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自闭症孩子,仿佛来这世间就是为了吃苦,让父母心酸又无力

浩晔评育儿 2025-04-20 11:22:35

有一种孩子,不知道他们来这世间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吃苦,认识一个不知道是该说豁达还是软弱的孩子,称他为小鱼吧。

小鱼是一个边缘的自闭症孩子,有着自闭症的核心障碍,但伴生障碍并不多,他在普校读一年级,成绩不错,校内外的各种比赛也经常上台领奖。

他的父母很疼爱他,对他予取予求,为了不送去托班,一天接送八次。

在生活上,小鱼想去哪里玩就带去哪里,想买什么马上买给他,想吃什么喝什么,也能第 一时间满足;

每天会跟他聊天,了解他的情绪需求,所以小鱼的情绪一直很稳定;

每天夸他无数遍,会有针对性的夸小鱼吃饭吃得快,作业写得好,帮忙做了家务是好帮手等等,可以说是给了他满满的爱和鼓励。

在学习上小鱼不需要父母操心,每天自觉学习,态度认真,不过一年级的孩子,就有计划有规划,每次考试也都是名 列 前 茅。

哪怕父母无条件的支持、鼓励他,在小鱼身上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在普通孩子中还是在特殊的自闭症孩子中,都不多见。

且不说普通孩子,哪怕在家里再被打 压或者忽视,在面对明显弱于自己的孩子欺负自己的时候,也多少会有一点反击的勇气。

即使是自闭症孩子,在一次次被打疼的时候,也会有本能的反应,想办法去咬欺负自己的人一口或者推一下之类的。

然而小鱼却不一样,他从来都不肯对别人伤害他的行为说一声“不”,就更别说去还手了。

任何孩子,哪怕刚学会走路的小宝宝,都能很轻易的把小鱼打哭,而小鱼除了哭不会做出任何反击。

而更让父母感到无力的是,哪怕有次证据确凿小鱼被一个叫小羊的孩子用铅笔扎流血了,父母去讨还公道的时候,小羊说:“我没扎小鱼。”

小鱼马上接下句:“是的,小羊没扎我。”

哪怕挨着伤口的衣服上还留有血迹,伤口也没有愈 合,哪怕小鱼曾哭着在家里很清晰的描述小羊是如何扎自己,

一到对质环节,只要小羊不承认自己扎了小鱼,小鱼就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被扎。

教室没有监控,小羊不承认,小鱼也紧跟着否认,又没有其他孩子看到,

父母的一腔怒火只能偃旗息鼓,反而要为自己冤枉了小羊而向小羊和他的父母道歉。

于是,小羊更加肆无忌惮了,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只要心理不舒服,或者在哪里受了气,就来重重的扇小鱼一巴掌,踢小鱼一脚。

而小鱼呢,也就被打的时候哭那么一小会儿,哭完了,所有的事情就忘光了,该做啥做啥。

哪怕事情偶尔发生在教室外的监控的之下,老师看到监 控来主持公道,询问小鱼是不是被小羊欺负了,

小鱼会一脸无所谓的说:“没有啊,没人欺负我。”

没有明显的伤口,无论是伤害人的孩子还是被伤害的孩子,都对自己的行为予以否认,监控又不是高清,老师也只能作罢。

每晚睡觉之前,父母会跟小鱼聊天,问今天发生过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

小鱼偶尔会提一句,“小羊今天踢了我一脚”,然后就没有了。

父母进一步询问,小鱼马上迟疑,说自己记错了。

父母再问,小鱼依然说没人踢自己,更没人打自己。

刚开始只有小羊一个人时不时踹一下小鱼,扯扯他的头发,撕他的书,慢慢的,班上的孩子们都发现欺负了小鱼的乐趣,

哪怕被老师抓了个现行,只要他们不承认,小鱼就也跟着否认三连,他们不会有任何惩罚。

班上的孩子们都把小鱼当成了“软柿子”,“踢猫效应”中的那只“猫”,谁不开心了就去打一下小鱼。

哪怕小鱼成绩不错,经常上台领奖,也丝毫不影响他成为班上谁都能踢一脚、掐一把的存在。

甚至有些不到小鱼肩膀高的孩子来推搡他,一人推不动,几人合力把他推到墙上撞疼了,

他也只是张着嘴,垂着手大哭,双手不会做除了抹眼泪之外的任何事情。

父母终归是心疼孩子的,他们想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带着小鱼在家里做情景演练,

小鱼倒是敢对父母还手了,父母觉得有一丝安慰,然而到了学校,小鱼依然哭着被人打不肯还手。

父母给小鱼报了足球、篮球、体能、自 由搏击等等课,可是,小鱼将那些当成了玩耍课,

教练的语气稍微凶一点,他就放声大哭,哭到快下课才能勉强跟着跑几步、跳几下,父母的钱都打了水漂。

父母想申请陪读,但找不到理由,小鱼智商正常,又从不肯承认在学校受了欺凌。

唯 一让父母有点安慰的是,其他孩子对小鱼做的那些可以称之为“霸凌”的事情,小鱼从没往心里去过,

每天父母接他放学的时候,他都是笑着扑过来,开开心心的跟老师拜拜。

我知道自闭症的孩子虽然有相同的核心障碍,但因为伴生障碍的不同而导致外在表现千差万别,但还是第 一次见到像小鱼这样的。

可能他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哭是他宣泄情绪的方式,哭过之后忘记一切不愉快,又开开心心的做自己,不在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任何事情。

有一个这样的孩子,父母是该焦虑还是该躺平,是任由他被人欺负,还是一次次的替他出头再被孩子否认之后跟人不停道歉呢?

0 阅读:107

浩晔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