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独创的磁性战术使志愿军伤亡惨重?这一谣言是从哪传出来的

同巍聊历史 2023-12-25 20:21:32

在中国许多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视频以及文章之中,常常能看到类似的话语:

接任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摸清志愿军弱点,将发现我军的进攻规律称为“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

并针对其专门研究制定出“磁性战术”,利用自身机动性强,配合上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而获得歼敌战果的战术。

也因此,志愿军87天伤亡4.2万人,就连一贯胆略超群的彭总都不得已下令军队后撤。

而志愿军本身所擅长的运动战在冰天雪地中,似乎难以发挥出巨大作用。

实际上,关于“磁性战术”是李奇微发明的这个谣言,已经流传近30年。

没错,因为此战术并非李奇微所创!

甚至就连说“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的现象是李奇微发现的这件事,真伪性都有待考证。

李奇微号称军事奇才不假,但或许就连他本人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受到一些中国作者的如此吹捧。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说这是个谣言呢?

何为磁性战术?

“磁性战术”究竟是什么呢?

所谓“磁性战术”,便是利用快速装甲部队的机动性向敌方穿插,辅以空降部队机降与地面主力部队的配合,对敌人施以机动化打击的战法。

而在这其中,“敌后空降”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抓住敌人缺乏大纵深防御的弱势,使其处于运动战中难以及时调整,对其做出阻击的战术。

而大纵深防御,就是指在军事领域,一种以多道防线、多层配置为基础的作战策略。

放在抗美援朝战场,当时“联合国军”便针对志愿军白天作战和机动困难的弱点,结合实际战况制定出这一套战术。

就像电影《长津湖》中的场景:

白天志愿军战士们徒步行军到一处石滩,却遭遇美军的轰炸机,这种情况下,只能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一旦被发现,那将是整个连队的暴露,后果会不堪设想。

在“磁性战术”中,当志愿军突破一道防线或进攻到一个新阶段时,就会遭遇“联合国军”设立的强大抗击和反击力量。

志愿军就不得不在消耗大量兵力的同时,进行反复穿插迂回,实现突破。

这就给“联合国军”提供可乘之机,他们就在等待这个时刻,一方面,出动部分兵力与志愿军拉扯。

另一方面,则把重心放在后撤上,借助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速度快的特点,拉开距离,建立新阵地。

“联合国军”每次战败撤退的距离为20到30公里,而志愿军徒步一夜的距离也差不多是20到30公里,如此吻合的事情,绝非巧合。

当次日已经行军疲惫的志愿军趋于迫近时,“联合国军”早已占领阵地。

志愿军之前以战役突然性和凭借出奇制胜的战术优势难以发挥出来,自然而然,也就难以获得歼敌战果,运动战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志愿军在夜间难以发挥优势,天明追击到敌人预设阵地后,反而会遭到空炮火力的袭击。

当志愿军不敌火力后撤时,“联合国军”就又集中力量全线反扑。

轰炸机在天上对地面进行轰炸,坦克和摩托化步兵相互配合,对志愿军进行纵深打击。

而在抗美援朝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中,美军就大肆采用这种“磁性战术”,使我军损失惨重。

就拿第五次志愿军后撤过程中,美军利用这一战术,对我军第60军180师实施严重打击,全师近8000人牺牲或被俘虏,损失程度不亚于1949年金门战役。

长久的谬误

正如上文所说,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第四,第五次战役中。

但其实,关于美军“磁性战术”的运用,在第二次战役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当时的美国陆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还是沃克。

据后来汪洋师长对本次战斗的回忆:

当时敌人撤退时,借助其坦克分队在前开路,前面配合着火力和装甲,后面有摩托化步兵和炮兵的掩护。

如果我们的部队追上后,他们就用坦克大炮施以压制。

除此之外,由于我军空军体系的不完备,面对敌人的空军,只能用手中的枪与其对抗,最后只剩挨打的份。

而且敌军机械化部队每次撤退30到50公里只需要1到2小时,这就不得不让我军再付出几乎一夜的时间。

而本次战斗对敌军的记录,与“磁性战术”的作战风格极其吻合。

本次追击其实是发生在第二次战役中,即志愿军39军对美军第25师的追击中,这部分文字出自《汪洋回忆录》第七部分《难得的战机 永远的遗憾——上草洞战斗》一文中也有体现。

