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立意甚高!
他品评人即不是为逞口舌之快,更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能力,他是引想想导整个社会风气。难怪司马徽曾评价庞统,认为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徽甚异之,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2、谋略
庞统为刘备规划了顶级战略:荆州已经残破,东有孙吴,北有曹氏,想以此为鼎足之计,难以实现。益州地富民强,人口上百万,兵强马壮,可以借以成大事。
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
3、官职
那么在刘备心中,庞统的地位能否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官职最能说明问题。
庞统贡献顶级谋略后,刘备立刻任命庞统为治中,治中是州里主掌人事的属官,相当于荆州的第三把手,可见在文官团队里,刘备对庞统的信任程度仅次于诸葛亮(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於诸葛亮)
没过多久,庞统又升官了。
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的官职也是军师中郎将,两人唯一的区别就是诸葛亮已被委以整个荆南都督权:
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43b3f5b345ccf9b70929e230965e3a9.png)
而庞统可能更接近后世意义的“军师”一些,随刘备出征。
4、计谋
庞统在刘备入川战役里贡献了诸多功劳。
面对入川良机,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是庞统以春秋战例打消其顾虑。
之后又贡献上中下三策
1、悄悄选派精兵,昼夜间行,直接袭取成都,刘璋实力不强,防备力量不足,大军如果突然发起攻击,定然能一举将其拿下;
2、先拿下白水关,诱骗守关大将杨怀、高怀,说将军要回荆州,这二人既惮于将军的威名,又高兴将军现在离去,必然会轻骑来见,到时候一举将其擒拿,然后裹挟白水关的益州军,再南下攻取成都;
3、暂不用兵,退回白帝城,与荆州相连,益州之事徐图缓进。
刘备南下后,连续干掉或击败了杨怀、高沛、刘璝、冷苞、张任、邓贤、李严等蜀中名将,基本全歼了刘璋的野战主力(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
刘备取益州有大半功劳是庞统贡献。
刘备入川,关张赵都没带,只有黄忠、魏延等人。能打出那么大的成果,庞统的能力可见一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06d0e6e30e5fbd420b6eca5f4e987a4.png)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庞统能一直辅佐刘备,诸葛亮也许可以不用入川,即使雒城短期难下,也只需要张飞、赵云等武将入川即可,没必要出动丞相。
那么在关羽后来发动的襄阳战役时,诸葛亮就可以在荆州运筹帷幄,江陵不仅不会丢失,樊城也许会更顺利的拿下!
三国的历史就真的要改写了!(可惜啊,可叹啊,皇叔、关二爷、丞相本可以谱写一曲更壮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