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宣布,全球首个靶向GPC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自体CAR-T细胞疗法C-CAR031在治疗晚期鳞状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回输。
该研究由著名肿瘤专家陆舜教授主导,依托中外联合开发平台,将装甲型CAR-T技术与GMP生产体系结合,突破实体瘤免疫治疗瓶颈。C-CAR031搭载TGFβ信号阻断模块,具备双重靶向功能,旨在提升疗效并对抗免疫抑制。该疗法为PD-1耐药、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标志着我国在CAR-T治疗实体瘤领域的探索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医药新闻网)

因肺癌的治疗手段有限,现有药物疗效不足,导致其死亡率极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肺癌死亡病例超73万人,肺癌持续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科学网,2024)。“装甲型”CAR-T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为晚期肺癌患者点燃了新的希望,也为我国后续实体瘤CAR-T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精准治疗向更复杂癌种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