而此时的李奇微还在华盛顿当着他的陆军副参谋长,直到1950年12月23日,沃克在38线进行重整时,发生车祸身亡,他才被任命为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

因此当时远在太平洋对面的李奇微,根本不可能去指挥美军使出“磁性战术”。

再者,这套战术,其实早在千年前的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游牧民族,便是利用自身机动性强的特点,驰骋在草原上施展作战的。

不仅匈奴人、突厥人用过,就连契丹人、蒙古人也用过,甚至说,但凡是拥有机动优势和远程火力的军队,这种穿插招式,大多都用过。

况且,就算是李奇微本人,他也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研究发明了这套战术。

而在《李奇微回忆录》中,通篇也没有“磁性战术”“礼拜攻势”“月夜攻势”这类的词语。

也就是说,中国军史作者们绞尽脑汁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当事人竟然没有只言片语提过。

当年的战场

那么实际上,关于“磁性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真实的运用,又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当第二次战役结束后,李奇微面临的是要接手一支已经被志愿军打得张皇失措的军队。

前两次的苦战,实际上“联合国军”并没有占据上风,还损失惨重。

加上本来打的口号就比较响亮,1950年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没想到却受到志愿军的诱引,出其不意受到打击。

李奇微曾在他的回忆录中,针对这种状况用了大半个章节来描述:

不论是高级军官,还是普通士兵,都不再拥有战斗刚开始的自信与骄傲,反而对志愿军表现出来谨慎与恐惧,甚至还有的想尽早离开这里返回美国。

他们逐渐丧失重整队伍发起进攻的信心,认定自己难以打赢志愿军,毕竟前几次的战役对他们造成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

再观看韩军这边,汉城战役战败后。他们纷纷丢城弃甲,反倒乘着军车毫无秩序地撤退,现场一片混乱。

李奇微试图阻止,但当他站在路中间挥手阻拦的时候,不过是枉费心机,韩国车辆没有减速直接绕过。

不但如此,就连美国政府也对战争失去信心。

1950年12月底,麦克阿瑟就收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如下通知:

“中共部队现在十分强大,如果他们全力以赴,完全可以迫使“联合国军”撤出朝鲜。”

面对这种情况,李奇微结合此前沃克在志愿军那里吃到的教训,改进形成一套特别的招法。

首先,步兵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靠公路前进,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抢占山头、争夺制高点,实施宽正面的多路进攻上。

其次,针对中国军队的迂回穿插战术,“联合国军”一反过去分兵冒进的做法,而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的战法,注重稳扎稳打,东西呼应,保持战线的连续性。

在小股坦克的配合下,保持机械化分队与中朝军队始终保持接触,如果遇到猛烈反扑就往回缩,黏住其一线部队不放,再用炮火消耗中朝兵力。

再根据后期中朝兵力投入大小,或迟滞对手行动,掩护主力撤退,或占据某一地域,借助猛烈炮火开展进攻。

可以说,这种战术分析志愿军的优势和劣势,并将“联合国军”的优势发挥到新的高度。

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缺乏重型装备,而“联合国军”则借助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突袭战区重要交通要道。

再加上空降兵、主力部队的快速协同,使得志愿军逐渐陷入被动。

这种敌军整体包围我军局部的态势,可以说对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而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美军的原始资料,《美军第8集团军朝鲜战争报告:敌方战术》中就曾说道:“中国人喜欢在满月时发起重大进攻。”

这就是所谓的“月夜攻势”。

而“礼拜攻势”这一说法,其实就算是普通的美国士兵也能发现,志愿军大约每隔礼拜就会发动以此攻势的现象,也成为公认的事实。

所以关于为什么中国有些作者在谈及这段历史时,会大肆宣扬说这是李奇微的三大功绩。

殊不知,本身就存在的“磁性战术”,公认的“礼拜攻势”“月夜攻势”现象,才是人们被误导30年的事实。

结语

彭德怀元帅也曾不止一次在他的诸多军事著作中提到:

“美军的‘磁性战术’是让我最为头痛的战术。”

中国军史作者们对于磁性战术这一谬误的引导,可以说是没有客观地审视历史资料,从而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

试想如果许多作者在整理写作相关历史文章时,如果不能保证其真实性,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将会尘封在历史中,逐渐湮没。

由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于原始资料的研究,对事实保持尊重的态度,怀着一颗敬畏历史的心去学习,去研究。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