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家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有几个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小伙伴,
家长会用自己看人的眼光给孩子筛选朋友,但有些时候也会出错。
如果孩子身边有这样的小伙伴,无论他的家人看上去多么明事理,也请让孩子远离。
有的孩子,不知道该说他们太聪明还是太有心机,他们的心智远超同龄人,可以轻易的将其他孩子耍得团团转,让其他孩子和家长有苦说不出。
1、
有的孩子似乎有某方面的天赋,可以洞察到同龄人的弱点,然后将一个比自己高、比自己壮、比自己成绩好的孩子欺负得哇哇大哭。
哪怕家长、老师去查明原因,也很难得知事情的真 相,甚至有时候错还在被欺负的孩子身上。
以前看过一个网络上的一个儿童心理学方面的案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性格温顺又爱笑的小男孩乐乐,突然出现了情绪问题,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动不动大哭不说,偶尔还会推搡小朋友,
晚上睡觉也不安稳,经常睡着睡着就嚎啕大哭,闭着眼睛挥舞着双手像要赶走什么东西。
问孩子,乐乐也只是哽咽着说:“怕”,但怕什么他又说不清楚。
偶尔孩子的手会指向房间或客厅的某处,但那些地方并无异常,家里人甚至请求了玄学方面的帮助,但也没有效 果。
家长调取了幼儿园、家里、楼下小区等孩子经常去的地方的监控,逐帧的看,依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邻居家有个小女孩萱萱,长得小巧玲 珑又乖巧可爱,和乐乐在一个幼儿园,平时很喜欢找乐乐玩,还经常送他小礼物,
每次乐乐哭,萱萱都会过去安慰。
看着小小的萱萱抱着哭得瑟瑟发抖的大个子乐乐安慰,大家觉得温馨又有些好笑,都夸赞萱萱是个乐于助人有爱心的好孩子。

后来乐乐父母仔细观察,又咨询了很多心理医生之后才发现,乐乐这些时的情绪变化都是因为萱萱。
原来乐乐有次去乡下被公鸡啄了,于是他就有了“尖嘴恐惧”,除了怕公鸡,也惧怕一切有着尖尖嘴的东西。
这一点被萱萱无意中发现了,她就开始捉弄乐乐了。
去乐乐家玩的时候,她故意把家里摆设有尖嘴的地方突出来并引导乐乐看。
送乐乐的小礼物虽然品种不一样,有小玩具、有绘本、有拼图,但基本上都和禽类有关。
和乐乐一起看绘本的时候,也会特地翻到有小鸡、小鸟图片的页面。
安慰乐乐的时候,手里还拿个小鸟玩具,这才是乐乐被萱萱抱着安慰的时候发抖的原因。
她还在乐乐的书包上挂了一个尖嘴小鸡让他带去幼儿园。
每次乐乐看到这些东西就加深了他的恐惧,被恐惧包围着的乐乐,除了哭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而萱萱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她觉得看着大个子的乐乐哭很好玩、很好笑;
另一方面,之前大家表扬乐乐乖巧听话,她很不服气,她只想要大家表扬她一个。
被她捉弄的乐乐果然再也得不到老师和周围大人们的表扬了,萱萱很开心,她并不知道自己给乐乐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故事的后来,是萱萱一家选择搬离小区,而曾经亲密如一家人的双方父母也不再联系了。
上述这个故事我记得不太清楚,细节方面可能有些出入,但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
很多孩子平时是很乖巧可爱的,也算不上有坏心,但有时候他们认为是玩笑的做法却很有可能给其他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2、
在父母或者老师面前表现得很乐于助人,很有爱心的孩子,可能在你家孩子面前会是比“大嘴怪兽”还可怕的存在。
你能想象得到一年级的孩子能有什么心机吗?
朋友红姐跟我讲了她家孩子小佳这些时遇到的事情,连连感叹孩子和孩子真的不一样。
小佳还没上一年级的时候,红姐就给他报了很多运动类的兴趣班,
上了一年级之后,发现班上有个叫豪豪的小男孩跟小佳是篮球课的同学,这让进了陌生环境的两个孩子倍感亲近,每次在路上遇到了都要互相打几声招呼。
红姐对豪豪印象也不错,觉得他是个懂礼貌又热心的孩子。
前不久,老师把小佳的座位和豪豪调到了一起,红姐知道之后挺开心的。
没想到稍后发生的事情,让红姐只能让小佳远离豪豪。
● 小佳的白体恤的两个袖子上被画了很多彩笔线条很难洗掉,
红姐询问豪豪妈妈时,她表示需要了解情况,问了自家孩子之后说是豪豪的彩笔漏颜色,是小佳自己蹭上去的。
但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帮忙洗干净或者买一件新的送给小佳,红姐拒绝了。
● 因为小佳不肯听从豪豪的指挥下课的时候去抓人,书和练习册都被撕掉了几页。
豪豪妈妈表示自家孩子一直在哭,他以前不这样,都是因为这些时班上很多孩子撕书、撕试 卷他才受了影响,
但同样愿意帮买新的,红姐同样拒绝并表示自己已经买了,以后让两个孩子好好相处就好。
● 小佳说豪豪课间的时候抓着他的手,不让他反击打他的人,豪豪妈妈说这是孩子们闹着玩,豪豪说是为了小佳好,以免冲突加大。
● 小佳被豪豪打了一耳光,豪豪妈妈说已经询问了自家孩子,他那天没有跟小佳一起玩。
后续老师询问两个孩子,豪豪说是和小佳一起在楼下玩摘树叶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小佳的脸,不是故意的。
……
而更加让红姐郁闷的是,这些事情都没有监 控证明是豪豪做的,也没有哪个孩子看到,
可以说是小佳的一面之词,虽然都是小事,但他受到了伤害又确实是存在的。

红姐和豪豪之前同桌的家长聊过之后才知道,豪豪以前也是这样,从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伤害小朋友,会说是别人或者自己不小心,
豪豪妈妈每次在面对同桌家长询问的时候态度良好,但也不认为是自家孩子的错。
有些孩子可能年龄还小,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他们害怕受到批评,在父母面前会拒不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或者找各种借口。
于是,同样疼爱他们的父母会选择相信他们,替他们面对其他家长的问责。
目前发生的都是小事,红姐也不好追着不放,但放任下去的话,事情会不会越发严重就不知道了。
于是,红姐请老师将两个孩子调开,并提醒小佳以后远离豪豪,哪怕豪豪过来找他玩也拒绝。
毕竟只是一年级的孩子,两人座位调开之后,小佳再也没有时不时跟妈妈诉苦了。

两个故事,虽然孩子受到伤害的程度不一样,但施加伤害的都是大家眼里乖巧可爱的孩子。
虽然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家长尽量不要干涉,但如果孩子身边的小伙伴有这些特质:
1、自家孩子突然看到就害怕而且产生了心理阴影,
2、会给自己捉弄人找各种理由。
3、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将错误归结到你家孩子身上。
4、打着为你家孩子好的旗号而做出相反的事情,
那么,无论事情是大还是小,还是让自家孩子尽量远离这样的小伙伴吧!
虽然有时候让孩子经历一些小挫折更好,但如果孩子年龄还小,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强,那么当父母的就暂时保驾护航一段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