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复旦大学法学院一男毕业生扇老师耳光事件引起舆论哗然,一位大学毕业生,而且还是985大学的毕业生,公然在毕业典礼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扇老师耳光,这是学生道德的败坏,还是大学教育的悲哀,纵观舆论指向,多数都是在谴责这位男生,为何“知法”犯“法”?

我们从事件发生后各类新闻报道中,可以梳理出这位打人男生应该还是很优秀的,因为该男生通过“申请考核制”方式报考北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目前还处于思想品德考核期。
如果学习能力不足,他应该没有资格报考北大的硕士,而且还进入了思想品德考核期,这间接说明他在学习上应该还是很好的。

另外,我们注意到,他从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主修的必然是法律类专业,但却报考北大医学部硕士,从法学到医学的跨度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即便是医学伦理与法律学还是需要对医学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
我们在关注学生打老师就是不对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的是:他为何要打老师?而且还是当着众人的面打老师?自己是学法律的,他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那他又为何冒着断送自己大好前程的风险去打老师呢?除非他精神上有问题,否则一个正常的、“学法”之人去犯“法”,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或者不可言说的隐情呢?是老师的某些做法和行为将学生逼得没有退路,还是学生性格偏激、睚眦必报?这是需要我们更加关注的。

截至到目前,这位男生打老师的原因尚未公布,对于该生的处理意见也未公布。
但不管如何,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置还是需要慎重,必须要做到公开和公平,一切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给社会、学校和家长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