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打哭的意大利女孩

思考卢师傅 2024-08-05 13:44:54

意大利女拳击手安吉拉·卡里尼被打哭了。

在刚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女子66公斤级拳击四分之一决赛中,安吉拉·卡里尼和阿尔及利亚选手伊曼·哈利夫只对战了46秒,就让不得不主动放弃比赛。

“为了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选择停下来,我从未感受到如此猛烈的打击……”,安吉拉在比赛之后的采访中还是不停地啜泣。

安吉拉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巨大疼痛,还有心理上的伤害。她出生在意大利一个拳击世家,父亲和兄长都是为意大利斩获过奖牌的职业拳击手。

此次出征奥运会,安吉拉志在夺取奖牌告慰已经去世的父亲。如果有一丝的可能性,我相信安吉拉绝不会轻易地放弃比赛。

正在巴黎为意大利选手助威的总理梅洛尼在社交媒体发声:“我知道你不会放弃,安吉拉,我知道有一天你会通过努力和汗水赢得你应得的。在最终公平的竞争中。”

这场比赛引起如此巨大争议的原因是安吉拉的对手伊曼·哈利夫在生理上并不是一个“纯女性”,这位选手在外表上看上去男性特征明显,但小时候是被家里当成女孩抚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是伊曼·哈利夫在临床上表现为“性功能失调差异”,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雌雄同体”。

伊曼在公开的体检报告证明是XY,即男性。而且,TA的睾酮激素水平远高于正常女性。长期以来,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禁止此类选手参加女子项目。原因也很简单,睾酮激素水平和人体的肌肉力量息息相关,所以女子在同级别情况下,一般是无法与男子抗衡的。

(伊曼•哈利夫)

说白了,女人是打不过男人的。在热兵器出现之前,女战士很少出现在一线战场,这也是为什么安吉拉被伊曼压制得喘不过气的原因。

原本按照公平原则,国际赛事都要严查兴奋剂这样的“外挂”。但像伊曼这样的选手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不得不说以公平竞争为精神的奥运会已经实质上成为政治博弈的角力场。

有读者也有问我怎么看待开幕式上的LGBT元素。我认为包容这种现象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让伊曼这样的性别模糊者挤进女子项目,那就是过度的“政治正确”。

我一直强调过度的“政治正确”会制造新的矛盾。

在奥运会上摘得奖牌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个名利双收的事情,让性别模糊者参加女子项目不仅损害了女运动员的利益,更是对女性的霸凌。

文明社会都无法忍受男子对女人的家暴,现在竟然公开让女人在拳击台上公开遭受男人的暴打?

2023年的时候,国际拳击协会还是严格按照标准,禁止伊曼参加拳击女子世锦赛。国际拳击协会的立场也很好理解,一旦开了口子,对于跨性别的解释就很难有个界线,很可能出现一个彪形大汉,以一个自我认知是女性的理由就可以参赛。

在安吉拉事件后,国际拳击协会立刻发声:

“我们谴责拳击比赛资格不一致的情况。我们想提醒大家,伊曼·哈利夫(阿尔及利亚)和林郁婷(中国台北)经过测试后,不符合参加女子组比赛所需的资格标准。”

这等于是将自己和国际奥委会矛盾公开化。

其实,国际奥委会放纵LGBT势力背后有强大的政治推手。像美国民主党为代表的白左派系就在不移余力地站台LGBT政策,把本该是反歧视、促进公平的原则变质成捞取政治势力的手段。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只要扩大LGBT群体的人数,就能扩大自己的票仓。

我的逻辑也很简单:每个个体不受歧视是正确的,也同样反对将这种“政治正确”扩大化,比如像在中小学宣传LGBT认知。这也太疯狂了,在青少年还有形成成熟认知的年龄,就给他们在对待自己身体这个问题上进行思想灌输。这何尝不是对保守群体的逆向歧视,制造另一种不公平?

而且,如果一定要保证伊曼·哈利夫的参赛权利,为什么不让他去男子组的比赛?

0 阅读:4

思考卢师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