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就好,23块钱买4斤过期零食!这哪是消费降级,这是消费坠崖

张先生说知识 2024-11-26 16:53:07

消费的变化悄然发生,曾几何时,双十一热闹非凡,如今却各种满减叠加,复杂到令人头大。

超市里,有人为临期食品犹犹豫豫;有人坚守健康底线只挑 “无添加”。

23 块钱买 4 斤过期零食,一句 “甜的就好” 令人心酸,烧烤店订单消失,小吃摊冷冷清清,从消费降级到 “消费坠崖”,这究竟是怎么了?

过期零食的新赛道

你或许听过临期零食,但你听过过期零食吗?

点开页面,只见商品明确标注着 “过期食品”,仅需 23 元竟能买到足足 4 斤零食。

“过期食品” 这几个字被特意标红强调,商家仿佛生怕消费者会误把它当作正常商品,甚至在描述中再三声明:“主要适合喂宠物。”

可能有人以为这不过是一种搞笑的营销策略,或是吸引流量的噱头罢了。

但当你评论区,那一条条真实的反馈却让她心头一震。

一位买家留言道:“这零食虽过期,但还能吃,味道也还行,23 块能买到这么多真划算。”

另一位用户则小心翼翼地评价:“虽然有些失落,但便宜,凑合吃吧。”

评论中还出现了一些格外刺痛人心的故事。有个年轻女孩提到,她每月工资仅有 2000 多元,还被拖欠了两个月。

发工资后,她想给自己买点零食 “放松一下”,但终究没舍得买正价商品,只敢花几十块钱在这里下单。

更有一条评论直白地写道:“反正吃了不会死,就行了。” 这字字句句,皆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写照。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商家并非无意为之,而是有意迎合这类需求。

为规避食品法律,他们特意标明商品为 “宠物食品”,并在包装上大做文章,试图减轻消费者的心理负担。

但无论如何包装,“过期食品” 的标签始终难以掩盖其背后的社会现实 —— 这不仅仅是一种商品选择,更是一种消费被极度压缩的形态。

这类商品不仅出现在电商平台,甚至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广泛传播。

临期食品原本是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所热衷的选择,但过期食品的出现却让这种趋势发生了诡异的转变,进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领域。

销售数据足以说明一切:一些直播间中,这种 “过期零食” 的销量惊人。

一些主播还热情地教消费者 “如何精挑细选最划算的过期零食”。

商品火爆的背后,是人们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这种妥协源于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倘若月薪仅够支付房租、水电,倘若存款余额连一次普通的聚餐都负担不起,那么面对仅需几十块钱的 “甜头”,人们还能奢求什么呢?

那几颗廉价的糖果,或许无法拯救一个疲惫的灵魂,但却能在短暂的几分钟里,让生活稍稍增添些许甜蜜。

这种甜蜜是极其脆弱的,食用过期食品或许不会立刻产生危害,但潜在的健康风险犹如一颗埋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商品的热销本身,就是社会兜底机制缺失的直接反映,当普通人连基本的健康食品都无法负担时,整个消费市场的 “底线” 已然被彻底击穿。

消费盛宴不再

每年的 “双十一”,曾是电商平台的欢腾时刻,也是消费者一年中最为期待的购物狂欢日。

这个曾被誉为 “全民购物节” 的盛事,如今却渐渐黯淡了昔日的光彩往。

犹记得 “双十一” 刚兴起时,手指在鼠标上飞快点击,只为抢到那一款限量的低价商品。

购物车早早便被塞得满满当当,从护肤品到家电,从服饰到零食,消费者们拼的就是那一刻的手速与效率。

次日,社交媒体上满是各种 “战报”:谁抢到了五折的智能电视,谁以超低价买到了能用一年的卫生纸,商家也乐此不疲地展示着当日销售额的惊人增长。

可如今,“双十一” 的战场,已然演变成了一场充斥着 “智商税” 的复杂博弈。

人们不再为抢到便宜货而兴奋不已,反倒是对活动规则的复杂繁琐,以及优惠力度的缩水吐槽不断。

满减券、跨店满减、积分兑换、提前定金、尾款加购等五花八门的优惠机制,让消费者愈发摸不着头脑。

有网友形象地调侃:“我这哪是在买东西,分明是在参加奥数竞赛。”

