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越抗法43法国再求紧急军援,美国:援助物资,但不出兵

大肥肥文史说 2024-08-24 18:04:36

作者:钱江

法国再求紧急军援

胡志明的安详和纳瓦尔

旱季的阳光照在越南北部丛林,丛林的阔大枝叶将酷热留在了树顶。树林深处,胡志明一身布衣,怡然自得。他的《答瑞典〈新闻快报〉记者问》发表后在国际上反响甚好,为越南争得了外交主动;奠边府战报传来,更让胡志明喜上眉梢。再过几天,他又要去北京,和中国领导人讨论日内瓦会议问题,判断奠边府战役的结局对整个印度支那局势产生的影响。从1950年起,几乎每到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胡志明总要到北京去。这回也不例外。

出发之前,胡志明安排了与著名澳大利亚记者威·贝却敌的会见。贝却敌留下了颇为生动的记录:

在北越丛林深处一间用树叶盖成的草屋里,一张竹做的桌子上放着一顶遮阳帽。这是1954年3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一架飞机的嗡嗡声在头上某处响着,它没有机会看见这个由十多间竹子和树叶盖成的草屋所组成的小村。村中树木已被清除了不少,但那些光滑而巨大的坚木树及其他丛林中的树木,支撑着一层厚厚的由宽叶藤交织成的帐篷,成为掩护这一林中小村的天然伪装网。一架直升机即便在这层绿色帐篷上空几米之处盘旋一个小时也不会发现帐篷下面的东西。但在以后很多星期中萦回在我的脑际的倒不是那座森林,而是那顶遮阳帽的样子。

我在北京只耽搁了一两天,把我用在冰天雪地的板门店的衣服换成了适应北越热带丛林间的衣服,便直接来到这一林中小村了。朝鲜光秃秃的山头和无树的公路同越南茂密而郁郁苍苍的丛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对照呵!……

在我来到北越的时候,无线电广播中充满了关于一个名叫奠边府的地方的消息。根据西方的广播报道,法国人曾经在那个地方建立一个巨大的基地,而且曾经展开攻势,想对越南的整个西北部来一次“肃清越盟”的攻势,并在西自奠边府东至红河三角洲的强大钳形攻势中把后者包围起来。这样,那顶遮阳帽就插进我们的故事里来了。因为它是胡志明主席的帽子,而站在它旁边的就是主席本人。

……我们问胡主席,电台上为什么在吵嚷着奠边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就是奠边府。”他边说边把他的遮阳帽翻过来放在桌上。

“这些都是山头。”他用筋瘦而坚强的手指沿着帽檐指着说,“也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

说到这里他的拳头伸向帽子里面。“下面是奠边府山谷,那里是法国人。他们出不来。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但他们出不来。”他重复地说。这就是一场在遮阳帽里面的奠边府战役。

胡志明会见贝却敌时,真可谓信心百倍,气吞万里如虎。如果贝却敌此时到西贡去见见纳瓦尔,他也许会发现,纳瓦尔没有胡志明的安详,从3月13日起,烦恼一直纠缠着他。

兴兰高地和独立高地一失,纳瓦尔沉不住气了,接连不断地致电总参谋长埃利,请求兵力和物资增援。

在巴黎,法国总理拉尼埃也慌了神,督促埃利快去向美国求援。埃利于3月20日飞抵华盛顿。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雷德福腰杆挺得笔直,在机场迎接埃利。作为几年来印度支那局势演变的重要见证者,雷德福有满肚子的话要说。这位雷德福将军眼下是美国关于印度支那事务的重要决策人之一,言行举止,引人注目。

印支战场的美国影子

亚瑟·雷德福,1896年2月16日生于芝加哥,1916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从此在海军多个部门中供职。1920年,他开始学习海上飞行,成为美国第一代海军航空兵,是美国最早熟悉航空母舰的军官之一。

二战开始,他负责为海军训练飞行人员。1943年底,他出任太平洋舰队空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太平洋战区对日军的多次重大战役。大战结束后,他升任大西洋舰队司令。1949年,雷德福成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四星将军。

