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06f6bfb1204d62b8415dc1cc31d2f8.png)
说起IP玩具,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泡泡玛特。
它通过将IP与盲盒巧妙结合,赢得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如今其门店不仅遍布中国内地,还扩展到了东亚、东南亚的多个国家,甚至在美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市场也受到了热烈欢迎,大大超出了外界多年前对其的预期。
而这一次,轮到布鲁可了,这家国内领先的IP玩具商布鲁可也赴港上市了。
拼搭遇上IP布鲁可是一家起步于2014年的玩具商,先前以积木类玩具为主,2022年开始战略转型,进军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重点面向6岁到16岁的学龄期儿童与早期青少年,并主攻集中于19.9元至79元价位。
同时,它不开设专有门店,而是通过在各能级城市的大型商超、玩具专卖店、潮玩店等线下渠道实现销售。
目前,布鲁可的玩具角色包括两大自有IP“百变布鲁可”和“英雄无限”,以及50余个外部非独家合作知名IP,比如奥特曼、变形金刚、漫威等等。
不同于泡泡玛特的IP缺乏影视内容支撑,布鲁可的“百变布鲁可”来自于其拥有版权且较受欢迎的低龄儿童动画片,“英雄无限”则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角色与机甲元素相结合的产物,并推出了一定数量的短片内容。
不过,布鲁可自有IP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低。
2024年前6个月,其自有IP收入为1.96亿元,占比18.6%。
相比之下,其外部合作知名IP如奥特曼和变形金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两大IP在2024年上半年分别带来了6亿元和1.95亿元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7.4%和18.7%。
领先手握知名IP的布鲁可在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不错的。
2023年,其实现销售收入8.77亿元,商品交易总额达18亿元,占据同期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市场交易总额的30.3%,在国内同类型细分市场中排名第一,另外在中国拼搭类玩具市场总交易额中占比为7.4%。
或将扭亏经历了战略大转型后,布鲁可的经营业绩也有了显著改善。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8.77亿元和10.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27%和237.55%。
期间强劲的增长数据说明,具有影响力的IP加持下的拼搭玩具确实有着不错的市场潜力。
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公司净亏损也在逐步收窄。
2022年,其归属母公司股东的亏损达到4.2亿元,净利率为-129.83%。
到2023年,这一亏损大幅缩减至2.06亿元,净利率升至-23.67%。
2024年上半年,由于涉及约3.65亿元的员工股权激励费用,其归母净利润出现了2.58亿元的大幅亏损,但剔除掉这些一费用的影响后,其净利率表现实际上有很大的环比提升。
从最近两三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凭借强劲的收入增势,布鲁可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扭亏为盈。
尴尬之处不过,尽管布鲁可这一战略转型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经营成效,但尴尬之处还是藏不住。
布鲁可当前的主力产品非常依赖于外部非独家授权的IP,而更具可控性的自有IP的变现能力却依然有待加强。
这样的局面,显然潜藏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对其长期发展并不那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