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痰多百病生”“怪病皆由痰作祟”,“万病皆生于痰”等等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因为身上的“痰”会随着气血的流动到达全身各处,流动到哪儿,哪儿就会生病。
中医所说的痰既包括肉眼可见的有形痰,也包括看不见的无形痰,根据痰的形态和性质,又分为可似水可流动的“水饮”,和重浊粘腻的“痰湿”。其实形成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调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体内不正常的水液、体内的代谢废物。比如现代医学中常提到的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等属于体内代谢废物,均归属于中医所述的痰湿。
在古典著作《类证治裁》中记载有:痰在肺则咳,痰在心则悸,痰在胃则呕,痰在肾则冷,痰在肠则泄,痰在经络中则癥(就是结节、囊肿、包块、甚至肿瘤等),也就是说痰不管跑到哪个地方,都会造成身体生病,所以中医常说:万病皆生于痰,痰就属于万病之源。
凡人体之津液,不能为机体所用便为邪气,津液代谢失常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杨士瀛南宋名医《仁斋直指方论》提出:“夫痰者,津液之异名,人之所恃以润养肢体者也。血气和平,关络调畅,则痰散而无;气脉闭塞,脘窍凝滞,则痰聚而有”。肺为水之上源,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运失常而为痰,肾者主水,为生痰之根;《景岳全书·杂证谟》云:“百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痰在哪里,病就在哪里!痰在心脑,出现眩晕、心悸、胸闷、心慌;痰在血,血液粘稠,血脂高,血糖高,容易长斑块,冠心病;痰在咽喉,嗓子里有异物感,咳不出来,吞不下去,出现梅核气;痰在四肢,阻滞四肢的气机和经络,出现肢体麻木;痰在脾胃,表现消化系统问题,有胃胀、腹胀、撑;痰在颈,出现淋巴结节、甲状腺疾病;痰在经络,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的表现,还可能出现面瘫、中风等疾病群,颈椎病,腰椎病;痰在脉管,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等等,痰可以出现在全身各处,而且有害无益,值得我们每个人警惕。
化痰能治疗哪些疾病?
肺病——通过咳嗽排出的痰,主要分热痰、寒痰、湿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热痰,一般有痰质黄稠、舌苔黄腻的症状,这类人群多有肺病,比如肺炎、哮喘等。治疗多采用“清”法,用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常见的方剂有清气化痰丸等。
肥胖——中医认为肥人多痰,因为肥胖的人脾胃多虚弱,水湿代谢出现障碍,也因此影响了消化功能。这种胖其实是一种虚胖,需用燥湿化痰或是健脾化痰的方法来祛痰治疗。常见的方子是“二陈汤”,即陈皮、半夏。需要提醒的是,肥胖人群祛痰,应该辨证地看,这类方子主要适合于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的肥胖人群。
中风——中风人群常常贪食肥腻,或是体质肥胖,导致聚湿生痰,痰郁化热。中医认为,常吃肥腻的肥胖人群,易患半身不遂。一般采用化痰通络的方法来治疗,最常见的方子是化痰通络汤,主要由生石决明、桑寄生、陈皮、半夏组成,水煎口服即可。
高血压(眩晕)——中医常说的高血压一般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无痰则不作眩”,正是因为饮食不控制,脾胃受伤而生痰,才导致头晕、胸闷、呕吐等不适。常见的治方有“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由半夏、茯苓、白术等祛痰化湿的药物组成。
失眠——中医认为,失眠多因情志或脏腑不调而使阴阳失和所致。这类人群表现为痰多胸闷、舌苔腻而黄,多由痰湿停滞、气机不畅造成。通过中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温胆汤”治疗,效果比较好。温胆汤主要由生姜、生旱半夏、陈皮、竹茹组成;如果患者心神不定,还可以酌情加些茯苓,以宁心安神。