从20世纪50年代起,雷德福深深地介入了亚洲事务。1951年12月,雷德福应塔西尼之邀到了西贡。这时塔西尼癌症恶化返回巴黎,塔西尼的参谋长科尼接待雷德福,介绍了越南战局。

塔西尼之后,雷德福和沙朗保持密切的联系。1953年初,雷德福又去过一次西贡,想知道为什么美援越多,法军战况却越来越没有起色。那时,雷德福还不觉得印度支那局势有多么严重,不过他指出,越军主力进入老挝使法军的兵力更加分散,更加依赖于远距离的空中补给,是一个危险苗头。当时雷德福认为,沙朗缺乏进攻精神,法国应该换上一名统帅才好。

雷德福是个有心计的将领,迎接埃利之前再一次回顾了两个重要的数字:自1950年6月至1952年12月31日,美国对印度支那的军援总额为3.34亿美元,而1953年的军援总额即达到了7.75亿美元。1954年将达到多少还是一个未定之数。

飞机自天而降,埃利强打笑脸走出机舱,和雷德福紧紧握手。埃利和雷德福很熟悉,他在升任法军总参谋长之前,曾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美国代表,同华盛顿的高级军官接触甚多。

1954年3月22日上午10时30分,华盛顿飘起了小雪,春意顿消。雷德福陪同埃利前往白宫面见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当着埃利的面指示在座的雷德福,尽一切努力满足法方的军事后勤要求。随即,雷德福和埃利赶往五角大楼进行工作会谈。

埃利提出了一个长长的求援单子。在清单上位于前列的居然是降落伞。埃利说,降落伞的需求刻不容缓,仅在奠边府,每天的需要量就是100多个。此外,法国需要美国紧急提供75架飞机,其中包括24架B-26轰炸机、14架C-47运输机。

埃利向雷德福提出的其他请求主要是:

1.美军可否帮助法国从北非空运两个伞兵营到越南北部?

2.美军可否将若干舰载飞机移交法国远征军使用?

3.美军可否立即向印度支那法军交付14架C-47运输机,使北越战区能够保证对奠边府空中补给。

4.美军可否立即向法方移交6架新式的C-119运输机?

拿着这样一个清单,埃利在介绍奠边府情况的时候很不自然。他告诉雷德福,从现在看,“奠边府只有50%的希望了”。

雷德福抓住机会,建议法军应该派出地面部队去解救奠边府。

埃利避而不答,实际上心里明白,法军在印度支那已被牢牢钉死,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调兵去救奠边府,可能招致更加严重的战场失败。他婉转地对雷德福说,即便退一步说,奠边府全军覆没的话,其总人数不过占法国印度支那远征军总数的5%,还不至于撼动大局,而且越军的损失会更严重。

话一出口,埃利又觉得心里不踏实,他向雷德福承认,如果失去奠边府,对印度支那局势的打击将是巨大的,对士气影响尤大,特别是对即将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如果奠边府一丢,法国就很难在日内瓦有所作为了。

雷德福对埃利说,对这张清单上的东西,除了新型运输机,大部分都可能得到满足。不过他又说,光靠这张清单还不能换回战场优势。如果法军空军力量不足,不妨请埃利考虑,效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飞虎队”的先例,组建一个空中志愿军团,改善法军的空军力量。也就是说雷德福倾向于让美国直接投入印支战场上的战斗,不再像过去那样仅限于做后勤支持。

埃利答应回去“考虑”这个建议,但是他认为这样做远水不解近渴,奠边府的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23日,雷德福陪同埃利来到国务院会见杜勒斯。

埃利知道杜勒斯是个鹰派人物,所以求援之情溢于言表。他特别提到,如果在奠边府战役进行过程中,中国空军投入作战,美国空军可否出援?

杜勒斯回答,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大了,需要与国会商量,光靠总统不能单独作出决定。但是,杜勒斯给了埃利一个暗示,如果需要美国的进一步支援,最好由政府而不是军方出面提出要求。

法军总参谋长和五角大楼的会谈是非常紧张的。埃利本来安排25日返回巴黎,雷德福告诉他,25日上午美国总统将召开国家安全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局势。

埃利察觉到雷德福将尽心为援助法国做些什么,为此延迟一天回国等候佳音。

25日上午,艾森豪威尔召开了会议。杜勒斯作介绍性发言说,现在距离日内瓦会议还有一个月,美国无论如何也得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如果法国在奠边府战斗不利该怎么办?

