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我刚一回到家,就看到婆婆脸上的笑容,像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一样。
我正纳闷,婆婆平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虽然踏实勤快,但话少,性子直,有什么话会直说,而脸上很难表露出来。
我就好奇地打听:“妈,有啥高兴事啊,说出来听听!”婆婆却收起了笑容,卖关子起来,“其实也没啥,晚上再跟你说”。
一转头,婆婆就钻到厨房做饭去了,剩下我一个人在客厅里发呆,心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
转念一想,看婆婆的样子,肯定不会是坏事,不是公公涨工资,就是老公发福利了,应该就是这些事,婆婆啊,一心为了这个家。

我是个远嫁的姑娘,用我自己的话说“是被老公稀里糊涂骗过来的”,其实,这是玩笑话,我是生了孩子后,跟着转业后的老公才回的老家。
回来后,我才知道婆婆连个普通话都不会说,连沟通都是个麻烦事,更别提那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了。婆婆没上过学,所以不认识字,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为此,我埋怨过几次老公,因为我们回来之前问过老公,老公说婆婆啥都会。
一次,婆婆做了一盘凉拌粉丝,倒了好多酱油,瞬间白亮亮的粉丝变成了黑乎乎的一块,我看到就没胃口了。
我直接质问婆婆,是不是放了老抽?婆婆说,放了酱油啊,我直接拿起厨房的一瓶酱油,跟她解释,那个是老抽,上色用的,凉拌菜最好放生抽。婆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结果,第二天婆婆去超市一趟,回来就跟我说,我买了昨天你说的,不就是这个么?我瞬间无语,也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婆婆买的是陈醋。我说,这是醋啊,生抽是一种酱油,你不认识字,不会问别人啊?
一句话怼得婆婆半天没吭声,我也觉得自己可能有点过分了,可是有些东西我解释几次,都解释不通就急了,说白了,我还是嫌弃婆婆没文化。
3婆婆比我妈还小了几岁,还不到六十,干活是一把好手。家里洗衣做饭,地里种菜浇水的,都不在话下。
在儿子两岁后,婆婆好几次地提醒我们两口子,可以要个二胎了。我开始还委婉拒绝,后来说的多了,就口不择言了。
婆婆跟我讲大道理,说老了还是闺女好,我就说谁知道二胎是不是闺女,婆婆趁机又说,她家亲戚认识会看胎儿男女的大夫,看得可准了。
我就特别反感,一个孩子都够自己折腾了,天天鸡飞狗跳的,我跟老公早就协商好了,不考虑二胎。当婆婆这么说的时候,我直接呛茬,生养一个孩子多花钱啊,我都老大不小了,就算生了出来,谁带啊?
婆婆面露喜色:“我带啊,我可以帮你们带到三岁。”我听了更咄咄逼人:“你不认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怎么带孩子?”这下婆婆才偃旗息鼓了,后来好长时间没提这茬。

等后来两人关系缓和的时候,婆婆又说,你看谁谁家的老二多好,俩人也能做个伴。我则直接回复,以后不要说这个问题了。
4有一天,儿子哭着来跟我告状,指着故事书的一幅图画说,“这个明明就是海,奶奶非说是黑!”我满脸黑线地表示无奈,耐心跟儿子讲,奶奶说的是方言,你可以教奶奶说话和认字呀,好不容易把儿子哄住了。
在家里,我们三口说普通话,公婆讲方言,公公还好,跟我们讲话的时候尽量说普通话,可是婆婆讲话,真是几十年的习惯,太难改了。
刚开始回来的那段时间,婆婆说的话,我甚至一句话都听不懂,婆媳二人只能打手势来沟通。现在,这种情况少了,但是还是诸多不便,让我有所怨言。
我问婆婆,电视上的字看不懂,怎么看电视呢?婆婆说,我能听懂。我又专门跟儿子说,奶奶不识字,要让着她点。

