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激战正酣时,孙权到底在干嘛呢?
后来的大魏吴王已经开始了对荆州的偷袭计划,孙刘之前不是已经达成了湘水之盟,为啥孙权还会违背盟约呢?
先从一场战役说起。
216年,从汉中回到邺城的曹操完成篡汉的重要一步,晋升魏王。
天子进公爵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当时的情况,曹操随时可以启动篡汉。
为了让自己得国更名正言顺,刚拿下汉中的曹操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远征,目标就是江东的孙权。
鉴于江东的水军优势,曹操选择在冬季水浅的时节南下。
十月,曹操领军自邺城出发,十一月兵抵老家谯县,次年正月进抵居巢。
居巢则位于巢湖东南角,对应现在的安徽省巢湖市,可以控制濡须水对接巢湖的水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25007a63b932b99efce1c29eedf4105.png)
居巢是合肥的第一道关口,守合肥必先守居巢!
孙权这边,负责江淮战区的是在荆南战役中表现出色的吕蒙,详见这篇:为啥说一个吕蒙就抵得上江东十二虎臣,他的攻心战到底有多强!
孙权对吕蒙信任有加,不仅让他领庐江太守,同时还将庐江最西端寻阳六百户百姓及土地赐给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3bfe7d8a42c020be87b725ea0205f61.png)
吕蒙也不负孙权所望!
江淮地处曹、孙两大势力范围间,双方在此多次换手,加上庐江地区一直有着躁劲、果决、恶斗、视死如归的旧风。
性并躁劲,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此则其旧风也。
孙权在江北的统治很不稳固。
吕蒙一去,恩威并施,用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方式就将悍匪全部解决。
同时,吕蒙鼎立支持孙权修建濡须坞。
濡须坞建在濡须水的上游,居巢城南15公里处。濡须水在流出巢湖之后,先要从两座丘陵间东南向穿出方可进入沿江平原。这两座丘陵东北那座叫濡须山(现名太湖山),西南这座叫七宝山,濡须坞便是筑在这两山夹一谷的“夹水口”处。由于地处魏吴东部战场,濡须坞当时又被称之为“东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acc5ce0d4b8356c734fe56466499a18.png)
孙权当初提出修建濡须坞时,大部分将领都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是南军善长水战,岸上打不过上船就行,没必要花费人力修建要塞(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只有吕蒙认为修建这个码头十分重要:打仗有胜就有败,谁也做不到百战百胜,如果打了败仗,敌人的骑兵来追,仓促之间哪来得及上船?(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张辽八百破十万对江东诸将的震撼太大了!
此外,孙权和吕蒙还有更深的一层战略考虑。
江东的战船由长江出发,经濡须水、巢湖、施水就可以轻松到达合肥,反之曹军亦然。
濡须坞就像一把锁,不仅牢牢地锁住了曹军入江的门户,在这里驻守重兵,无形中把双方共有的长江天险变成了自家独有,江东将在战略上完全处于主动进攻态势,
最好的防守永远都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二月,曹军先锋兵抵濡须坞。
吕蒙乘曹军立足未稳,主动开城出击,大破曹军先锋(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
吕蒙的学习能力极强,张辽的合肥战役他一定有过深入复盘,对于防御方来说,如果有胆力和勇力在对方刚至时破袭,就可以做到先声夺人,打击敌军士气!
虽然先锋挫败不代表整场战役失败,但一看濡须坞坚固的城防,加上万余张弓弩,久经战阵的曹操很快有了判断,眼前这个堡垒不好打,他决定转移进攻方向。
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于其上,以拒曹公。
按照之前的魏军作战方式,新的进攻点大概率就是皖城。但这次出兵,曹操的图谋很大,拿下皖城对曹操来说意义不大,最好能打过长江,将来篡位才有“底气”。
横渡长江的话,当年孙策渡江时所走的横江浦才是主渡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d797ad31c93fb238293b16fb9865764.png)
横江浦背后是扬州旧治厉阳(安徽和县境内),对岸就是著名的牛渚矶(安徽省马鞍山市),中间同样有沙洲,现在的名字就叫“江心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9b1f418a05b20eb7c2861f64ec518c68.png)
曹操下令改走历阳陆路转攻横江,打算在这里渡江。见曹操分兵历阳,孙权遂派徐盛等将前去加强牛渚的防御。
徐盛在合肥之战打的极其狼狈
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徐盛被创失矛,齐中兵拒击,得盛所失
手中的兵器都被打掉了!
知耻而后勇!徐盛一直在找机会洗刷耻辱,现在机会来了!
江东舰队在救援途中突遭大风,蒙冲战船纷纷被吹到北岸,岸上就是密密麻麻的曹军军营,江东诸将还沉浸在合肥之战的阴影中,一时没人敢下船出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8c21c840a6953abb8ad8b887553b012.png)
危难时方见英雄本色。
徐盛大喝一声,率自己的部曲下船上岸,曹军措不及防下,被徐盛杀伤不少,最牛的是,徐盛还能在数十万曹军前全军而退!
孙权非常看重徐盛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史载“权大壮之”。
三国只有两个人得到大壮的称号,另一个谁呢?正是张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