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太监供岳飞,盗墓供曹操,做生意供关公,青楼供吕洞宾?

龍和影Jackiemovie 2025-03-13 17:53:44

从老早以前,不少人就有拜拜保家仙的传统。比如说,有的人家要是做买卖的,可能就会摆上二爷关公的像来求保佑;要是他们家是干盗墓这行的,那可能就会供上曹操。

另外,青楼里头爱供奉“八仙”里的吕洞宾,太监们呢,则偏好拜岳飞。他们为啥要拜这些人物呢?是为了求个心安,还是真觉得管用?

【“暖男顾客”吕洞宾】

说起青楼这事儿,争议可不少。好多人都觉得,供着的不应该是吕洞宾,而应该是春秋时齐国那个大名鼎鼎的相国管仲,毕竟“青楼”这个词儿就是从他那传出来的。

没错,青楼这个词,刚开始可不是咱们现在想的那样。

听说啊,在乱糟糟的南北朝那会儿,青楼这个词才有了咱们现在知道的意思。可奇怪的是,它咋就跟那“八仙”里的吕洞宾扯上关系了呢?

吕洞宾这家伙,生活在唐朝,他还是道教里丹鼎派的老祖宗呢。不仅如此,吕洞宾头衔可不少。但说到底他是个男的,喜欢美女也挺正常的嘛。

吕洞宾那时候的日子过得挺逍遥,整天不是品着美酒,就是往青楼跑,跟那里的美女们聊历史说故事。要是玩得高兴了,他还会即兴吟上一首诗,给大伙儿添添乐子。

瞧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这吕洞宾不就是个大无赖嘛,但其实不是那回事,他啊,也算是挺有暖意的一个人。

吕洞宾平日里可不止跟青楼里的漂亮姑娘一起喝酒吟诗,他还时常耐心倾听她们心里的话。他会坐下来,认真听她们讲述心事,就像朋友一样。

能在那种地方工作的姑娘,个个背后都有故事。有的是为了糊口,顺便给家里添点收入,没办法才选了这行当。

有的人是被家里人或者其他人硬塞进去的,反正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说到自愿进去的,那真的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这么说吧,青楼里的姑娘们,虽然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心里其实苦得很。可为了生计和日子,她们只能硬着头皮,每天强颜欢笑,把苦往肚子里咽。

当感情涌上心头,那些青楼里的姑娘们难免会心里难受起来。吕洞宾这个贴心的大暖男一看,肯定会关切地问:“姑娘们,咋回事啊?看你们一个个的,突然变得这么忧郁?”

通常来说,青楼里头姑娘们是不能跟客人诉苦的,但吕洞宾对这些规矩可不放在心上。

听完青楼女子们的倾诉,吕洞宾心里头也是难受得不行,眼泪鼻涕都下来了。因此,他那时候对青楼女子们特别关照,比如会给她们多赏些钱。

另外,吕洞宾老跟那些青楼里的姑娘们说,要是碰上好机会,一定得想办法离开那儿,外面的世界可精彩着呢。

吕洞宾这个人啊,特别体贴、慷慨,还特别懂人心,因此他成了青楼女子们梦寐以求的客人。所以,那些青楼女子会把吕洞宾当作福星供着,就盼着能多遇上几个像他这样的客人。

因此,想对那些老爱往青楼跑的朋友们说一声:“咱们都是世间不容易的人,就别再给彼此添堵了,何必呢!”

【“盗墓鼻祖”曹操】

说曹操是盗墓的,这事儿其实有点儿太着急下结论了。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曹操到底盗没盗过墓,大家还是各有各的看法,没个定论。

袁绍和曹操闹翻后,两人就老是开打。那时候,开战前都得写篇声讨书,说白了就是告诉对方为啥要打你,再给对方提个醒,说我要来揍你了。

摸金校尉啊,说白了就是盗墓的头儿。这活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得是那种老手,有经验,有真本事的人,比如说,得能轻轻松松地打开一个墓。

听老一辈的人说,曹操那时候实在是没办法,真的去挖了梁孝王的墓。他拿了墓里的金银财宝,好几年都用这些钱来养军队呢。

很多人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曹操那时候的军队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思去挖坟啊?”

随后有人就说明了情况:“那金银珠宝不就是钱吗?有了钱,还担心买不到粮食?这样咱们也能爽快地给大家开工资了。”

其实,很多人心里头都觉得曹操盗过墓,毕竟他刚开始打拼那会儿,手头确实挺紧的。

这种情况下,从墓里捞点外快也挺正常嘛,毕竟曹操又不是老刘家的血脉,刘备可能还下不了这手,但曹操可就不管那么多了。

曹操盗墓的事儿一传出来,就越说越玄乎了。有人说,汉朝皇家的墓里头啥宝贝都没有,八成是早被曹操给掏空了。

曹操对这事儿也是火冒三丈,但他对盗墓这事儿没多说啥。也许他真干过,但肯定没外面传的那么邪乎,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过分。

后来,曹操把袁绍给打败了,那个以前写檄文骂他的人就来投降曹操了。曹操一见到这家伙,气就直往上冒。

写那篇檄文的人说,他是袁绍硬逼着写的,于是他就瞎编了个摸金校尉和盗墓的故事。这样一来,曹操到底有没有真去盗过墓,就成了个让人猜不透的谜了。

其实,盗墓者拜曹操为祖师爷,这事儿还真有点儿随意。但话说回来,曹操算是头一个让大伙觉得,他是干过盗墓这行的大人物,因此,不少盗墓者就把他当成了供奉的对象。

【“武财神”关羽】

接下来得说说很多人爱供奉的二爷关羽了,现在大家常把关羽叫做“武财神”。可这时候,不少人心里就犯嘀咕了:“关羽又不是那种生意场上的大款,咋就成了‘武财神’呢?”

