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关税战之际:家贫思贤妻,国难思忠良

義聊综合 2025-04-08 15:12:40

特朗普二次上台后,有识之士就担忧:天下从此多事;中美之间关系更加脆弱。

引子:外患不如内患可怕

确实,特朗普任性妄为,不拘规则,不受束缚,不按常理,让人头疼。

但是,天下大患,从来不在外边,而在内部。《康熙王朝》里陈道明说“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在这乾清宫,在朕的”骨肉皇子和亲信大臣之中”。

一、内患一类

举国公认,内忧大于外患,外患不好除,但内患一定要除,这符合国人的常规认知。

但今天,拙文要探讨的,是内患究竟是什么?是怎么回事?

一是我们常规理解的内患,是如汪精卫之类的卖国贼:他们窃据高位,对敌投降,出卖国家权益;损害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来服务自己的个人利益。

这种汉奸,最本质的特征,应该是掌权:在本国政权中掌权受益,在侵略者机构中同样掌权受益;左右逢源。汪精卫陈公博等人,都是这样。

此外还有替洋人跑腿打杂的,如《大宅门》里的白颖宇在八国联军时带洋兵查中国人、王喜光强迫国人卖药组织维持会等。

二、大内患二类

更严重的一种隐葬的内患,暨盲目排外式的“锄奸”行为。

在义和团运动时,有著名的“庚子五忠”:徐用仪、许景澄、袁昶、立山、联元等人,出于理性考虑,主张和谈,这是作为大臣、谋士的职责。他们基于中外实力对比,从减少损失的角度、从减轻祸患的角度,反对盲目开战,主张理性谈判,应当肯定其积极意义。

庚子五忠,得到了从当时到后世的价值认可,在危急时刻,理性的重要性,是应该肯定的;五忠是出于公心,而不是私利;他们不是卖身求荣,应该指出来。

三、内患三类

盲目除奸的更深层次内患,还在于过度民粹带来的秩序失控和对老百姓的民生伤害。

徐桐,清末著名顽固派,他极端仇视洋人,曾做诗贴在门口:望洋兴叹,与鬼为邻。表达对西方事物的极端反对和仇视。

然而,这样一位朝廷大员、仇外领袖,在义和团运动中,也遭遇了抄家:《义和团》条目中,《徐桐》条目中,都记载了顽固派首辅徐桐被抄家被批斗的情况。

大权在握的人如此,普通老百姓就更是在劫难逃了:如据当时目击者记载:“乡民适趋市集,七十余人悉絷以来;伪饰优伶冠服儿童戏物,指为白莲教;下刑部一夕,未讯供,骈斩西市。有妇人宁家,亦陷其中,杂诛之,儿犹在抱也”……端郡王载漪的好友副都统神机营翼长庆恒一家大小十三口因被寻仇于七月初被全部杀害。而义和团民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

四、小结

中外关税纠纷,毕竟是经济争端,不是武装侵略或大屠杀。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方面,我们要警惕潜在的出卖国家权益以权谋私者,但更要注意防止盲目地“抓内奸”行为:比如仇视出主意的智囊行为,反理性行为;比如针对普通人的乱扣帽子乱批行为。

须知,如果徐桐们都保不住自己,那么普通人的风险就更大了。而这普通人,恰恰是当下的十四亿人。

0 阅读:0

義聊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