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有道,最后下班的“拼命三郎”竟然先走?这波操作有点迷啊。不禁要感慨一句:干多干少一个样,真拼命了还落个不好下场。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职场小白:刚入职场满怀憧憬,恨不得24小时全情投入工作。
他们总是最早到办公室,开电脑、泡咖啡、看邮件,忙得不亦乐乎;也总是最晚离开,伴着月光把材料反复修改到完美。
领导交代的任务,他们总是任劳任怨全盘接收。
这样的员工,不就是老板心目中的“优秀员工”标杆吗?
但现实往往是骨感的。这波操作看似没毛病,实则暗藏玄机。你以为拼死拼活、任劳任怨就能赢得赏识吗?太天真了!很多时候,你的付出不过是在给自己挖坑。不信,我们从三个角度分析分析:
其一,过度付出,意味着把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全部暴露,反而给自己树立了“劳碌命”的标签。
领导一看你能扛事儿,接下来的重活儿脏活儿可不就你的了吗?
你陷入了“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怪圈。
时间久了,不仅自己身心俱疲,在同事眼中也成了不懂工作平衡、不会为自己喊停的“傻白甜”。
其二,总是加班到最晚,在低素质团队会招致排挤。
老员工都懂,你这种行为无异于在变相地“凸显”其他人的懈怠。
你以为别人会感恩戴德吗?
只会在心里默默diss你:“就你最积极?
别人不加班是因为没你能干?”恶意揣测的种子开始发芽,小团体开始排挤你这个“异类”。
神经再大条,日久也受不住如影随形的白眼和冷箭。
其三,过早暴露自己的全部实力,是给自己的发展道路画上休止符。
职场法则之一就是要懂得藏拙,你得给老板一种你还有无限潜力可以发掘的错觉。
毕竟大老板最怕把你培养出来了,结果你跳槽去竞争对手那里,把自己牌面都搞没了。
所以他潜意识里会觉得你就这点能耐,该用的都用了,晋升的事儿就先押后吧。
职场小白别慌,适度表现、留有余地很重要。既要让领导觉得你靠谱,又不能透支自己、迷失自我。适当推拒一些过分的要求,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我也想提醒各位老板,最后下班的人先离职,这种情况值得你警惕了。
优秀的员工都渴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但如果付出和回报严重不匹配,又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久而久之,他们只能用脚投票。
人才留不住,这锅你老板不背谁背?
公司要用人,更要懂人、育人。
完善的晋升制度、科学的考核体系、人性化的工作安排,再搭配适时的关怀和鼓励,才是留住人才的法宝。
毕竟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意义、组织的温暖,才能激发他们的最大潜能,与企业携手并进。
这招管人留人,绝了!
职场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愿各位职场人都能找准自己的节奏,在拼搏中不乱了方寸、迷失了自我。
工作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别本末倒置了啊!
#职场 #情商 #生存法则 #办公室 #工作平衡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独特的观点?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与我们分享。
喜欢的朋友点赞、分享、加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我们每天更新分享!
往期回顾:
拍领导的马屁,这才是专业的马屁精
开会不用纸和笔,微信打开这个隐藏技能,2小时会议纪要5分钟输出
手机找工作更方便了!微信这功能80%人还没用过,速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