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因何痛失半壁山要塞?秦日纲指挥失误,转守为攻败给罗泽南

娇洋看过去 2025-01-04 13:10:36

打下武昌后,曾国藩辞谢署理湖北巡抚之命,以便一心一意率军东下,并制定三路进军,先攻下田家镇,再攻长江重镇九江的用兵计划。

1854年9月中旬,湘军、绿营兵分三路,水陆俱进,先后出发。长江北岸以魁玉、杨昌泗等湖北绿营为主力,但该部士气不高,战斗力较差, 被太平军堵截于蕲州附近,无力再进。

南路为湘军精锐主力塔齐布、罗泽南两军,势如破竹,迅速攻克兴国、大冶,既巩固了武昌以南的防御,又廓清了大军东进的障碍。

塔齐布、罗泽南两军攻下兴国、大冶后,接着又分头进逼半壁山和富池口。中路为湘军水师,顺江东下时与太平军水师战船小有接触,互有胜负,但未发生大规模水战。

半壁山、田家镇是湘军东攻九江的必经之路,也是太平军重点设防的长江要隘。太平军在江北岸半壁山构筑有坚固堡垒,驻扎有重兵;同时还在江面设有连缀两处的粗铁链两道,是所谓“铁索拦江” ,在江心用木桩固定许多小船和木簰,排上筑有木城,木城内架设铁炮,驻有防兵。

同时,太平军吸取武汉攻守战兵力不足、无权威性统帅的经验教训,调集精兵四万余人,并派老资格名将秦日纲前来督师。东王杨秀清则坐镇南京,遥控指挥。这样的部署开来相对稳妥、缜密,但整个战役指导思想仍然未能超越武汉之战,也可视作重蹈上次覆辙。

而曾国藩的部署也有明显缝隙 。他制定的东攻九江进军计划,不仅其北路军较为单薄,且战斗力、战斗意志较差,统领富察·魁玉又曾是太平军的手下败将,有较重的畏敌心理,更重要的是大军几乎倾巢而出,集中对抗前敌,导致后方十分空虚,湖广总督杨霈又不谙军事,人也昏庸。遗憾的是,秦日纲也是徒有虚名,他没有意识到这点,没有采取积极防御、择机转守为攻的用兵方略, 既没有在清军力量最弱的北路主动出击,更不敢乘虚深入敌后,反攻武汉,而是采取一味待敌的消极防御,结果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

针对太平军的部署,曾国藩决定先以主力进攻守军较少的半壁山要塞。与上述消极防御不同,太平军没有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险峻的地形优势,引诱湘军攻坚,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消耗其实力,挫其锐气,反而主动出营与湘军打对攻战。

史载,10月1日,当罗泽南率部行至半壁山前约2、3里处时,太平军半壁山要塞守军就主动出击 ,田家镇大营也派兵渡江向南增援 。惯于打野战的湘军巴不得如此。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一天,太平军死伤数千,吃了大亏。与太平军这样大举轻出、与敌浪战相反,书生带兵的罗泽南很注意把控战斗的节奏,并未全力与太平军纠缠、厮杀,而是有利则进,不利则退。

次日一早,太平军又主动出堡邀战 ,罗泽南令部队紧闭寨门,不许出击,一连休整3日。4日,太平军又大举来袭,秦日纲亲自督战,罗泽南则下令据寨坚守,用枪炮回击,结果太平军比上次伤亡更多,余部溃退,罗泽南乘势发起反攻,一鼓作气攻破了半壁山太平军大营。

罗泽南两次大败秦日纲,又攻克了易守难攻的半壁山要塞,遂与已经攻占富池口的塔齐布军连成一线,江南岸尽为湘军所占据;紧接着,船坚炮利的湘军水师又于13日大举出击,先斫断两道连江铁索,再摧毁江心木簰、船阵,接着用优势火力猛攻太平军水师船队,或用火攻焚烧其辎重船舶,结果太平军精心布设的江防皆被攻破,数以千计的战船、运输船也同样被击沉、焚毁殆尽。半壁山一失,田家镇无险可守,其驻军被迫卷旗退却,失去门户的蕲州太平军也不得不相继东撤。湘军连取半壁山、田家镇等江防重地,由此打开了东进九江的大门。

(配图源于网络)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