰。
当时的开封,已有150万人口,富丽甲天下,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
《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现的繁华景象,正是全世界古代城市巅峰的代表!
然而,北宋灭亡后,开封又要开始新的历史了。
金:持续被削弱的“一线城市”1127年,靖康之耻,金军破东京,北宋灭亡。
其间,大批人口离去,开封的工商业迅速衰落。
不过,有金一代,开封的地位仍然很高。
金破东京后,改称汴京。
在金将都城迁至中都后,以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作为陪都。
到金末年,中都为蒙古军所侵后,金又迁都至开封。
所以,当时,开封,是金人的陪都,又是宋人心目中的“正式首都”(南宋一直称临安为临时首都),开封的政治地位依然很高,用今天的话说,仍然是“一线”。
但是,开封的经济地位却逐渐下降。
这首先,是因为频繁的水灾。
开封的繁华,建立在其丰富的水网上。
水,既能带来财富,也可能带来灾难。
1128年,也就是北宋灭亡仅仅1年后,黄河改道。
在此后的800年中,开封境内黄河决口300余次!
每次洪水泛滥,不仅意味着一次对开封城财富的破坏,也意味着淤泥的急剧增加,导致漕运能力的削弱···
因此,金代,开封依然拥有很高的地位,但其经济地位在逐渐削弱。
元:失去全国中心城市地位元代,开封迎来第一个低谷期。
蒙古军破汴京后,曾想屠城,但耶律楚材力挽狂澜,说服了窝阔台,开封百姓得以逃过灭顶之灾。
不过,攻城期间,战乱、瘟疫,仍然给开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光死于瘟疫者就达90万人!
当然,最重要的影响,是元代统治者对运河的“修改”。
隋修大运河时,政治中心在关中。
因此,当时,统治者修运河,着眼点是将南北财富运往开封、洛阳,然后转运至长安。
元代,统治中心转移到了大都。运河“服务重点”是大都。
显然,再绕道洛阳、开封,效率是受到影响的。
因此,元代统治者为了缩短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
由此,开封、洛阳,从此不再是“天下枢纽”了。
开封,由此失去了重新成为“一线城市”的条件。
而在元代,开封的经济形势远比这个更为恶劣。
元代统治者治理疏忽(不是重点,自然不受“特别关照”),因此,元代,黄河泛滥之灾愈加剧烈,开封在连续受到水灾后,河道淤塞,已经不能通航。
不过,元代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时期,倒是做了件好事,使开封复振!
元顺帝派贾鲁治河,贾鲁首先将黄河逼入故道。又引密县水,经郑州、中牟,折南至开封朱仙镇,而后汇入古运河,直达商水县入淮。
由此,不仅水患得到极大缓解,而且,漕运得到了重兴。
由此,在朱仙镇的带动下,开封的地位得以复振!
明及清初:在朱仙镇的带动下,成为区域中心由于开封经济条件复振,因此,朱元璋时期,曾有不少人建议定都于开封。
朱元璋在派人考察后,曾以开封为“北京”,不过,10年后又罢“北京”称号。
由此,开封作为政治中心(或之一)的历史告一段落。
不过,开封在经济上依然是“中心城市”之一。
明清时期,朱仙镇“扼南北交通枢纽,为豫及晋、陕、江淮地区货运的中转站”。
所以,这段时间,在朱仙镇的带动下,开封依然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按今天的分类,这种区域中心,至少算是“强二线”吧。
然而,清代后期开始,形势又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变化1:航道再次淤塞1841年、1843年,开封发生了两次重大水灾。
第一次,开封被大水围困八个月。
第二次,黄河决口,朱仙镇民房被冲去大半,而贾鲁河“河身淤泥成平陆,河身以上又淤高丈许”。
由此,贾鲁河淤塞,几不能通航。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北伐军、捻军曾活跃附近,使该地受到了另一层伤害。
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当战乱过后,时代变了。
变化2:现代交通体系兴起,开封失去区域中心地位时代变了。
以运河作为主要交通的时代,被现代交通体系所取代了。
轮船、铁路兴起了。
清末,修建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没有经过开封。
民国时期,30年代,陇海铁路修建,倒是经过开封。
不过,隔壁的郑州,由此成为纵横两大铁路中枢的城市,成为真正的枢纽!
由此,河南的区域中心,逐渐由开封变成了郑州。
从交通角度说,当年天下南北枢纽的开封,此时已只是陇海线上一个普通的站点了。
变化3:省会迁移尽管经济上的优势逐渐失去,但开封仍然长时间是河南的省会。
1954年,从全局考虑,河南省省会迁至郑州。
由此,开封失去了省会地位。
实事求是的说,此后,很长时间内,开封经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在河南的发展不仅比不上郑州,也不如洛阳、周口等地。
因此,开封一度沦为四线城市。
千年已过,繁华已过。
如今的开封,再不是当年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了。
然而,全世界10000多个城市,曾经繁华如开封者,又有几个呢?
开封,始终是令人向往、羡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