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的勇士被授予少将,他却写信给主席:我不愿去参加授衔

同巍聊历史 2024-01-02 20:41:00

1955年,首届开国将帅授衔仪式即将进行。

如何评定,又有哪些人会获此殊荣,这不论是对军人,还是对当时的国家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为这不仅象征着身为军人的最高荣誉,更是对他们昔日付出的最好见证。

毛主席十分重视此次授衔名单,与周总理等多次核对,本以为万无一失,却突然有一名勇士主动给主席写信提要求。

要求内容也很怪,主席只见过不满意自己被授予的军衔,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直接地表示,自己不想去授衔仪式。

按理来说,没有人能拒绝这次机会。

更何况,这名勇士还是当初参加飞夺泸定桥的战士,获得过“飞夺泸定桥战斗英雄”的称号,获此殊荣也问心无愧,为何又突然表示自己不愿意去参加这次授衔呢?

团长的名字

这位勇士名叫刘金山,从小便是一个苦命的娃,父母早早去世,连正式的名字都还没给他起,年幼的他辗转多地才找到一家亲戚愿意收养他。

见刘金山还没有名字,亲戚就喊他刘伢。慢慢地,村里的人也都叫他刘伢子。时间久了,刘伢子就成为了他的名字。

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叫这个名字,直到他遇见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亲戚一家并未苛待刘金山,但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人人自顾不暇。

刘金山生长于贫苦之中,厌恶贫苦,长大后,更是迫切地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能够过上好的生活。

或许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

1929年,刘金山参加当地的农民暴动,随后加入赤卫队。在此期间,他逐渐接触并了解红军,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红军一句为全天下穷苦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点燃了刘金山的心。

他本就是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人,每次行动都十分勇猛,负伤的次数自然跟作战次数成正比。

后来,他被编入308团,团长名叫杨金山。

作战环境十分艰苦,刘金山知道,只有让自己先活下来,才能跟敌人斗争,战胜敌人。

因此,每次跟敌人拼命的时候,刘金山一点都不含糊,而这些行为,团长都看在眼里。

1934年,湘江战役打响。红军为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率领队伍强渡湘江,战况十分惨烈,308团更是此战的急先锋。

团长杨金山在此次战役中壮烈牺牲。

当时情况紧急,杨金山知道自己恐怕撑不到救护,硬撑着一口气,紧紧握着身边刘金山的手,断断续续地说:

“刘伢儿,以后你就叫金山,我把名字留给你。”

一个团的兄弟早就是过命的交情,刘金山知道团长对自己的期望。

从此,他有了自己专属的名字,心中更多了一份必胜的信念。

刘金山一向作战勇猛,轻伤不下火线。在土城战役中身负重伤后,所有人都劝他留在当地疗养身体,等恢复的差不多了再赶上队伍。

刘金山死活不肯,“部队就是我的家,家在哪我在哪!”

没有人能说服他,好在这段时间,部队并未收到急行任务,刘金山连拖带架着地跟随部队前进,坚决不耽误部队行军进程。

很幸运,他的伤势并未出现严重的感染情况,反倒逐渐好转起来。

飞夺泸定桥

刘金山的伤刚好利索没多久,他所在的红四团就接到了飞夺泸定桥的任务。

此次任务十分紧急,原本定于3天赶完的路程突然被缩减到了一天。这意味着,他们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完剩下的120公里。

刘金山十分感谢自己的身体,万幸没有给队伍拖后腿。

队伍对此次任务下了死命令,所有人都集中精神,克服各种不利的因素,昼夜急行军,险路成为近道,终于按计划到达了指定地点。

只剩下铁链的泸定桥

看着被拆的只剩下13根铁索的泸定桥,大家陷入了沉思。

对面一排排枪口还在对着他们,敌人狂妄地认为红军只有挨打的份,不断叫嚣着:

“有本事你们飞过来啊!”

红四团没有轻举妄动,立刻召开了紧急干部会议。

泸定桥原本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桥下水流汹涌湍急、深不可测。

敌人为了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提早将桥上的木板全部拆卸,只剩下13条光溜溜的铁链,如果不幸掉入河中,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种情况下,部队大规模前进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组成突击小分队先行开路。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红军前进的脚步一步也不能退。

小分队初步选取21名精悍的勇士,刘金山竖着耳朵听了半天,没有听见自己的名字,瞬间急了。

“报告,我申请加入突击小分队!”

刚开始,红四团干部们正在忙于部署作战计划,对他的申请并没有什么回应。

刘金山不断进行申请,甚至咬破手指,在请战书上按下血手印以表决心。

其实,他比谁都清楚此次行动的危险性,但战友们都冲在前方。

他知道,自己得上。

上级首长也很清楚他的能力,综合考察后,组织上最终同意增补他为突击队指导员,一同作战。

22位勇士腰间挂满手榴弹、背后别着大刀、手持花机关,抱着摇摇晃晃的铁链开始匍匐前进。

敌人以高压的射击想把他们过河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无数颗子弹撞击在铁链上叮当作响、火光四溅。

子弹出膛的声音、湍急的水流声、战士们的呐喊声混杂在一起,此时,22位勇士们拼的不只是作战技巧,更多是作战意志和信念。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刘金山眼见自己旁边的战友中弹坠河。他强稳着心态,冲着所有人喊道:

“一鼓作气冲!别回头,冲!”

