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瀚海盐碱地,不止长出了光伏,还种出了三米高的优质牧草!

余温北梦 2024-11-18 14:57:5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微观史纪

编辑|微观史纪

这年头,搞科研的,卷得厉害。CNS三大顶刊,影响因子高得吓人,多少人挤破头想发一篇。

可是,论文发了,奖也拿了,然后呢?束之高阁,积灰落尘?

曹晓风,这位植物表观遗传学的顶尖人物,在领域内享有盛名,但他行事风格却颇为独特,不走寻常路。

她把实验室里的高精尖技术,搬到了东北那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硬是让“八百里瀚海”长出了庄稼,结出了希望。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且听我细细道来。科技创新,这四个字,现在都快被说烂了。

但真正能把科技玩出花样,解决实际问题的,又有几个?曹晓风算一个。她专门研究植物基因的秘密,也就是植物基因的玩法。

她以前的研究主要在学术期刊上亮相,这对促进学科进步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这还不够,她想做点更接地气的,更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于是,她盯上了松嫩平原的盐碱地。这片土地的辽阔程度,可说是全球一大难题。

这边是土地肥沃,粮食大丰收,那头却是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时刻提醒着人们:科技的力量,还没有真正惠及这片土地。

东北的松嫩平原,主要是松花江和嫩江冲积形成的,这片地方大概有18万平方公里大。

这个地方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地,人们都叫它“北大仓”。

在松嫩平原的西部,有一片面积超过4500万亩的盐碱地,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八百里瀚海”。这片土地,简直就是植物的禁区。

土壤的酸碱度普遍很高,碱性特别强。

土壤板结严重,水分和空气很难渗透,植物根须很难呼吸和生长。放眼望去,除了零星的碱蓬和虎尾草,几乎看不到其他植物的踪影。

当地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在吉林省白城市,他们建起了15万亩的光伏发电区,试图利用这片荒芜之地。

光伏板下面的地,因为光照、温度、湿度变化,盐碱问题反而加剧了。这片土地的未来,似乎更加黯淡。

曹晓风,这位植物表观遗传学领域的专家,原本可以继续在实验室里钻研学术,发表论文。

但她偏偏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让科学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

曹晓风前些年到东北转了一圈,瞧见那片荒芜的盐碱地,心里不由得琢磨起来。

能不能在这片“死亡之地”上种出点东西?能不能让这片荒漠重现生机?这个念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从那时起,曹晓风开始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转型。这趟跨领域之旅挺不容易的,得趟过不少难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感觉就像是两码事。

基础研究主要关注理论上的探索,而应用研究则致力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很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最终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无法转化为实际应用。

但曹晓风没有退缩。她深知,科技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论文上,更要落地生根,造福百姓。

她决心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改变这片盐碱地的命运。

大海里找针,为盐碱地寻找解救之道。2021年,曹晓风带领团队,携手黑龙江省农科院,开始了一段寻找能耐盐碱的植物之旅。

各地搜集了八百多份植物种子,然后逐个挑选。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这些都是植物必须得扛得住的考验,比如不怕咸、不怕水淹、不怕土瘦。

想要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植物,简直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找针一样困难。团队成员走南闯北,吃尽苦头,不论风雨,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不少原本看好的品种,种起来却不太顺利。

有些植物刚种下去就枯死了,有些勉强存活,但也长势不佳,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求。连续的挫败,让团队里的大家心里挺沉重的,都有点怀疑这片盐碱地还能否翻盘。

就在大家几乎要泄气的时候,突然一个意外的发现又让大家重燃了希望之火。

田菁,这种南方沿海的豆科植物,居然在这片高盐碱地上大放异彩,表现出了超强的适应力。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田菁不仅耐盐碱,而且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更重要的是,作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系能够固氮,可以改良土壤肥力。这对提高盐碱地土壤状况有很大帮助。

田菁的出现,为松嫩平原盐碱地的治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但这仅仅是开始。

要让田菁真正成为盐碱地的“救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良和优化工作。发现田菁有潜力后,曹晓风他们没有停下来,继续探索她的潜力。

他们深知,要让田菁在这片极端环境下茁壮成长,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良。

他们从800多份田菁种质资源中,精心挑选出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和基因改良,不断提升田菁的耐盐碱能力、产量和营养价值。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培育出了一个名为“中科菁1号”的新品种。

“中科菁1号”可以说是田菁中的“佼佼者”。

它不仅继承了田菁耐盐碱、耐涝、耐贫瘠的优良特性,而且在产量和营养价值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吉林省长岭县的盐碱地上,种植的“中科菁1号”表现得很不错。经过实地测产,其平均株高达到2。82米,亩产鲜草平均2。03吨。

