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游牧民族的南侵,有哪些解题思路?

高旭评历史 2023-09-15 10:24:01

游牧民族为啥要南侵?

很简单:来抢东西。

那怎么解决呢?

东汉之前的历代王朝已经给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1、硬扛,北伐。短期效果不错,但是成本太高,汉武帝各种敛财手段全部用上,这才堪堪维持住了北伐的国力,这还是在文景之治,汉朝修养几十年的情况下,才实现的,到了武帝末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逼的他都下罪己诏才稳住了局势!

2、修长城,修堡垒。还是防不住,游牧骑兵可以集中突破一点,冲进长城。

之前呼都的入侵已经说明问题,长城好实在是太长了。。。

3、和亲,送东西。抛开丢人不说,持续性也不强,哪天单于换人了,新上来的不爽,该来抢你的还是会抢。

4、离间分化。在汉宣帝大棒和胡萝卜的并施下,呼韩邪单于终于亲往帝都长安,赞谒称臣做北藩。

让亲汉的去对付那些有异心的人,将汉匈矛盾转为匈奴内部的草原民族矛盾。汉人对于少数民族性价比最高的治理方式,就是扶植一个足够强悍能顶在北境的少数民族代理人。

不得不说在历代帝王里,刘秀运气是极佳的,宣帝能对匈奴搞分化,完全是铁血战争打出来的。

宣帝即位第二年,就发骑兵16万,分五路攻打匈奴。

这是两汉400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西汉的国力在汉人王朝足以排进前三!

匈奴大败而归,第二年冬,被汉军大败的匈奴想从乌孙回血,偏又遭遇大雪,生还者不及十分之一,周围的游牧民族如乌孙、乌桓与丁令群起围攻,匈奴再遭重创,整个部落亡十分之三,国力大为削弱(是岁,匈奴饥,人民、畜产死者什六七)

不断有匈奴部众降汉,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呼韩邪单于亲往长安称臣的盛况。

现在不用任何外交谈判和妥协,南匈奴居然主动投靠,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怎能轻易放弃!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