尤其令人反感的是 “预售制”。

原本,预售是为了缓解物流压力、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创新举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渐渐发现,预售背后暗藏着诸多陷阱:

定金一旦支付,若尾款不能按时支付,钱就打了水漂;商品到手后竟发现价格比预售时还低,可因规则复杂,维权之路艰难;

甚至还有平台默认自动加购,让人稀里糊涂地多花冤枉钱。

费者感觉自己仿佛不是在享受购物优惠,而是被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

复杂的优惠机制不仅让消费者感到疲惫,也使得原本以低价取胜的 “双十一” 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不少人开始怀疑,这些所谓的 “优惠” 究竟是真的便宜,还是商家玩弄价格数字的小把戏?

随着规则愈发复杂,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也一次次被打破。

“全年最低价” 不再是 “双十一” 的专属标签。

相较于熬夜抢购、费力计算复杂的满减公式,人们开始更倾向于日常直播间里的秒杀,或者特价商品的直降优惠。

“双十一” 的提前预热也让节日的紧张感逐渐消散。

现在,“双十一” 的活动早在十月中旬就悄然启动,甚至有些平台将活动延长至整整一个月。

如此长的时间跨度,虽让商家有了更充足的准备,但也让消费者彻底失去了兴奋感。

“每天都是‘双十一’”,听起来美好,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

过长的促销周期让消费者的期待值被稀释,平台的优惠力度也在长时间的消耗中大打折扣。

最终,原本一触即发的购物狂潮,变成了众人心中的疲惫。

消费的两极分化

消费行为的两极分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端是 “能省则省,不挑标准”;另一端则是 “宁缺毋滥,追求极致”。

那些 “不讲究” 的消费者,无奈地将生活质量的追求降至最低。

在拼多多的页面上,一款特价的临期食品,包装简陋却标着 “优惠四斤” 的大字,下方评论区里有人自嘲 “为了省钱而学习生活智慧”,有人直言 “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这种现象背后,是消费者面对经济压力,不得不将购物标准降至 “价格能否再低一点”。

如今,廉价衣服销量逆势上涨,二手家电成为热门商品,临期食品更是备受青睐。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太讲究” 的消费者,他们的购物态度极为苛刻,只选 “最高标准”。

配料表成为他们购物的重要参考,“零添加”“无防腐剂” 等字样是选购的必要条件。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博主讲解如何挑选 “最健康” 的牛奶,引发众多人点赞。

他们秉持 “宁愿吃得少,也要吃得精” 的理念。

一位朋友的母亲甚至发明了 “健康代餐法”,购买大量 “零卡路里” 的调料和全麦食品,只为让全家 “吃得放心”。

看似对立的 “不讲究” 和 “太讲究”,实则源于同一种社会环境 —— 安全感的缺失。

“不讲究” 的人深知自己无力追求更好的商品,生活的现实让他们只关注 “能否活下去”,哪怕明知过期食品有隐患,也只求片刻的慰藉。

“太讲究” 的人则意识到经济下行使个人抗风险能力变弱,他们无法承受生病带来的经济打击,只能用 “苛刻” 来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深入探究这些消费现象的背后,会发现它们都带有一种共同的底色 —— 焦虑。

“不讲究” 的人害怕 “活不下去”,“太讲究” 的人担心 “活不好”。

当过期零食成为市场爆款,当 “健康标准” 被无限拔高却不见真正改善,消费行为已不再单纯是 “选择”,而是个人与社会的博弈。

这种博弈的核心,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自己争取一份生存空间。

消费的两极分化,并非高低贵贱的对立,当人们不再为基本生活必需品发愁,当健康消费不再是苛刻的自我保护,消费的两极分化或许才能真正消失。

那时,“不讲究” 的人能 “吃得安心”,“讲究” 的人也能 “活得放松”,这才是理想的消费状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