更重要的是,种植“中科菁1号”后,仅仅一年时间,示范田内的土壤pH值就从10。14下降到了9。57,下降了约0。5个单位。这表明,“中科菁1号”不仅能在这片盐碱地上生存,还能有效改良土壤酸碱度,为其他作物的种植创造条件。

除了改良土壤,“中科菁1号”还具有极高的饲用价值。这种植物的茎叶蛋白质含量很高,超过了30%,和著名的“牧草之王”苜蓿差不多。这片地方让牧草长得好,农民也因此有了更多赚钱的门道。

“中科菁1号”的成功,不仅是曹晓风团队多年努力的成果,也为松嫩平原盐碱地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它证明了科技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让“死亡之地”焕发生机。位于吉林白城的浙江九亩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看中了田菁的种植价值。

他们试种了不少庄稼,结果都失败了。今年,在曹晓风院士的建议下,他们决定试种田菁。

结果,他们成功了。尽管今年夏天雨水多,田地积水严重,连当地土生土长的“刷子头”(虎尾草)都被泡死了,但田菁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生长良好。

公司副总的于红卫说,今年种的240亩田菁效果相当不错。每亩投资500-600元,可以收获2吨鲜草或0。4吨干草,纯收入达到了500元左右。

从零收益到盈利,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田菁的成功,并非偶然。

这可是科研与实际应用完美对接的典型例子。曹晓风团队的努力,不仅改变了一片土地的命运,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曹晓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她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野里的丰收景象,为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的科研精神,就像把论文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给了众多科研人员巨大的鼓舞。

科技创新不能只是关在实验室里,还得深入田间,解决实际问题,让百姓真正受益。

曹晓风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科技创新,需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将科研成果实际用起来,科技才能真正帮到社会,推动我们向前发展。未来,期待更多像曹晓风这样的科学家,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期待更多的“中科菁1号”出现在祖国的田野上,让更多的盐碱地变成绿洲,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曹晓风的故事还在继续,盐碱地的改造也任重道远。

但我们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在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的乡村必将更加繁荣,更加美丽。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最终都要用数据说话。科技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曹晓风团队的探索,也仍在继续。他们深知,要彻底解决盐碱地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不停吸收新知识,不断试验新办法,持续攻克新难题。

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让更多的盐碱地变成良田,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松嫩平原的盐碱地,曾经是一片“死亡之地”。现在有了科技的帮忙,这个地方正逐渐重焕活力。

田菁的出现,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科技发明不能光在实验室里搞,还得真正下到农田里,解决实际问题。

它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让“死亡之地”变成“希望田野”。

曹晓风团队的故事,只是中国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全国各地,还有无数科研工作者,正在为解决农业难题、改善农民生活而努力奋斗。

他们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正在绘就中国乡村美好的发展画卷。展望未来,依托科技进步,咱们乡村肯定能变得更加兴旺,更美。

最后,让我们向曹晓风院士,以及所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的价值和意义;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中国的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的事迹值得我们去记忆;他们的品质,值得我们效仿。

曹晓风院士的成果不止于此。从数据上看,田菁在产量、营养成分和土壤改良方面成绩斐然,这是盐碱地利用的重大突破。而且,团队的探索还在继续,他们积极寻找更多耐盐碱植物,研究套种模式,探索将生物改良与物理、化学改良相结合的盐碱地治理方案,致力于构建多样化植物群落,提升盐碱地生态和经济效益。

曹晓风院士的故事是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活力,其科研精神激励着更多科研人员。这一成功案例表明科技创新需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只有深入田间解决实际问题,科技才能真正造福社会。在中国,还有无数像曹晓风院士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在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努力,他们的事迹值得铭记和学习。同时,改善盐碱地需要政府、科研、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守护土地,为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网友评论

“农业科技爱好者小王”:曹晓风院士太了不起了!她的研究真的是给盐碱地带来了生机。这种把科研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科研成果,让我国的农业发展越来越好。

“乡村发展关注者小李”: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盐碱地一直是个难题,曹院士的团队通过科技创新找到了破解之道,而且还在不断探索,这种精神值得称赞。这不仅改变了土地的命运,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科研人员小张”:曹晓风院士的研究给我们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像她一样,让科研成果真正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普通网友小赵”:这个故事真的很感人,原来科技可以这么神奇地改变土地。希望政府和社会能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科研工作,让更多的盐碱地都能变成绿洲,让乡村变得更美丽。

6 阅读:259

余温北梦

简介:情感知识要多了解!解析各种疑难杂症,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