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舞蹈
众所周知,最近海底捞的“科目三”舞蹈挺火的。但是让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据媒体报道,杭州本地论坛19楼有网友发帖吐槽“科目三”舞蹈。大意是,与家人去海底捞吃饭,被此起彼伏的吵闹音乐和扭来扭去的土味舞蹈恶心到了。
一定程度上,“科目三”舞蹈的专用BGM《一笑江湖》确实是此起彼伏的,可是不是吵闹,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于“科目三”舞蹈,真要说土味其实也不完全对,因为土味不土味,关键看舞者跳得好不好。
实际上,之所以叫“科目三”,真还不是“开车上路”的龌龊偏解,而是“科目三”舞蹈是指一种舞蹈比赛中的专业科目,重在考察选手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当然放在海底捞的小姐姐身上,自然就是指节奏感和表现力。
至于融合舞技方面,除非海底捞的小姐姐受过专业训练,要不然多数都是混合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甚至街舞。如此之下,如果有人不懂舞蹈,就会把形体展示往擦边上靠。于是开始恶心、感到不适。不是搞“举报”,就是捅“网上”。
这样强调,并不是说让所有人都喜欢“科目三”舞蹈,而是作为家长可以不喜欢,甚至厌恶,但是别动辄就祭出“怕误导孩子”这个大旗,用道德杀威棒打向小姐姐。不夸张地讲,比起“科目三”舞蹈对孩子的“坏影响”,可能家长的擦边判断对孩子的影响更坏。
要知道,最近一些年来,总有些家长热衷道德杀威棒,尤其是把“怕误导孩子”这个大前提一放,就好像任何事情都得让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沉迷玩手机,本来是家长平时不管教、不引导造成的,但是有些家长就不找自己的问题,硬说没有手机的时代才好。
总之有些逻辑,看起来能讲通,但是真要仔细推敲,总觉得他(她)们不配拥有现代文明。因为他(她)们连个人喜好和是非好坏也是分不清楚的。换句话说,只要不喜欢的,就觉得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而别人喜不喜欢不重要。
最典型的说法就是:“这种事情为什么会火?”言外之意,自己觉得不会火,但是所面对的事物就是火了,于是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出现了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认知出现了问题。最关键是怀疑还不算完,有人非要捅破天,要个说法?
于是正式一点的搞“举报”,业余一点的捅“网上”。总之就是要借助更有话语权的能量,想办法让世界听自己的。平心而论,这本来很荒谬。但是因为“怕误导孩子”这个叙事很有力量,于是荒谬真还能形成既定的事实。
就比如“家长吐槽带娃去海底捞看到科目三很不适”这个话题,如果换成“女子吐槽去海底捞看到科目三很不适”或“男子吐槽去海底捞看到科目三很不适”,估计评论区的浓痰会把当事人淹死。可是我们细看“家长吐槽带娃去海底捞看到科目三很不适”这个话题下的评论,会发现支持当事人的言论也挺多的。
什么意思呢?虽然都是当事人觉得“科目三”舞蹈擦边了,但是话茬带不带孩子,确实是不一样的。即便孩子对于“科目三”舞蹈并没有表态。另外,要清楚一个事实,就算孩子在海底捞不看“科目三”舞蹈,也难免在短视频里刷到。
而且要论“擦边度”,短视频里的小姐姐可比海底捞的小姐姐会扭。毕竟短视频里的小姐姐是网红,海底捞的小姐姐是服务员。所以真要是想彻底回避“科目三”舞蹈,估计这位家长除了不能去海底捞吃饭,估计还得把手机换成老年机,最好是不能上网那种更保险。
可问题是,家长这么干,孩子听吗?所以还是那句话,理解不了世界的模样和变化,就多去学习,然后尝试地去理解。如果学习了还理解不了,那么就最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否则不是被世界所伤,就是伤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