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年那会儿,王猛病得很重,苻坚来看他。王猛跟苻坚说:“咱朝廷真正的对手,其实不是东晋,而是鲜卑慕容家和羌族人。皇上啊,千万别急着跟南朝开战。”
苻坚,那可是个挺厉害的人物,跟石勒、刘裕一样,都有本事把中原给统一了。但可惜啊,苻坚就是心太软,王猛给他出的主意,他愣是没听进去。结果呢,他还是没成功,这事儿真让人挺遗憾的。
魏晋南北朝那会儿,石勒、苻坚、刘裕这几个人,本来都有机会结束那乱世,当上跟秦始皇、李世民一样的大一统皇帝,可遗憾的是,他们最后都走了弯路,没把握住机会。
385年那会儿,慕容冲带着鲜卑骑兵猛攻,苻坚没办法,只好逃离长安。姚苌这家伙,以前苻坚对他可不错,这时候却找上门来,要苻坚把玉玺交出来。苻坚不肯给,结果就被姚苌给害了。
那苻坚到底该怎么做才对呢?我觉得吧,苻坚要是想一统中原,要么就听王猛的,要么就先忍忍,等个好时机。
369年那会儿,慕容垂把桓温给打败了,在枋头一战里,晋军死了好几万人。可前燕的皇上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就是看他不顺眼,慕容垂没办法,只好离开邺城,去找苻坚投靠了。
慕容垂是个特别有能耐的人,有勇有谋,可不是个普通人。要不是因为形势逼人,他才不会轻易服软。说不定,等机会一到,慕容垂肯定还得闹出点动静来。
王猛跟苻坚说,慕容垂这人可不简单,最好把他给解决了。但苻坚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对那些投降或者归附他的将领、头头,他都特别关照,不光给他们分大房子住,还让他们当大官,带兵打仗。
苻坚不忍心对慕容垂下手,这让王猛非常恼火,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出“金刀计”,计划得相当周密。慕容垂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知道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干脆趁着夜色逃离了长安。结果半道上,他被秦军给逮了个正着。
看起来王猛是达到了目的,但结果似乎没啥大改变。苻坚就对慕容垂说:“你心里惦记着老家,这很正常嘛。你儿子慕容令搞叛乱,那事儿不赖你,我不会找你麻烦的。”
苻坚把慕容垂给放了,而且也没为难那些被王猛抓住的鲜卑贵族,就连他们的皇帝慕容暐也一样。这样一来,虽说慕容鲜卑的国家没了,但他们好多人还当着大官,手里握着兵权,日子过得跟以前没啥两样。
慕容鲜卑这股力量相当雄厚,手下兵马数不清,而且鲜卑人的数量还超过了氐族,这就给前秦王朝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另外,从八王之乱那会儿起,慕容鲜卑就老爱趁机捣乱,只要瞅准时机,就到处惹是生非。
长安往西那片的羌人,头头儿是姚苌,这人可不简单。早年间,苻坚和邓羌带着大军把羌人给收拾了,还干掉了他们的头头儿姚襄。姚苌一看这阵仗,没办法,只能低头认输,当了手下。
从姚弋仲那时候起,羌人的势力就很猛,像刘渊、刘聪、石勒、石虎这些大佬,都不敢轻易去碰他们。到了姚苌这儿,他又怎会乖乖听苻坚的话呢?虽然表面上装着听话,但心里头打的啥算盘,谁都知道,这不就是个隐藏的炸弹嘛。
前秦那时候,鲜卑和羌人真的是个大麻烦,就像是藏在心里的刺。再加上鲜卑拓跋部、丁零、匈奴这些不怎么老实的附属部落,整个前秦就像是个一点就爆的“大火药堆”。
苻坚为了巩固地方局势,安排了一些宗室亲王和氐族的将领去把守重要的关卡,而那些鲜卑、羌族、匈奴的头目们,大多数都被安置在了长安城的周边。这做法其实隐患很大,就像是身边埋了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的炸弹。
