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何许人也?是刘备三顾茅庐也要请来的高人、是能够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的智者、还是七次北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政治家。
但即使是这样的名人,毛主席给出一针见血的评语:“他犯了2个错误”,因此他不能统一三国。
错误一:识人不明,前功尽弃显然,毛主席十分了解诸葛亮,在少年时期,《三国演义》就成了毛主席最爱看的书。后来,主席来到北大图书馆,看了更多书,对诸葛亮的了解就更加深刻。
因此,毛主席才能透彻地指出——诸葛亮用人不行,识人不明。
世人皆知,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桥段,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诸葛亮的这样举动,相当程度上是“自作自受”。
早在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就嘱咐过诸葛亮:“马谡喜欢夸大其词,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做事,你不要重用他”。
然而,诸葛孔明是如何做的呢?他在第一次北伐时,没有采用军中久负盛名的宿将魏延等人为先锋,反而将马谡推上了先锋之位。
然而,马谡又是如何回报丞相?
马谡作为先锋,不占领城池,反而在险要的山上驻军,结果魏军将水源一断,马谡军最终溃散,丢失街亭,致使蜀汉退兵。
要知道,此时是蜀汉政权希望最大的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此次的用人不当,直接导致了此次北伐的失败,间接导致了统一计划的破产,损失不可谓不大。
这一个失误,直接断送了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毛主席难免不针对诸葛亮的这个缺点发表发表意见。
而且毛主席还真有这个能力去发表意见。
一个带领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伟人,一个统一中国,战胜美国和苏联的国家的缔造者。显然,仅凭这些成绩,毛主席也完全能够对中国绝大多数历史人物说上两句。
但毛主席认为,诸葛丞相的毛病,可不止这几个。
错误二:战略失误,选材不力说起诸葛亮的其他失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隆中对》反而成为毛主席批判诸葛亮的论据。
《隆中对》说,刘备集团要以荆襄为根据地,然后再图益州,并联合孙氏北拒曹操,最终达成再兴汉室的目的。
可是,在毛主席看来,这个战略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着极大缺陷。
荆襄地区,是孙氏三代图谋的好地方,刘备集团占据此地,那自然会和东吴集团有着利益冲突。
这两家本应该有着打击曹操的共同目标,结果反而因为荆襄之地,导致两家不同心,最终导致失败。
在毛主席看来,两家应该先共同发力,解决曹操,而不是在荆州的分配上产生矛盾。
针对中国问题,毛主席显然有着充分的话语权。
自1927年到1936年,共产党的目标从来都是反对国民党的剥削和统治。但在外敌——日本入侵时,毛主席抓住了共产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果断联合国民党抗日。
试想,毛主席要是在日本入侵时,仍抓着“阶级斗争”不放手,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日本占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被消灭,那此时就连国家独立都做不到,何谈“反帝反封建”呢?
因此,面对荆州地区的归属问题,在毛主席看来,这是孙刘联盟之间的内部矛盾,不能影响两国对魏国的战略。
可历史没有如果,真实的历史,就是东吴的吕蒙夺取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导致孙刘两家再无联盟可能,最终两家都慢性死亡,最后的命运只剩下被魏国集团吞并。
不仅如此,诸葛亮在选材上也差了其他两国一截,最终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北伐成功也只能是期望了。
批判诸葛,亦赞扬诸葛毛主席批判诸葛亮,那诸葛亮就不算一个有能力的人吗?从我们的认知上来讲,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甚至在毛主席本人看来,诸葛亮也是一个极为有能力的人。
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在仅仅几年之内,刘备集团就完成了联吴抗曹、占领荆州、谋求益州、夺取汉中的过程。要知道,刘备东奔西走几十年,只有得到诸葛亮后才算一方诸侯。
显然,毛主席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更是第一个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马克思主义者讲唯物辩证法,而毛主席更是十句不离“实事求是”,所以,毛主席看到了诸葛亮的功绩。
1930年,毛主席就在红军内部讲过诸葛亮使用激将法的例子。黄忠本来年老体弱,结果被诸葛亮用激将法一刺激,当即立下军令状:“如果不斩夏侯渊于马下,提头来见”!
毛主席用这个故事,让同志们深刻理解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宣传做好,红军的战斗力也能提升!
1955年,在讨论退伍军人安置问题上,毛主席就给王震将军出了个主意——屯田。毛主席说,这方法好,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这一套。
如此说来,如今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说不定也有诸葛亮的一番功劳。
显然,毛主席是一个能够科学思辨,理性分析的人。他当然知道,即使是诸葛亮这个在当时独一无二的智者,也无法跳出时代的局限。
而作为后世中国人中的佼佼者,毛主席当然也能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给出理性批判。
但毛主席可不仅仅是批判,他其实更在意批判过后的“学习”。在毛主席看来,对诸葛亮的批判,未必对现实有用,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却完全可能成为使人变得高明的营养。
这其实也暗合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道理。
在长征时,有些人批评毛主席“一本《三国》打天下”,意思是说他把国家大事当成小说,说他不堪大任。
但是,仔细想想,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怎么可能不堪大任呢?
而毛主席能将深刻的道理化为三国中的简单故事,不懂文化的红军战士和老百姓也能理解,这其中的功力,恐怕也是十分深刻的。
参考资料:《以谦虚之心学习历史》解放军报 2021-12-05
《毛泽东讲话时善于“古事新解”》人民网 2016-12-14
《毛泽东与 《三国演义》》求是网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