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飞渡怒江的“溜索女孩”余燕恰,16年后为何选择从事这项工作

同巍聊历史 2023-12-28 20:52:12

2007年的一天,8岁的余燕恰在怒江上独自滑索求学的瞬间被媒体拍下。由此,“溜索女孩”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与这张照片同时被展现于公众面前的,是位于怒江之畔的马吉乡,那里恍若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异域天地。

怒江,浊浪滔天,横贯山峦,以其无尽之力,为沿岸居民凿下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溜索,便成为当地人唯一的出行方式。

余燕恰也不例外。溜索是她的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通往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

十六年过去,曾经的“溜索女孩”也长大了。

2022年,她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投身医疗事业。翻越群山,又走向群山。是什么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

面对着众多高薪工作的橄榄枝,她又为何将其弃之如敝屣呢?

绳索上的求学梦

自余燕恰出生,村里的居民便依靠溜索跨越汹涌的怒江。

他们将滑轮悬挂在溜索上,并将尼龙绳紧紧绑在身上。对于年幼的孩子,还需额外加上一道安全绳套在脖子上,以确保安全。

“小娃娃的腰没有力气,不套脖子的话,容易后仰着翻下去。”

怒江如一道天堑将两岸分隔,这也注定了余燕恰求学之路的艰辛。

从余燕恰8岁起,她便需要背负绳索,跨越一段崎岖的山路后,再通过溜索的方式穿越江面,到达彼岸的学校。

“下面水流很急,每次过江都很紧张,压根儿不敢低头往下看。”余燕恰说。

而余燕恰的溜索技能并非一蹴而就,这背后承载着母亲对她的深厚培养。

余燕恰的母亲坚信:孩子们必须读书学文化,才会有更好的出路。

因此,从余燕恰四岁起,母亲就开始教她溜索。

“我知道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她很害怕。但害怕也得学,不然没法去上学。”余燕恰的母亲在采访中说道。

(余燕恰母亲在采访中)

早上去学校,晚上再回家。这对于刚上小学的余燕恰来说,每一天都是极限挑战。

“由于当时我体重太轻,每次都只能溜到江心,水流非常急,很难控制方向,江心到对岸那段距离也很艰难,我必须用胳膊攀着钢索一点一点挪动。”余燕恰回忆说。

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下雨天。

每年四五月份,怒江的雨季如期而至,雨势滂沱,雨点密集如织,打在脸上几乎令人无法睁眼。

余燕恰记忆犹新的是江边河床上那块巨大的石头。每到雨季,它裸露的部分便淹没在激流之中,水深至少达到二三十米。

惯性总是驱使人们顺着重力往下坠落,但希望却吸引着她向上攀升。

尽管如此,意外的情况也曾发生。

有一次,小燕恰的绳索尚未绑妥,滑轮便自行滑出,导致她整个人倒挂在绳索上,直冲向江心。

幸运的是,同行的小伙伴反应迅速,一把抓住了她的脚,并借助木棍把她拉回了岸边,化险为夷。

(6岁的余燕恰)

可即便有这样危险的情况发生,小燕恰还是每天照样溜索上学。因为她始终认为:对于大山里的孩子,只有学文化才会有出路。

她克服恐惧,在这条“路”上坚持了近两年。

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

“那时候,我不觉得溜索多么离奇,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都是这样的,直到第一次站在桥上。”

2007年,一家媒体深入当地采访,余燕恰溜索上学的画面恰好被记录下来。

这张照片迅速在全国传播,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一时间,“溜索女孩”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以溜索为生的傈僳族人民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个春天,余燕恰的人生走上了另一条路。

转瞬间,全国范围内有20多家媒体联手发起名为“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的公益活动,短短两个月内就筹集到了140多万资金。

140万资金在怒江之上建造一座坚固的桥梁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建设一座可供人通行的吊桥还是游刃有余的。

在众多媒体和爱心人士的关注下,建设吊桥的工程迅速展开。

余燕恰至今仍记忆犹新,她那时早晨溜索上学时,总会遇见那些身系工作安全绳在怒江上空辛勤工作的工人们。

在江面交错的瞬间,余燕恰都会抬头望向他们,工人们也会亲切地冲她打着招呼。

(第一次站在桥上的余燕恰)

2008年3月,马吉乡第一座人马吊桥建成,余燕恰被选为第一个过桥的人。

吊桥的构造虽然坚固,然而处于峡谷之中,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力的影响,导致轻微的晃动。

溜索时身轻如燕的小姑娘,第一次站在摇晃的吊桥上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惊恐,必须大人搀扶着才敢慢慢走过去。