王猛这人,眼光挑剔得很,而且看得特别长远。他把萧何的智慧、张良的谋略、韩信的才能都学到了家,对苻坚掏心掏肺地说了心里话。苻坚之所以能拿下北方,全靠王猛帮忙;可后来为啥栽了跟头?还不是因为没听王猛的劝告。
从实际情况来看,苻坚最该的是北方那片地儿,得琢磨怎么除掉慕容鲜卑、姚羌还有匈奴那些势力。现在,他们虽说被打败了,也认了苻坚当老大,但只要方法对头,一步步收拾他们,应该不是啥难事。
要是不想拿起屠刀,心里过不去砍杀那些投降者的坎儿,又或者想树立自己仁德君主的形象,那苻坚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耐心等机会。
苻坚有啥强项呢?他差不多把北方都给收服了,军队强大,战马也多,而且他还很年轻。时间对苻坚来说,那是站在他这边的优势。
慕容垂和姚苌,都是他们部落里的老大,两人都心怀大志,就是年纪都不小了。慕容垂比苻坚足足大了15岁,姚苌呢,也比苻坚大了8岁。另外,苻坚这人身体倍儿棒,王猛去世那会儿,他才37岁,正年轻力壮的时候呢。
挺过了慕容垂、姚苌他们这批老一辈,鲜卑族、羌族的新一代就慢慢被融合了,他们反抗的念头也会慢慢消失。这样一来,北方的局面就稳了,才有可能放开手脚干大事。
管理国内事务时,苻坚耐心等待时机,期间他还有个有利条件,就是东晋那边闹起了乱子。王猛对此洞若观火,他还跟苻坚一块儿剖析了东晋的长处和短处。
王猛觉得,东晋虽说只占着江南一小块地方,但它到底是正宗的王朝,老百姓心里还是认的。还有啊,东晋是那些大门阀、大家族说了算,他们平时自己内部斗来斗去,可一旦有外敌来犯,就会立马联手,一块儿对抗。
攻打东晋现在行不通,时候还没到。要是秦军往南打,陈郡的谢家、太原的王家、琅琊的王家,还有谯郡的桓家这些大家族,他们就不会再自己内部争斗了,肯定会联手对付咱们北方军队。
苻坚决定先不动武,这样一来,那些大门大户和皇帝、大门大户和大门大户之间,还有大门大户跟那些流民头领,他们就会自个儿闹矛盾。他们手里没那个本事去北伐,所以对前秦来说,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会搞出什么大乱子。
这时候,谢安、谢玄、谢石、桓冲这些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孝武帝自己也挺有本事。而苻坚呢,他还没准备好往南打。对他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等着看这些人自己斗来斗去,然后他好从中捞好处。
不过,苻坚既没采纳王猛的忠告,也不想慢慢等待好时机到来。到了383年,苻坚不顾皇后、太子还有满朝大臣的阻拦,被慕容垂一撺掇,就急匆匆地发兵南下,结果在淝水之战被打得大败。
淝水一战输得那叫一个惨,前秦立马就散了架。鲜卑的慕容家族立马翻身上马,中原大地战火又熊熊烧了起来,苻坚这下算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了。到了385年,苻坚被姚苌给干掉了,这位曾经的霸主就这么没了。
精彩的一出戏上演了,淝水大战结束的第二年,桓冲就离开了人世。时间跳到385年,苻坚被杀的那一年,65岁的谢安也跟着去了。再到388年,谢石和谢玄也相继病逝,这样一来,东晋那些大门阀家族里的能人真是越来越少了。更糟糕的是,孝武帝和司马道子两个人还为了权力争得不可开交,东晋的局面真是乱得一塌糊涂。
桓冲、谢安、谢石、谢玄,这些人是淝水之战的大功臣,也是东晋打赢这场仗的关键。要是苻坚没往南打,而是先把家里的事摆平,攒足了劲儿,那胜利的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