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宫廷秘方”在日化品市场上演宫斗戏,把虚假的“宫廷秘方”打入时代的冷宫里

评底郭 2025-04-25 10:02:30

当前网购平台上一些打着“天然成分”“手工自制”等标签的化妆品,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有些甚至还宣称是“宫廷秘方”。然而所谓“成分安全”的化妆品用起来就一定安全吗?前不久,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判处了一起制售伪劣化妆品的案件,其中被查获的大量“三无”化妆品不仅重金属含量超标,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甚至作坊研磨的工具边上有很多蟑螂在爬,明显不符合生产的条件和专业的要求。

(4月25日《宁波晚报》11版)

随着“美丽经济”的蓬勃发展,化妆品市场日益繁荣。但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患。北京市昌平区法院不久前判处的一起制售伪劣化妆品案件,无疑给那些盲目追求“宫廷秘方”效应的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在这起案件中,大量“三无”化妆品被查获,这些产品不仅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卫生状况也触目惊心。更令人震惊的是,作坊内研磨的工具旁竟然有很多蟑螂在爬,如此恶劣的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如何能生产出安全合格的化妆品?

“宫廷秘方”这一标签,本应是传统工艺与秘方的传承,是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在某些不法商家的手中,它却变成了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工具。这些商家利用“宫廷秘方”的神秘感和消费者的好奇心,大肆宣传其产品的神奇功效,却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而不谈。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商家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甚至添加有害物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化妆品作为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产品,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重金属含量超标不仅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色素沉着等问题,长期使用还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而卫生条件不达标的生产环境,更是滋生病菌和病毒的温床,其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亟需加强。一方面,要加大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生产环境、原料采购、生产过程等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对于违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予以严惩,形成有效的震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制售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同时,要建立健全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化妆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

别让“宫廷秘方”成了不法商家敛财的工具,更别让它在日化品市场上演一幕幕宫斗戏。要把把虚假的“宫廷秘方”打入时代的冷宫里,不能让所谓的“宫廷秘方”弄花了“市场的脸”“监管的脸”。化妆品市场里所谓的“宫廷秘方”不该是小品里的“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