“当时我紧张又激动,还十分好奇,最后是被别人搀扶着才走过去的。”第一次见到桥的余燕恰因为紧张而挪不动步。

爱心桥的建成,颠覆了她往昔的认知,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她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憧憬。

“那你会厌倦采访吗?”记者问她。

“很多人因为媒体关注我,为家乡带来很多帮助。如果能因为采访让大家知道我的家乡,知道云南有个地方叫怒江,也挺好。”余燕恰回答。

同一年,她被热心人带到北京游玩,第一次领略了怒江之外的精彩世界,这份崭新的体验让她下定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怒江州的高中,由于基础不牢,余燕恰的语文和英语成绩明显落后于他人。

为了迎头赶上,每到周末,她都会前往州图书馆阅读各类文摘,以此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而在英语学习方面,她遇到了一位极为出色的英语老师。每当老师下班后,特意将几位基础薄弱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免费为他们补课。

(昆明医科大学毕业)

2018年,余燕恰以568分的优异成绩被昆明医科大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录取,成为马吉乡历史上第一个考入大学的孩子。

那么,她为什么选择重返大山?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在余燕恰求学期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正在怒江两岸气势如虹地展开,曾经闭塞的怒江峡谷日新月异。

在国家政策资金的鼎力支持下,马吉乡人民从半山腰迁至江畔,建起了崭新的居所,怒江峡谷中昔日的溜索已被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所取代……

2017年,得益于政府的扶持,村民们有了在家就可以谋生的职业——种草果。

马吉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为草果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马吉乡出产的草果品质上乘,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好评。

据余燕恰回忆,在大学的暑假期间,她就回家乡草果林除草。

在家乡人民的努力下,1000棵左右的草果结果率达99%,怒江地区的草果产业蒸蒸日上。

跟草果一同瓜熟蒂落的,是余燕恰的未来。

“众多热心人士的帮助让我得以走出深山,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我必须努力求学,将来回馈我的家乡。”

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余燕恰一直梦想着能为家乡做些贡献。

在就业前夕,她做出了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震惊的决定:重回怒江。

“我们一般都建议毕业生多投几个单位,多到几个地方看一看,可燕恰都是很坚定地告诉我们,我只回家乡。”余燕恰大学辅导员说道。

(怒江州人民医院工作的余燕恰)

2022年,余燕恰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笔试和面试被怒江州人民医院录取,成为家乡的一名医务人员。

“家乡医疗资源不足,从事医疗工作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余燕恰在采访中说。

如今的她,是医院检验科最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

在工作中,余燕恰展现出了许多过人之处。

她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高效沟通,协调各方资源以实现最佳的医疗效果。

此外,她对待工作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追求卓越的医疗质量。

在同事的眼中,这位年轻的后辈已经展现出独当一面的魄力。

此外,那些曾经与余燕恰一起溜索求学的伙伴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

余燕恰的挚友霜晚秋,大学毕业后获得了一个摄像助理的实习岗位,跟随拍摄云南纪录片的团队工作。她用镜头捕捉家乡的人文地理,以此记录和传播家乡的美好。

另一位溜索女孩余春花,虽然起初只考入专科学校,但她并未放弃努力。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功通过专升本考试,如今已成为马吉乡卫生院的一名护士。

(溜索女孩余春花)

而余丽芳则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致力于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爱怒江。

“怒江的美属于山和水,连绵的山比着高矮,拥挤的道谈着险阻,成群的树忙着敬礼,光怪的石头显摆着造型。怒江其实并不愤怒,它轻轻柔柔地想念,都是对我们的翘首以盼。”

怒江,曾阻碍人们向前的步伐。

现如今,却成为她们午夜梦回时魂牵梦萦的应许。

结语

白云深处有村庄,青山脚下耕织忙。莫问客从何处来,此心安处是吾乡。

从前,溜索上的求学之路任重道远,那时候的余燕恰并不知道梦想是什么颜色。

曾几何时,他们说女娃生在了大山,注定前路黯淡,嫁人生子,洗衣做饭……

日子就似天边的浮云,可谓一眼望穿。

春风吹面日新,暮色凭栏月异。

如今,大桥横跨在天堑之上,沟通两岸,让余燕恰知道了世界还有另一面。

(家乡的草果业)

“我在追梦的路上,遇到了很多为我打灯的人,我很感恩。从此,我下定决心,我要拼命生长,长成一棵树,把鲜花开满树冠。”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对青年余燕恰来说,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本能。

知否知否,应是以赤诚之心,耀中华之青山!

知否知否,应是以热血之志,助中华绿水长流!

-END-

【文|樛南】

【编辑|长庚】

【参考资料】环球网 2023年5月28日 《十六年后,怒江上的“溜索女孩”重返大山》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