敌人见高压的枪林弹雨并没有阻挡红军的前行,狗急跳墙地将煤油都浇到桥头的铁板和铁链上,瞬间,桥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不一会儿,铁链就被大火烧得通红滚烫,有战士实在扛不住,最终坠河,壮烈牺牲。

战友的牺牲丝毫不能阻挡其他人前进的步伐,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血肉之躯又如何,这火墙我们定能闯过去!

刘金山为了鼓舞大家,始终冲在最前方。

眼见桥头就在不远处,他一跃而起,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中,其余的战友纷纷效仿,最终大家成功地到达了桥对面。

抄起大刀,刘金山众人见敌人就砍。敌人哪见过这种活阎王,吓得四处逃窜。

直到这时,众人才敢松一口气,只见自己的身上哪还有一块完整的皮肤,甚至都闻见肉香味了。

所幸,医治的及时,这18位勇士虽受重伤,但都在逐渐恢复中。

战后,军委给刘金山等18位勇士颁发奖品,分别是一套写着“中革军委奖”的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日记本、一个瓷碗和一双筷子,这在当时是最高级别的奖励。

全国革命胜利后,为了纪念战士们的不朽功勋,泸定县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公园里,二十二根方柱子矗立在通往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的大道两旁,迎接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以身许国岂邀名

此后的军旅生涯中,刘金山继续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最惊险的一次差点没从阎王手里把他抢过来。

当时,他所在的军区分机关被日军包围,情况紧急,刘金山带着一个营断后,拖住日军的主力,为机关核心人员的撤离争取时间。

日军来势汹汹,并没有那么好对付。经过一天的激战,双方都很疲惫,刘金山决定化整为零,分散兵力对抗日军。

他带着几名战士,吸引日军一部分火力,朝着反方向逃离。

运气不太好,刘金山等人在路上又遇到了一小队搜查的日军,敌军将刘金山等人困住,试图一网打尽。

但刘金山等人宁愿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会轻易屈服。

最后,只剩下了刘金山一人和5个恶狼般的日军。

刘金山面上不动声色地观察这5个敌人,握紧了手中的刺刀,决心放手一搏。

他率先发起攻击,直接挥起刺刀先后刺中了旁边的两个敌人。敌人反应也很快,马上配合着进行进攻。

刘金山时攻时防,顺利杀死一名日寇后,另外两名的刺刀又朝着自己刺过来。

生死博弈中,刘金山的肚子上被划了一刀,他强忍着剧痛解决了剩下的两名敌人,便瘫倒在地上。

趁着自己还有点残存的意识,他挣扎着拿衣服给自己的伤口包扎了几下,便晕死过去了。

幸好救援人员赶来及时,将刘金山送到了五台山进行救治。但他的情况十分危急,伤口化脓,高烧一直不退,战地医院条件也有限,一时之间也没有办法进行转移。

恰逢白求恩医疗巡视队路过,了解刘金山的情况后,白医生连夜为他进行手术,忙碌一天才终于把他从死神那里给拽回来了。

等他康复后,安排他留守后方接手一些较轻松的任务,刘金山拒绝了。

“如今战乱尚未完全结束,我还能在前方战场拼一拼。”

新中国成立后,准备安排他到北京工作。他摆摆手道:

“我没有啥文化,还是工厂、农村的生活适合我。”

就这样,老前辈刘金山像是淡忘了之前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生涯,逐渐回归到普通生活。

连自己的子女都不太了解他过去的经历,只知道他是一名红军战士,参加过长征,得过奖励。

老人家有一只蓝色的钢笔特别宝贵,一直珍藏在一个眼镜盒,看来就是那次飞夺泸定桥的奖励。

结语

1955年,授衔仪式开始前两个月,刘金山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少将,十分激动,也很感动自己之前的努力能够被认可。

激动过后,刘金山想到了自己的团长杨金山,想到了那些曾和他并肩作战却已经光荣牺牲的战友们。

如果他们现在还活着,应该授予什么军衔呢?

经过深思熟虑,刘金山写了一封信,向毛主席表达自己的意愿,言辞诚恳,情感真切,希望主席能慎重考虑并尊重他的决定。

主席在读完他的信后,深受感动,充分尊重他的意愿,授予刘金山大校军衔。

刘金山参加战争几十年,身上留下的伤疤数不胜数。

平时都没人能看见,直到晚年,他的女儿在帮他换衣服的时候才看见了那些令人震撼的伤痕。那些历史,就藏在自己父亲的经历当中。

刘金山身上的每一处伤痕,都是他的勋章。

老一代革命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END-

【文|祁䄂】

【编辑|长庚】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