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提前“返岗”,部分梨园已中招,赶紧防控还来得及矫正

吴江野鹤 2025-04-22 14:32:40

梨树已经谢花坐果,而且梨叶也已经完全展开,处于健旺的营养生长发育阶段。

前几天,清江鹤寄居地气温有所下降,而且下了急促性的暴雨,梨园“返潮”很快。细心的果农,在田间发现梨树幼嫩的叶片上,已经出现了细小红斑点。这一病状病征的显现,正在“提示”着果农朋友们,梨锈病来袭,赶紧抓好时机,进行病害防控与抑制。

图片01~02):梨锈病的检查

梨锈病,又称梨赤星病或羊胡子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梨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病害。

随着春末夏初雨季的到来,梨树己进入萌芽展叶期,也迎来了梨锈病的高发期。

为了确保梨树健康生长发育,提高梨果实产量改善梨果实品质,我们必须加强田间梨锈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本期图文我们就以“梨锈病”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梨锈病”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图片03~04):检查病情与喷雾处理

梨锈病在田间的病状病征精准识别,是做好梨锈病综合防控的基础:

梨锈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新梢和幼果,严重时也会侵染梨叶柄和梨果柄。

侵染叶片后,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黄色或橙黄色的锈点或者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并转变为红褐色或暗褐色。

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中央逐渐凸起,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锈斑,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严重时,叶片会枯黄、脱落,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

在果实上,梨锈病表现为果皮出现褐色斑点,降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病斑“木质化”以后,会出现裂果或者形成僵果。

图片05~06):药害与梨锈病

病斑部位在治愈后,常常停止生长发育,使梨果缩变为畸形果,丧失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此外,新梢和叶柄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病斑,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掌握梨锈病在田间的发病时间,是精准防控田间梨锈病的关键:

梨锈病主要在春季侵染,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类植物的发病部位越冬。

早春的3月间,冬孢子角在梨树发芽展叶期(在清江鹤寄居地时间对应为4月15日~20日左右)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至梨树上造成侵染。

因此,梨锈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梨树萌芽展叶期,即每年的4月至5月上中旬。

在这个时期,如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梨锈病就会迅速传播和蔓延。

图片07~08):早期的梨锈病

弄清梨锈病在田间的发病规律,是为了更好更精确地防控梨锈病:

梨锈病的发病规律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病原菌的存在和侵染、气候条件、梨树种植管理以及转主寄主的存在等。

01)病原菌的存在和侵染是梨绣病发生的前置条件:

梨锈病的病原菌在梨园病残体(比如园中的病枝枯枝残叶病果等)或寄主植物(如桧柏树)上越冬后,通过风雨等自然媒介物传播至梨树上造成初次侵染。

02)适宜的温湿度是梨锈病发生并蔓延的“助推器”: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是梨锈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梨锈病在17℃至20℃的温度范围内,梨锈病发病迅速。同时,多雨天气也会增加湿度,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图片09~10):梨绣病在叶片上表现

03)梨树种植管理的不合理性,缺位或越位,滞后等都给梨绣病的发生提供了“可趁之机”:

田间梨树种植密度过高、植株间通风不良、湿度过大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或者导致梨锈病的发生。

此外,施肥不当(比如偏施氮肥)、管理不善等因素也可能加重梨锈病的病情。

05)转主寄主的存在,是梨绣病发生与蔓延的重要“支点”:

桧柏、龙柏等柏科植物是梨锈病的重要转主寄主。

病原菌在这些植物上越冬并完成其生活史。因此,梨园周围是否存在转主寄主以及距离远近是影响梨锈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图片11~12):梨锈病逆袭“返岗”

梨锈病在田间的综合防控措施:

针对梨锈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控措施来降低“梨锈病”在田间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

01)清除梨树周边转主寄主,从“源头上”做好梨树锈病的防控:

彻底砍除梨园周围5公里以内的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植物是防治梨锈病的最根本方法。(现实情况是有的桧柏和龙柏受所有权的限制,不可能从根本上予以清除)。

在建立新梨园时,也应考虑附近有无转主寄主存在,如有应全部清除。如果不能清除,建立不在此建园。否则,每年的梨锈病综合防控就是一个“难”题,会成为果农心中的心头“恨”。

图片13~14):梨~露地种植

02)铲除越冬病原菌,做好越冬病原菌的灭除工作,降低早春病原菌防控基数:

对不能砍除的转主寄主植物,应在梨树发芽前(3月上中旬)剪除病瘿并销毁,然后喷布4-5波美度45%晶体石硫合剂或悬浮剂等杀菌剂清园剂,以抑制梨锈病冬孢子的萌发和锈孢子的侵染。

03)加强梨树管理,提高梨树综合抗病性,是做好梨锈病综合防控的有力途径:

合理密植梨树,保持果园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同时,加强土水肥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梨树的综合抗病能力。

04)药剂防治,是梨树锈病患发和蔓延,进行矫正或抑制的“关键”性措施:

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杀菌剂进行保护。有效药剂包括代森锌、三唑酮等。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频率(交互使用),避免对梨树产生药害。

图片15~16):膨果期中的梨

除三唑酮和代森锌外,还可以用以下药剂来对梨树锈病进行预防或者治疗:

66%二氰恩醌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或者5%烯肟菌胺乳油800~1000倍液,或者45%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60%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32%乙蒜素氯霉素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或者35%烯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者20%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一1000倍液喷雾,或者60%乙嘧酚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60%乙嘧酚嘧菌酯氟硅唑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即可。

05)定期检查与监测,确保梨树锈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处于可控状态):

定期进行果园巡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对症用药进行预防或矫正,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病害的拓展蔓延。确保梨树锈病处于“可控”状态,而不是升级状态。

图片17~18):发育健壮的梨幼果

写在“梨锈病”最后面的结语:

综上所述梨锈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梨树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真菌性病害。

通过加强田间梨锈病的防控工作,包括病状病征识别、发病时间掌握、发病规律探究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梨锈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确保梨树健康生长并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梨果品质。

0 阅读:0

吴江野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