没错,但这事儿得从关羽的一次亲身经历说起。

关羽这人特别讲义气,根本不把钱财放心上。对他来说,钱那就是浮云,不重要。再说了,他心里头那个爱国劲儿,可大了去了。

“桃园三兄弟结拜”这事儿,想必大伙儿都耳熟能详,但说到底,这事儿是不是真的,还得再琢磨琢磨。

说实话,那个故事存不存在真的没那么重要。关键还是他们仨之间的感情咋样。就算没正式结拜又能咋样,只要感情铁,那才是最重要的。

刘备刚开始打拼时,可以说是啥也没有,但从头开始的他,不管遇到多大的难关,关羽和张飞都一直陪在他身边,从没想过要离开。

关羽这家伙,虽然家里头不咋富裕,但打起仗来那可是真有两把刷子。好多人都越来越觉得他是个宝,想把他拉到自己那边去,曹老板就是其中一个。

在一场战斗中,关羽和刘备走散了,而且关羽也不清楚刘备到底是死是活。

这种情况下,关羽决定先跟着曹操混。曹操一看,心里那叫一个美,觉得关羽一来,他的大业都更有戏了,就好像关羽能给他带来整个江山似的。

但曹操还得想办法,咋样才能让关羽一直跟着自己。在曹操看来,能做的也就那点事儿,多给关羽些银子,再送几个美女啥的。

说起来关羽这家伙,对钱财和美女那是一点都不上心。他心心念念的,就是找个能懂他的知心人,很明显,曹老板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后来,在和袁绍打仗的时候,关羽听说刘备还活着,他二话不说,立马撇下曹操,急着去找刘备了。

这时候,大家都知道,关羽是铁了心要走的。就算把整个江山都送给他,也留不住他的心。因此,曹操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

这就是“武财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它代表着不重钱财、看重情义和道义,这也是为啥好多人敬重关羽的一个缘由。

【太监和岳飞】

最后说说太监们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这事儿。可能有人会纳闷,岳飞和太监们究竟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要是说秦桧是个太监,那太监们崇拜岳飞不就意味着他们想做个分清好坏、正直的太监,绝不会冤枉好人。但关键是,秦桧根本就不是太监。这就让人好奇了,岳飞到底是怎么被那些太监看上的呢?

大家肯定都听过“太监当家”这个说法,这在好多封建王朝里都挺常见的。权力这玩意儿真是奇妙,谁手里权力大,谁说话就硬气。

朱元璋对“宦官掌权”这事儿特别反感,所以他干脆下了道命令,说宦官不能插手朝廷的事儿。

这可把那些太监们吓得不轻,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点小差错,说不定立马就得被押往刑场呢。

说起朱元璋的性子,大伙儿心里都有数。你可以跟他嘻嘻哈哈聊天,也能跟他比比谁更厉害,可一旦你动了他的皇位念头,那就得小心脑袋不保了。

在朱元璋心里,他费了好大劲才得来的皇位,谁也别想碰一下。而且他晚年时,脾气大得很,稍有不慎,可能今天就是你的最后一天了。

所以那时候,太监们对朱元璋是又怕又敬。为了表明自己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好多太监都开始祭拜岳飞。

说起民族英雄岳飞,想必大伙儿都知道他的事迹。他对南宋那叫一个忠心耿耿,日月可表。但谁能想到,这么一位铁骨铮铮的将领,最后竟被莫名其妙地害死了。

岳飞那时候,其实可以不继续给南宋王朝卖命,他有好几种选择呢。比如说,他可以自立门户,或者去投靠别的势力,反正路子是挺多的。

他虽然清楚回去后可能不受欢迎,但还是毫不犹豫地回去了,这正好展现了他的无比忠诚。不管自己的国家处于何种境地,岳飞的那份忠心一直都没变过。

说起来忠诚这事儿,拜祭蜀汉的智囊诸葛亮,那绝对是个挺棒的主意。

但说实话,诸葛亮的故事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轰动,毕竟他不是被杀的。要是诸葛亮也是因为忠心却遭了冤枉而死,那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反响肯定会大得多。

这样一来,岳飞就成了大家公认的,对国家超级忠诚的象征性人物。

说到供保家仙的好处,其实也没啥实质性的作用,主要就是求个心安。特别是那些太监,他们供岳飞,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心里不那么害怕嘛。

其实,能提供点心理安慰也挺不错的,总比花钱打水漂好得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