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别做讨好型父母

知识本色 2024-12-12 19:28:09

在生活条件相对可以的今天,大部分父母对子女都会有些宠爱的。

孩子基本上可以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很多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知不觉就走入了“讨好”的误区。

总是担心孩子不开心,害怕孩子受一点委屈,于是拼命迁就、过度共情、无边界介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实,真正智慧的教育,还是得注意:别做讨好型父母。

“讨好型”这一概念来源于萨提亚沟通方式理论。

百度百科中这样定义“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指的是喜欢讨好别人、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即使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别人的一种人格特征。这类人通常试图通过迎合他人、取悦他人来获取认可和接受,而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以避免引起冲突或失去他人的好感。

讨好型父母,指的就是在教育孩子时,具有讨好型人格的父母。

他们怕孩子不开心,怕自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不好的结果,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千方百计让孩子好。

我在之前说过,教育是平衡的艺术。

讨好型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幸福和满足的深切渴望,但过犹不及,也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供朋友们参考。

不要过度迁就孩子,该给的给,不该给的就不能给。

过度迁就孩子,是教育的大忌。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要求是否合理。

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任性、自私,缺乏规则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比如,孩子看到玩具就哭闹着要买,家长如果因为心疼孩子或者怕丢人就立刻满足。

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哭闹是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会故技重施。

正确的做法是,建立明确的规则,该给的合理需求满足,不该给的坚决说“不”,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欲望都能被无原则地满足。

不要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要逐渐建立明确的边界感。

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成长的空间。

从孩子的学习到社交,从日常起居到兴趣爱好,家长都要事无巨细地操心。

这样的孩子往往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大后会成为典型的“妈宝男”或“巨婴”。

自主意识强的孩子可能会不开心,说:“妈,这件事不用你管!”

自主意识不强的孩子,可能就呆在舒适区里,不想出来,反正由家长照看、安排。

家长应该像放风筝一样,在必要时给予引导和支持,但也要有意识地逐渐放手,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要逐渐建立明确的边界感,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培养独立人格。

不要过度共情,心软教不出好孩子。

过度共情,看似是对孩子的爱,实则可能害了孩子。

孩子遇到一点小挫折,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有的家长朋友可能因此迁怒于老师和同学。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脆弱、经不起风浪。

孩子终究要在成长中慢慢学会自立自强的。

当孩子摔倒时,就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就引导他自己思考、尝试解决。

孩子只有在挫折中才能学会坚强,在困境中才能锻炼毅力。

毕竟,孩子的人生之路还得他自己走。

不要忽视自身需求,为了孩子自己没了事业没了生活。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能忽视自身需求。

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整天围着孩子转,接送、监督、安排作息、做吃的买穿的……。

结果不仅自己失去了魅力和活力,也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有人说,父母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才能照亮孩子的成长路。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自己活得精彩,才能让孩子看到生活的无限可能。

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也会更加自信、开朗。

比如,热爱阅读的父母,家中弥漫书香,孩子自然也会对知识充满渴望;

热爱运动的父母,经常在户外挥洒汗水,孩子也会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在教育的舞台上,父母不应是卑微的讨好者,而应是智慧的引领者。

别做讨好型父母,明确爱与溺爱的界限,为孩子创造一个既有关爱又有规则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让孩子在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稳健前行。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