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华夏光伏(公众号hxgf3060)获悉,近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陕西省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2025年新增10GW风电、光伏保障性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还提到,2025年计划在陕西全省实施2GW左右的“光伏领跑计划”。
这一计划的推动,似有多年前国家为推动光伏技术升级而实施的“领跑者”计划的影子,彼时引导光伏行业走上了单晶路线。
陕西省“光伏领跑计划”中称,“申报光伏领跑计划的项目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4.2%以上的,项目通过企业承诺、市县申报、竞争配置等方式,同等条件优先纳入省级2025年1000万千瓦风电、光伏建设规模。”
行业期待“领跑”效应
陕西出台的“光伏领跑计划”,为光伏组件设定准入门槛,与近十年前的“领跑者”计划异曲同工。
“领跑者”计划是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开始对光伏实行的专项扶持计划。从2015年到2018年,该计划共完成了3批13GW项目,对当时的产能出清产生显著效果。“领跑者”计划对当时的电池和组件效率设定准入门槛,引导电站转向效率更高、度电成本更低的单晶路线,促进了单晶对多晶的技术迭代。
随着2023年开始的这一轮行业寒冬持续不休,此前已有业内人士提出,行业亟需新一轮“领跑者”计划,来引导技术迭代,推动产能重置。
此次陕西省提出的“光伏领跑计划”如顺利开展,并在全国推广,将有望实现新一轮的“领跑者”计划效应,推动行业产能出清。
东吴证券在1月21日研报中称,此前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从技术、产能、能耗等角度进行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此次陕西从电站端实行2GW的光伏领跑计划,限定高效率的组件产品,有望提高产品的准入门槛,引导行业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技术。
组件效率要求24.2%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省此次规定的组件转换效率24.2%的“门槛”,对于很多光伏企业来说是难以企及的高度。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称,“我们计算24.2%组件效率对应的功率准入门槛,BC中隆基二代产品、爱旭ABC组件满足,HJT中通威部分组件满足,TOPCon满足不了。”
而Taiyang news日前公布的2024年12月全球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排行榜中,则仅有爱旭股份的彗星2U组件效率达到了24.2%。该榜单所列组件型号并不齐全,仅包含33家企业的53款组件,如隆基二代BC产品等并不包含在内。但是,也足够说明24.2%的效率门槛之高。
高标准的政策引导之下,2025年光伏行业新一轮技术升级与迭代或将加速到来。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