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在敲门

若云谈商业 2025-01-21 14:00:54

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就职典礼将在美国东部时间的1月20号中午12点开始,按北京时间的话就是1月21号凌晨1点。

随着他的就职典礼启动,建国最爱的关税大棒想必很快就要正式挥舞起来了。

01 加税、加税、加税

根据特朗普此前谈及的关税大计,在他上任之后,很可能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征收20%~25%的关税,同时,考虑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还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甚至更高的关税,并严厉打击中国商品通过第三国出口到美国的避税行为,等等。

其实,咱们对他的这一出已经很熟悉了,毕竟他在其上一任期已经很任性地干过这事。当然了,这一次在力度和范围方面可能会升级。

先回顾一下他在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的上一任期内,针对中国出口商品主要设置了哪些关税阻碍。

2017年8月,在他刚上任不久,美国贸易代表工作室就对中国发起了301调查,说是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的行为。

2018年7月,美国主要针对机械设备、高科技产品、航空航天设备等340亿元规模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至25%税率。

同年8月,美国又对以汽车零部件、化学品等中间产品为主的160亿美元规模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至25%。

同年9月,美国对以电机、电气设备、家具、钢铁制品等产品为主的2,000亿美元规模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至10%,次年5月进一步上调至25%。

2019年8月,美国宣布对中国剩余约300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关税。

那几年里,围绕中美贸易的谈判一直在谈,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整体上仍然没有改变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局面。

02 出口放缓

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确实使得我们在那段时间的出口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对美出口增长放缓较明显。

2019年时,用美元计算的话,中国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了0.51%,以人民币计算则增长了5.02%,相比此前两年的增势而言有所放缓。

同时,以美元计中国对美出口总额同比负增长12.5%,以人民币计同比负增长8.66%,相较此前两年较为良好的增长势头而言,增势不仅大幅减速,而且表现很差。

不过在2020年到2022年期间,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及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凭借出色的供应能力促使对外出口、对美出口都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尤其是2021年,总出口额和对美出口额的同比增速均达到了20%左右的高水平。

到2024年,虽然外部环境依旧复杂,但中国出口的整体韧性表现不错。按美元计算,出口同比增长了5.9%,以人民币计则同比增长了7.1%,出口到美国的部分以美元计同比增长4.9%,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了6.08%。

03 东盟上位

尽管近些年中国出口以及对美出口增速整体上在恢复且有韧性,但自2021年开始,中国对美出口额的同比增速实际上更弱于总体。

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也从2018年的19.24%大幅下滑到了2024年的14.67%。

这一比重下降意味着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了吗?

倒也不见得。

这几年,从目的地角度来看,中国出口方向的变化真挺大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变化就是,美国落、东盟起。

2019年至2024年期间,以美元计,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每年分别增长了12.7%、6.7%、26.1%、17.7%、-5% 和12%,换成人民币来看,增长率分别是17.8%、7%、17.7%、21.7%、0% 和13.40%。总体来说,这样的增速比同期中国整体出口的增长速度快得多。

并且,在2020年,东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难道是东盟地区突然变成了比美国还有购买力的强大市场吗?

当然不是。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作为具备更低成本优势的新兴市场,东盟开始在中国对美出口中扮演了一定的替代角色。

而另外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则是,这几年里有大量的出口导向型或出口规模较大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快了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的步伐。

从数据上看,2019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对东盟地区制造业直接投资规模分别同比增长了26.09% 、11.77% 、36.01%,增长比较快。

但是,东盟地区的产业链完备程度仍然远远比不上中国,许多零配件、半成品都还得靠从中国进口来满足。这成为了促进中国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手。

所以实际上,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变化并不像直接出口数据呈现的那么萎靡。

04 挑战亦机遇

接下来,如果美国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继续大幅加征关税,并对中国商品绕道第三国对美出口行为的进行严厉限制,个人认为这在短期内中国出口尤其是对美直接出口规模难免会受到负面影响。

毕竟税率一旦往上跑,咱们产品成本就更高了,在美国市场上的售价也会水涨船高,竞争优势就被削弱了。

此外,这也可能促使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加速向其他地区进行产能转移。

但必须要的说是,硬币有两面,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打压也很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

首先是会迫使我们的出口企业加速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提高非美市场占有率。这样一来,中国产品和品牌在其他地区的收入规模与影响力都有望增强。

再一个是倒逼国内产业升级,迫使我们在技术和科技含量更高的产业上加大发展力度,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利润率与价值分配权重,促使中国产品与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更高的竞争壁垒。

个人认为,这两方面的影响是积极且长远的,对中国制造业和出口带来的远期好处会大大盖过眼下的苦楚。

所以,对于即将开始的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尽管会给我们带来短痛,但还是应该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风险也好,挑战也罢,它们背后很可能也隐藏着巨大的新机遇。

0 阅读:7

若云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