那天,老公的外公外婆来家里了,婆婆好生招待着。外公外婆都将近八十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就是有点耳背。很不可思议的是,外公外婆说的话,我还能听懂一大半。
吃饭的时候,我就跟外公说,您还会讲点普通话啊。外公一脸兴奋地回复,他年轻时候去过外省好多地方呢!没注意到,一旁吃饭的婆婆一脸菜色,阴晴不定。
等下午外公外婆走了后,婆婆就推心置腹地跟我讲了一大堆话。大意是,她命苦,外公重男轻女,对她不好。她没上过学,是因为从小就帮家里干活,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哪有机会去上学。
我听了却感觉一般,因为我也出身农村,我的爸妈,伯伯,姑姑,姨妈都上过学,听妈妈说,那时候上学不花啥钱。所以,婆婆的话,我并没往心里去。偶尔还是会嫌弃婆婆没文化,不识字。
5
过了些天,婆婆去看外公外婆,我说多给他们拿点东西吧,婆婆竟然回怼,“拿那么多干嘛,我们不用么?他们有钱买。”
我心里郁闷,给自己爸妈还舍不得。,我记得姥姥姥爷在世的时候,妈妈每次回去,都给他们买好多,还觉得少。果然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我只能这样想。
再一次见到外公,还是在自己家里,外公不知道有啥事,跟婆婆在卧室里嘀嘀咕咕的。等外公走了,婆婆跟我说,外公想让她帮自己去银行存钱,她一口回绝了,说自己又不识字,不会弄。这种事她才不参与,一点都不想管他们的事。
那天外公走的时候,婆婆确实语气不善,外公还回头看了婆婆一眼,叹了一口气。我也弄不懂这父女二人的矛盾,所以也不关心。
后来,我跟老公又说起婆婆的乌龙事,老公跟我说,他姨妈也没上过学,也不识字。婆婆家里姐弟三个,她是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据说只有那个舅舅上到了初中。
我突然想到,那次婆婆跟我说的话,难道外公真的重男轻女么?婆婆对外公外婆也不算坏,但总是有种亲密不起来的疏离感。

我就找了个机会,跟婆婆聊天。却从婆婆口中得知,她二十岁就出嫁了,那时候外公就不高兴,因为她不能在自己家里帮忙了,而且嫁的人也不是外公中意的。
原来,父女二人矛盾还不少呢?外公不让婆婆上学,这确实怪不了婆婆,估计她对自己父亲的怨恨,从那时候都已经埋下了吧!。
6婆婆脸上的笑容的确是来自于外公。那个清瘦的老头儿,跟自己的女儿较劲儿了一辈子,把两个女儿都当成了外人,只知道让她们干活,把儿子当成了宝贝,现在儿子却不怎么孝顺,才想起了女儿的好。
那天外公从家里回去后,没几天,就打电话让婆婆去家里,说有事跟她说。婆婆就去了,回来后钻到房间了好久,才出来。
我回来的时候,正好婆婆从房间里出来。婆婆是在屋里想事情了,外公让她过去,跟她谈了好久。这估计是这辈子父女俩单独在一起说话,最久的一次的了。
婆婆拉着我的手,说谢谢我,我迷茫的不知所措,原来,我老埋怨婆婆没文化,说多了,婆婆有点小郁闷。但又改变不了现状,她就把怒气迁移到了本就欠她外公身上。

在外公来让婆婆帮忙存钱的那次,婆婆一股脑地把心中的怨恨都说了出来,自己不上学,没文化,都是外公的错,从小不让自己上学,就让在家里干活,刚到结婚年龄就赶紧给她找婆家,后来婆婆没相中外公替她找的,就自作主张找了别家,外公就更不善待自己了。
外公那天走的时候脸色不好,听婆婆说,外公听完她的话,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走了,她也不后悔,反正句句属实。
我惊讶于婆婆的勇敢,那时候好像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吧,我爸妈也是相亲认识的, 不过相处了几年才结婚的。这点来看,外公还真算是那样的封建大家长了。
7外公这次专门喊婆婆回去谈话,就是一件事,道歉。不是要求婆婆给他道歉,而是他自己向婆婆道歉。
婆婆说自己当时差点哭了,几十年了啊, 外公啥时候在她面前低三下四过,只有在他儿子儿媳面前,才有过那种姿态。虽然这也是因为儿子不孝,外公才想起了对不起的女儿,但对婆婆来说,也是个极大的安慰了。
外公说对不起婆婆,早些年让她受苦了,家里拖累她,也没让她读书上学,也没给她找个富贵的人家之类的陈年旧事,反正说了好多让婆婆受用的话。
婆婆说,要不是你,我也听不到这个道歉啊!虽然已经这么多年了,可这也是我的心结,每次看到你外公就想起来,心里不舒服,这下好了,心里舒坦多了。

这个老人能跟自己女儿道歉,也算是活出点明白了吧!可是,这个真不能感谢我吧,我埋怨婆婆,是我的自私。我觉得婆婆没文化,很多东西不懂,跟她沟通麻烦,带儿子也不放心,都是我的私心。
其实,婆婆对我们很好,对这个家的付出特别多。我相信,她以前在娘家,也是这样的任劳任怨。如果说,外公欠她的对不起,是因为我让婆婆阴差阳错的而收到的,那我特别汗颜。
我也欠婆婆一句对不起,我跟婆婆真诚地说,妈,对不起,我不懂事,以前的话,您别放在心上!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没上过学没事,可以学其他的啊!给你买个智能机,我教你用微信,发抖音吧。
我看到婆婆的眼睛亮了,连忙点头“嗯”,此刻,窗台上一束百合悄然开放,散发的香气瞬间弥漫,就像岁月长河里转角遇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