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你苦苦等了七年,可是每年他都让你失望,你还会爱他吗?
他,就是上海马拉松。
不过,这个“渣男”马拉松今天说了,连续七年报名上马不中签者,直接给名额。这下,跑友们一下乐坏了。
正方跑友:“这个可以有!说话算话不?太好了,感谢上马,今年有希望了!等了你七年,盼了你七年,终于等到你,哈哈!”
可是,人生有几个七年?
反方跑友:“7年!你知道这7年我是怎么过的吗?我都在想反正我都中不了,我就一次都没有报。“
还有:“今年我75岁了,连续七年,那得等我82岁才能去上海跑马拉松。”
希望总是要有的,不过别高兴得太早。
据BetaRun小编解释:“首先是上马全马,系列赛除外。另外,2022年是限常住居民报名,如果断了就不算连续啦!”
果然,“渣男”在言语上颇有造诣,他们深谙跑者心思,总能说出贴切的话语来取悦对方,懂得投其所好,以便更好地操控对方。
不过,不买账者不乏其人。很多人对上马失去了耐心,也有人已经对上马祛魅,比如我:你们爱报就报,反正我不报!
因为,跑遍全国才发现,小城市跑马,才是人间值得。
算一算,大城市跑马需要多少钱?
跑步没有门槛,但跑马拉松有。当下,马拉松比赛热度不减,但是中签却越来越难,跑马也变得越来越贵。
《每日人物》写过一篇报道:马拉松,中产都要跑不起了。文中列举了跑马的实际花费远超预期,以及马拉松中签难、商业化严重等现象。
还采访举例说明:一位女跑者跑一场厦门马拉松花费5000-6000元,甚至有人跑香港马拉松花费高达6万元。
但我认为,那只是少数现象,并非典型案例;那些高额费用,只不过是中产的日常消费。一般人跑马拉松的费用:省内1000以内,外省3000左右。
中签难、成本高,谁让你专挑那些热门大赛事呢?其实,身边大部分跑友都是普通工薪阶级,根本承受不住这些高额费用。我们最擅长的,就是斤斤计较、精打细算、权衡利弊,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马拉松。
(这是我2023年的跑马主要费用)
不是马拉松跑不起,而是小城市更有性价比。从站台选手来说,小赛事参加人数少,竞争相对没那么残酷,站台或领低保的概率更高。如果去大比赛,跑马成本高不说,站台更是难上更加,只能充人头、当炮灰。
而对于我们这些佛系跑者而言,与其在热门赛事抽签当分母场上气氛组,不如享受小众跑马城市快乐翻倍!
有哪些“人间值得”的马拉松?
真诚建议,想体验「跑旅一体」的快乐,首选周边3小时交通圈小城!既能刷赛事成就又能解锁新地图,周末48h完美实现「跑吃拍」三件套。
小城赛事少,赛事服务绝对尽力,重视程度绝对顶级。上至富豪官员,下至平民百姓,全员倾城而出,迎接这一年一度的体育盛宴。
梧州半马虽有不足但绝不摆烂,从西瓜、橙子、番茄到纸包鸡、六堡茶,跑着跑着嘴边被塞了块非遗美食,谁懂这种被投喂的幸福感啊!
小城节奏慢,群众支持,梧州的阿姨真的超热情,全城打call名场面比比皆是。
梧州市民高喊「靓仔加油、靓女加油」,沿途居民集体出来击掌,冲刺时欢呼声响彻云霄,这种沉浸式体验在大城市真不一定有。
梧州路线设置尽显特色,迎接外地游客遍览精华。提前一日畅游,跑马前解锁各种玩法:冰泉豆浆馆来一顿早午饭,龙母庙求个心想事成,上鹤岗楼俯瞰三江汇流;
跑马时,在骑楼城驻足片刻,听一曲粤剧,感受人间的悲欢离合......
小城故事多,真诚邀请您来梧州游玩:跑马拉松、逛骑楼城、吃龟苓膏。
当我们放下对大城市赛事的执念,便会发现:那些藏在山水之间的小城马拉松,正用最质朴的热情诠释着跑步的本真。
在这里,马拉松不再是中产的消费符号,而是每个人都能触碰的生活诗意。或许,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人间值得”:用奔跑的姿态,遇见人间的温暖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