痰是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异物,与肺、脾、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痰生成的机理多是气机失调,该升不升,该降不降,也不能正常运行,阻滞其中。尤其是阻滞在中焦,所以能看到很多痰湿的人都很肥胖,尤其是“肚子大”,这就是明显的中焦阻滞,水湿停聚,凝聚成痰。明白痰的生成原理,就能够着手去治疗和预防,治疗首要的就是化痰、行气,升清降浊。
治痰,当先明其生成、运行、转归,《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指出了津液在人体转化、输布的整个过程;脾主运化,主要将水液及水谷精微转化为不同的物质,清者升,浊者降,使其各归其位,倘浊者不降而反升,则上犯为痰,脾胃功能正常,运化充分,转至肺津液的杂质较少,此杂质非糟粕,乃代谢提取过程中之纯厚者,较为精纯,肺处理的负担减轻,使津血各归其道,则何痰之有?外感病中,肺气为邪气所束,气机不能运转,功能失常,无力通调水液,而停于肺,久郁炼津而为痰,因脾所致之痰,由脾转输至肺,因咳而动,因肺失司所致之咳,必咳数日而生痰,此不可不知;肾之为痰,由水之上犯所致,同时肾对全身水液代谢起调控作用,肾经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注胸中。肾水泛溢,喉间痰源不断,吐之即出,出而复现,故曰肾为生痰之根。
水者其性趋下,痰者,津之所化,其性类水,古人云:世无逆流之水,因乎风也。人无倒上之痰,因乎气也。六淫之中,火性炎上,犯于上焦,肺气被郁,失其清肃,故其津液之随火气而升者,凝而成痰,火易化腐生痈,甚者腥臭秽浊,血随痰出,非用清气化痰则无功。痰者,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如水逆行,上泛而为痰,是无火者也,故治当分明。
痰之色:一般而言,青痰多主寒,黄痰多主热,浊痰多主湿,黑痰燥者多主火,润者多主寒;《望诊遵经》云:“痰因病生,病以痰著,又事理之至明且显者乎。间尝考之于书,以为痰形稠而浊,饮色稀而清,寒痰青,湿痰白,火痰黑,热痰黄,老痰胶,其滑而易出,湿痰属脾;燥而难出者,燥痰属肺;清而多泡者,风痰属肝;坚而成块者,热痰属心;有黑点而多稀者,寒痰属肾;病新而轻者,清白稀薄,病久而重者,黄浊稠粘。”
痰之质:润者多主寒主湿,燥者多主热及津亏;其质地又可分为:清、粘、黄、浓、脓等五种;清痰界于饮及痰之间的一种状态,多见于疾病初期未及化热或寒湿内盛之体,遵《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以温化佐以通利;白粘痰为郁热炼津及素体津亏,邪热不著,治当润其津,清其热,化其痰;黄痰为邪热较著,治当清其热,散其火,软其坚,散其结,润其燥;浓痰者,为痰聚日久,化而为浓,治当顺势利导,低痰导痰,驱邪外出;脓痰为痰郁日久与气血搏结,热盛肉腐,当遵顽痰治血,治当活血化痰、排脓祛瘀。
白痰非尽寒,黄痰非皆热,一般而言,痰色白属寒,色黄属热,泡沫痰,内有饮邪。何梦瑶清代广东名医曰:辨痰之法,古人以黄稠者为热,稀白者为寒,此特言其大概而不可拘泥也。以外感言之,伤风咳嗽,痰随嗽出,频数而多,色皆稀白,误作寒治,多致困顿。盖火盛塞遏,频咳频出,停留不久,故未致黄稠耳,……推之内伤亦然。临床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患儿,时时咳吐黄痰,而其症不属热,痰为津液所化,久郁于肺,久蒸其液,渐而转黄,非真热也。盖痰为标,人体之阴阳为本,痰色由白痰转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的快慢、邪热的盛微、病势的缓急及人体津液的耗损程度有关。倘感受外邪,病势较重,津液虽受热灼而成痰,频咳频出,停留尚短,不及化热,病之初期津液化源尚足,故痰液尚未致稠变黄。
痰液排出顺畅,为人体正气驱邪外出的佳象,随着病情的好转,痰色由白转黄,往往咳嗽好转的佳兆。盖痰由津液所化,津液失其输布,溢出脉外,化而为饮,其于肺也,肺脉压力增高,水出脉外,聚而为饮,现代医学谓之固定细湿罗音。倘病情持续进展,水液持续渗出,故痰液不及变黄,故第一步当截其病势,使其不进展,已出之水液,必待粘稠方可排出。陈士铎《石室秘录》:已病之痰,必观其色之白于黄,而辨之最宜分明,黄者乃火之将退也,白者,火正炽也,故临床应明病之标本。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辨痰治痰。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