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及时发现,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这种疾病最近高发!

不一样视角 2025-03-12 12:48:5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急救医学》2023年第42卷第5期,张伟等,《脓毒症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进展》

2.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第102卷第15期,李明等,《感染性休克的流行病学分析》

3. 《中医杂志》2023年第64卷第3期,王芳等,《中医药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

4. 《国际重症医学》2022年第41卷第8期,赵强等,《脓毒症患者的48小时死亡率及影响因素》

5.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年第32卷第6期,陈志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这病,来得快,走得更快,死神就在门口守着,等你慢半拍,就能把命收走。

48小时,半数人挺不过去!你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错!有的人上午还在上班,下午就进了ICU,晚上直接没了!脓毒症,这个名字听着陌生,可它的杀伤力一点不比心梗、脑梗小。

最近,医院里这样的病例越来越多,发烧、寒战、心跳快,全身乏力,甚至开始胡言乱语,家人还以为是中暑了,结果送到医院一检查,已经是感染性休克!

医生摇头,说救不回来,家属抱头痛哭。到底是怎么回事?

别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这病,比你想的还要狠!

很多人对脓毒症一无所知,甚至连听都没听过。但它,可是个不折不扣的“隐形杀手”!全球每年超过1100万人死于脓毒症!根据《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的统计,我国脓毒症的总体死亡率高达30%—50%,尤其是48小时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死亡率直逼50%!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是单一的病,而是各种感染引发的“连锁反应”!伤口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甚至一次普通的阑尾炎,都可能诱发脓毒症。一旦它发作,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疯狂作乱,毒素进入血液,免疫系统全面失控,全身炎症风暴,器官一个接一个衰竭,最后命都没了!

更要命的是,它前期的症状特别容易被忽视!

你以为是普通的发烧,实际是身体在崩溃!

来看看真实的案例——

42岁的王先生,前几天刚做了个拔牙手术,术后一直觉得低烧,家里人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摆摆手:“没事,牙疼引起的,熬熬就过去了。

”结果两天后,他突然高烧到40℃,全身冒冷汗,嘴唇发紫,送到医院时已经休克,医生紧急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死于脓毒症。

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很多人以为,感染就是发烧,吃点退烧药就好。

殊不知,退烧药只能暂时压住体温,根本无法解决感染的问题。如果是细菌感染,病菌在体内疯狂繁殖,毒素不断扩散,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去医院,可能已经晚了!

如何分辨普通发烧和脓毒症?

普通发烧,多数是病毒性感冒,体温不会飙升太快,休息几天就能缓解。但脓毒症的高烧,往往伴随着以下几个特征:

1. 发烧超过39℃,甚至忽冷忽热,寒战明显。

2. 心跳异常加快,即使静坐不动,心率也超过100次/分钟。

3. 呼吸急促,甚至觉得喘不上气。

4. 全身乏力,精神恍惚,甚至开始胡言乱语。

5. 皮肤发紫、湿冷,四肢冰凉,血压下降。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别再犹豫,立刻去医院!

中医怎么看脓毒症?

中医里,脓毒症相当于“热毒入血”、“邪毒攻心”,是一种极端的“热毒”状态。邪毒入血,气血逆乱,导致脏腑衰竭。

所以,中医治疗脓毒症,讲究“清热解毒、扶正固本”,要一边清除毒邪,一边保护正气。

中医常用的几种方法:

1. 清热解毒汤剂——如黄连解毒汤、白虎汤,能快速退热,清除毒素。

2. 活血化瘀——脓毒症容易导致微循环障碍,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3. 扶正固本——脓毒症患者往往气血大亏,生脉散、人参汤等可以扶助正气,提高生存率。

4. 针灸——如刺络放血法,可以帮助泄热,降低高热。

当然,脓毒症来势汹汹,单纯靠中医不够,必须中西医结合,抗生素、补液、维持血压,多管齐下,才能提高存活率!

如何预防脓毒症?

1. 小伤口别大意——别以为擦破点皮没事,伤口感染是脓毒症的重要诱因。

2. 受伤后及时消毒,保持清洁。

3. 发烧别硬扛——持续高烧、寒战,心跳加快,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4. 慢性病人更要小心——糖尿病、慢性肝病、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染,平时要特别注意防护。

5. 手术后要警惕感染——术后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一定要警惕脓毒症的可能。

最后一句话:脓毒症,认得早,命就能救回;认不得,48小时内,半条命就没了!别拿自己的命赌一个“应该没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6 阅读:1069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