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19年后才发现先生的高明

观今品古 2024-10-16 11:58:35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前言

“我们是应该为汉字而牺牲,还是应该让汉字为我们牺牲呢?”这是鲁迅先生在1934年的《汉字与拉丁化》中提出的一个问题。

在此之后,鲁迅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进一步阐释了这一问题的答案。1936年,鲁迅发表了《病中答救亡情报访员》,在这篇文章中,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作为中国文坛的泰斗,鲁迅先生的这番话在当时受到了许多质疑,甚至是谴责。

然而,鲁迅先生说出这番话19年后,人们才逐渐领会到其中的深意,原先对他的质疑和谴责也发生了两极反转。

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言论?为什么直到19年后人们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在这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历史故事?

让我们以“汉字”为线索,回到那个历史时期,一同感受全国上下追求改革与社会进步的时代风貌吧!

文字改革的前提背景

当然,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先说明,当时所讨论的“汉字”并非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简体字,而是指繁体字和文言文。

处于国家危机时刻,整个社会的人民都在追求“效率化”,希望将过去的繁琐转化为更直接的表达方式。

因此,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和笔画繁多的繁体字,自然进入了文学界学者的讨论范围。

胡适曾举过一些文言文的例子,比如“才疏学浅,恐怕难以胜任,恕难从命”,若用白话文来表达,意思就是“干不了”。

当然,这样片面的例子也引来了文学界大佬们的反击。北大教授黄侃曾回击道:如果你的太太去世了,你的家人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你的太太死了,赶紧回来奔丧。” 而用文言文则是:“妻死速归。”

这样的讨论即使放到今天也不过时。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两派之间的探讨罢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各自都有其合理性。

但在国家危机和民族狂热追求改革的背景下,许多人的思维开始变得不理智。追求进步固然重要,但一味极端地追求过程和结果,是行不通的。

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无数次重演,无论是过去、近代,还是未来。因此,当时也需要一盆“冷水”来让大家冷静下来。

鲁迅先生的真正用意

鲁迅先生发表的观点,正是为了让大家“冷静”下来。每当我深入了解鲁迅先生时,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中国人的深刻洞察。

他的这种洞察背后,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热情,这也是我认为鲁迅先生最伟大的地方。他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甚至连中国人的缺点他也一并接受。

正因如此,鲁迅先生才会拿起钢笔,化作利剑,去唤醒一个个沉睡的中国人。我也非常喜欢鲁迅先生在1927年说的一句话:

“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譬如你说这间屋子太暗了,须在这里开一扇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愿意折中一下,同意开窗了。”

当时,无论是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还是钱玄同提出的“汉字简化”,都是典型的“开窗主义”。

最初接触这些想法时,大家自然会反对。而为了让中国人“同意开窗”,必须有人站出来提出更激进的“拆掉屋顶”的主张。

鲁迅先生的那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正是这样的“拆掉屋顶”式的表态。当然,这也是鲁迅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作为一位看透中国人性格的思想家,鲁迅先生当然知道这句话会引发怎样的反响。这种观点表面上看似极端,实际上是为了推动当时的“文学革命”。

但即便到了今天,仍有一些不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断章取义,将他视为想要废除汉字的“罪魁祸首”。

文学改革后的各种历史

最终,19年后的1955年10月,新中国召开了文字改革会议,会上正式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和文字简化方案,这标志着中国迎来了新的历史时刻。

随着简化字的推行,识字和书写的难度大幅降低,文盲率在改革后明显下降,文章也不再像文言文那样晦涩难懂,直接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简化字的使用还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传播,尤其是在报纸、书籍、杂志等各种出版物中,简化字更加简洁,便于大众阅读和信息获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简体字改革的同时,普通话也得到了推行。普通话与简化字的共同推广,旨在统一语言,打破地方方言对交流和教育的限制。

在普通话普及和简体字推行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学生终于能在统一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公平性。

经济也因此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各地区之间的贸易交流存在许多障碍,但随着语言的统一,各种商业活动的问题得以简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传播开来,普通话和简体字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各地的人们也能更方便地理解和接受全国范围的文化创作。

当然,世上没有完全只有好处的事。如今,尽管简体字已经普及,但在台湾、香港、澳门和许多海外华人社区,繁体字仍占主流地位。

虽然简体字简洁高效,但许多人认为繁体字更能体现传统和文化底蕴。随着数字化的普及,简体字和繁体字的转换工具广泛应用,双方的书写系统也可以顺畅互通。

总结

但当我们回过头在来看这段历史后,鲁迅先生提出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看似激进,但正是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并推动了后来的文字改革。

最终,简化字的推行和普通话的普及不仅加速了教育普及和社会现代化,还为中国的文化传播、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简繁体字并存以及文化传承的挑战,也提醒我们在追求效率和变革的同时,要兼顾传统与多样性。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改革都是为了适应时代需求,而如何平衡继承与创新,将是我们继续前行时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汉语和拉丁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病中答救亡情报员》

李泽厚:《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0 阅读:25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