艾森豪威尔(左)与杜勒斯(右)

每当面临重大决策,艾森豪威尔必然深思熟虑。

法军空降奠边府的消息刚传入白宫,艾森豪威尔马上表示对法军统帅决定的费解,心里有一种不太妙的感觉。他要求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向法国表示“对这个行动的关切”。

1954年1月,情报表明,奠边府法军已被越军团团包围。艾森豪威尔与杜勒斯、雷德福讨论情况时得出结论:“奠边府的地理位置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军事意义。但是,失去这支精锐的守军所造成的深远的心理影响,对法国可能是严重的。”

这时,杜勒斯和雷德福都向艾森豪威尔提出,是否由美国进行武装干涉?艾森豪威尔的明确意见是,最可能,而且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向印度支那法军提供物资援助。如果靠物资援助还不行,那就需要采用“朝鲜模式”,就是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进行军事干涉。但如果要这样做,由于国际环境发生的变化,由于苏联在联合国工作经验的增加,困难要比卷入朝鲜战争时大多了。

美国:援助物资,但不出兵

艾森豪威尔确实考虑过美国武装干涉印度支那的问题。然而,正是他当上总统以后结束了朝鲜战争,卸下了一副重担,他实在不想这么快再把大规模战争的担子挑起来。艾森豪威尔为自己规定了卷入印度支那战争的“三原则”:

“第一,要求一种以国际法为依据的合法外衣;

第二,世界舆论的有利气氛;

第三,国会同意采取行动。”

艾森豪威尔对第一条“原则”的解释是:“除非有法国政府的紧急请求,否则美国方面的任何介入都是不可能的。”

现在埃利来了,并没有带来法国政府的正式请求,使艾森豪威尔看出了其中的微妙之处。艾森豪威尔的顾问中也有人指出,法国政府“已经到了这么一个地步,即他们宁可放弃印度支那或者作为一个军事失败的结果而丢失它,也不愿意通过国际干涉来加以挽救”。

艾森豪威尔决定:对埃利,主要是满足他的物资请求;对军事干涉问题,还需谨慎从事,要探讨盟国,特别是与英国合作的可能性;还有一点,要看国会能否予以支持。

在最后一天的谈判中,雷德福和埃利达成协议,美国增加援助,向法国提供60架B-29轰炸机,转由法国飞行员驾驶,去轰炸奠边府越军阵地。这下子,埃利算得上收获不小了。

1954年3月27日,埃利回到巴黎。总理拉尼埃于29日召开“特别”联席会议,听取埃利汇报。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要不要由政府出面,要求美国军队卷入印度支那战争?此外,与会者还讨论了如果奠边府守军不能突围怎么办?如果中国空军进入越南北部上空作战怎么办?如果大规模战争一开,日内瓦会议还开不开?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

美、法关系在二战之后十分微妙。法方对自己的政府在二战中沦为盟军中的二等伙计,在政治上饱受冷眼、在军事上处处受美国制约总是耿耿于怀。战后在对美关系上,只要有可能,法国总要顽强地表现出“独立”精神和大国气概。所以,法国要求美国提供军援说得上毫无顾虑,一旦美国提出要直接介入印度支那战争,接手军事指挥,法国总是警惕性十足,从不让步。现在,危难临头,这种“独立”倾向只好收敛了。

特别会议决定,立即派遣埃利的助手布罗翁上校前往越南,听取纳瓦尔对美国军事援助的意见。布罗翁刚随埃利去了华盛顿,对于法美交涉的内情十分清楚,他的介绍会有助于纳瓦尔对国际背景的掌握。布罗翁马上出发,于4月1日到达西贡,然后转乘飞机前往河内,向正在那里的纳瓦尔介绍巴黎的新信息。

在大西洋对岸,美国政府中的决策者在对印度支那问题“吹风”了。

3月29日,杜勒斯在纽约海外俱乐部就美国的印度支那政策发表重要演说,他发出暗示:美国可能对印度支那进行军事干涉。他神态严肃地说:

艾森豪威尔总统于上周三(3月24日)在谈到印度支那形势的时候指出,该地区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

对法国远征军和印度支那国家正在进行的卓绝斗争,美国政府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同情。国会已经授权政府向那里的政府和人民提供物资援助。我们还要通过外交努力,阻扼共产党中国在那一地区的公开的侵略势头。

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3年4月26日的讲话中已经阐明,如果在其他地区发生侵略,朝鲜战争将被视为一场骗局。在去年9月我也说过,如果红色中国将军队派进越南,就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将不局限于印度支那。

下阶段的焦点

这时,奠边府战役的新一轮恶战又临近了。

奠边府东南大约十公里处,重峦叠嶂,有一飞瀑喷涌而下,水声激越。离瀑布不远,就是武元甲的前线指挥部。韦国清率军事顾问团人员住在相距数百米的山坡上。3月,越西北天气转热,为了纳凉,武元甲经常在瀑布边举行会议,商讨决策。

第一阶段作战结束以后,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还有刚刚赶到的新华社越南分社社长杜展潮研究了下一步作战预案,然后与越方磋商。

鉴于战役第一阶段比预计顺利,第二阶段作战计划的指导思想是趁热打铁,将奠边府东面的五个山头作为主要作战方向,以第312师、第316师两个师进攻。这五个山头是奠边府的东部屏障,如果站到了这个屏障上,距离德卡斯特里的核心指挥部就不过千米之遥,用步枪就可以打着了。第308师担负夺取奠边府机场的任务,该师将首先攻取机场西北端的几个小山包,然后完全控制机场,进而直接威胁法军芒清中心防区;第304师继续分割和包围法军航站南部防区,切断法军的南逃退路。

如果战斗发展顺利,就能赶在雨季到来前一举歼灭奠边府法军。

当此之时,中国军事顾问们心情甚佳。第一阶段作战之前,越军对中国顾问提出的堑壕战法还多少有些犹豫,觉得费力耗时太巨,得不偿失。对越方的犹豫,从朝鲜战场下来的茹夫一和徐成功最感到惋惜,因而劝说最多。对此,董仁倒另有一番见地,他主张茹夫一和徐成功不必着急,堑壕战在攻坚战中的奥妙一战就见分晓,他说:“等一仗打过,越方自己就会把堑壕战的问题解决好。”

果然,奠边府北部两个高地的战斗为堑壕攻坚战铺平了道路,越军各师师长不需中国顾问再提醒,纷纷把挖堑壕当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挖不挖堑壕的问题上,越中双方将军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中国顾问遂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下一阶段的攻坚战斗上。

由警卫护卫,梅嘉生来到靠近前沿的地方观察。在他的望远镜里,奠边府盆地东边高高低低、曲折回旋的山头,确实像屏障一样把他和法军司令德卡斯特里分隔开了。摧毁这道屏障,越军就会很快冲过楠云河,捉拿德卡斯特里。

其实,这五个山头后面还有几个小山头,然后才是弯弯曲曲的楠云河,河西边就是德卡斯特里指挥部了。法军指挥官把这群至关重要的山头划成两个防区:多米尼克和艾兰,简称D区和E区。最初,两个防区分别由一个阿尔及利亚营和一个摩洛哥营守卫。

由于兴兰高地失守,多米尼克防区已经完全暴露在越军眼前。它的突出部位D1和D2是两个海拔高程分别为530米和560米的山头,与奠边府盆地的相对高度还不到100米高,坡度甚缓,便于仰攻。41号公路从这两个山头中间穿过,朝向奠边府盆地。在这个防区内一共有六个山包,都有法军驻守。

多米尼克的南边是艾兰防区,也就是E区。这个防区的北端与41号公路相连接,是公路进入奠边府平原的最后一道关口。艾兰防区内主要有五个山头,重要的是这些山头普遍比多米尼克那边要高上数十米甚至更高,机枪火力可以控制多米尼克。只要艾兰高地不失,越军即使占领了多米尼克也站不稳。

越法双方都明白,下一阶段战斗的焦点将是奠边府东部的这些山头。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