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爱吃凉历史 2025-03-26 04:19:40

1979年的“奇葩”诉讼:美国投资者翻出清朝老账

1979年,一群美国投资者翻出了一堆泛黄的清朝时期湖广铁路债券,兴冲冲地跑到了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地方法院,直接把中国告上了法庭。这些债券是1911年清政府向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四国银行团借钱时发行的,专门用来筹资修建湖广铁路,也就是从湖北到湖南那一带的铁路线。

当时借款总额是650万英镑,按那时候的汇率算,差不多是3000多万美元。这帮投资者手里攥着这些老债券,底气十足地站出来嚷嚷,说这是一笔正儿八经的商业债务,压根不是什么政治借款。

他们还翻出了历史账本,指出民国时期这笔债的利息可是老老实实付过好几年的,比如1911年到1930年代初,利息支付记录清清楚楚。所以他们觉得,新中国既然继承了老中国的地盘和身份,就得接着把这笔账给结了,连本带利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湖广铁路债券的发行距今都快70年了,清朝早就没了,民国也成了历史,新中国1949年成立后压根没认过这笔账。结果这群投资者愣是觉得有理有据,非要让中国掏钱。更离谱的是,他们挑了个亚拉巴马州的地方法院来打这场官司。一个美国南方小地方的法院,管辖权最多也就覆盖几个县,居然敢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号施令,传票直接寄到了中国政府那儿,要求中国出庭应诉,谁也没见过这么奇葩的操作。

到了1982年,亚拉巴马州的地方法院经过审理,竟然一本正经地出了判决,认定中国得赔这帮投资者4131万美元。他们根据债券本金、加上几十年累积的利息,再按通胀调整一番算出来的。

当时的法庭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说中国作为“继承国家”,有义务履行前政权留下的债务。判决还威胁说如果中国不掏钱,就要动手扣押中国在美国境内的资产,比如银行账户、房产或者其他能查到的东西。

一个地方小法院,凭什么管得了跨越百年的国际债务纠纷?更别提这笔债还是清朝在不平等条件下签的,里面掺杂着殖民压迫的味道。

中国反击,美国内部也“翻车”

中国这边当然不可能咽下这口气,面对亚拉巴马州地方法院1982年那份要赔4131万美元的判决,立马行动起来,迅速向美国法院系统申请复审。这笔债的历史背景复杂得像一团乱麻,1911年清政府跟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签借款合同的时候,正值晚清风雨飘摇,列强趁机压榨中国,合同条款里满是不平等的影子。

中国这边翻出这些旧账,摆明了要证明这不是普通的商业债务,而是殖民时代的“恶债”。复审申请一递上去,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国际社会都盯着看后续怎么发展。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美国内部居然自己先乱了阵脚。1983年,美国国务院和司法部罕见地站出来,主动提交了一份支持中国的法律声明。这份声明写得明明白白,引用了国际法里一个关键原则——“恶债不偿”。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如果一笔债务是在压迫性、不平等条件下产生的,新政权接手后完全可以不认账。

他们拿历史举例,说湖广债券这种债跟19世纪殖民时期强加给其他国家的债务一个性质,压根不该由新中国来背锅。有了这份声明,案子走向一下子变了味。1984年,亚拉巴马州的地方法院扛不住压力,正式推翻了之前的判决,承认原先的裁决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可这帮美国投资者不死心,继续上诉,一路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到了1987年,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开会讨论,最后一致驳回了他们的请求。

美国国务院和司法部这次站出来撑腰,其实也有自己的算盘,他们担心这案子闹大了,会牵扯出更多历史遗留问题,搞不好其他国家也翻出老账来找美国麻烦。1987年最高法院判决后,这场从1979年开始的闹剧总算告一段落,但谁也没料到,几十年后这笔旧债又会被重新翻出来,掀起更大的波澜。

2023年的美国:债务压顶翻旧账

2023年,美国的国债已经堆到了35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统计数据显示,每个美国公民平均背了超过10万美元的债,债务占GDP的比例飙到120%以上,这可是二战结束以来从没见过的纪录。联邦政府为了还债,每年光利息就得掏出好几千亿美元,财政压力大得喘不过气。

为了避免政府停摆,美国国会里两党政客围绕债务上限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共和党想砍福利开支,民主党要加税救急,双方从年初争到年尾,几次差点让政府关门。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国稳稳当当地握着大约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稳坐美国最大债权国的位置。

就在这当口,有人又把清朝那笔湖广债券的老账本翻了出来。2020年8月,田纳西州的共和党众议员马克·格林在国会抛出了一份决议案,郑重其事地要求中国偿还所谓1.6万亿美元的“历史债务”。

他拿出了1911年的湖广债券本金650万英镑,再按5%的年利率,加上100多年的复利和通胀调整,硬生生算出了这个天价。他在国会演讲时还列了详细账单,说1911年到1937年间民国付过利息,证明这债是合法的,新中国得接着还。美国这边还出了个狠招,《国会山日报》发文放话,说如果中国不还这笔旧债,美国干脆就不认欠中国的8600亿美元新债。这话一出,活脱脱像是街头讨债的架势。

这事儿其实早有苗头。2020年新冠疫情刚闹起来,美国经济受挫,财政赤字猛增,特朗普政府就有人提出过类似想法,想拿历史债务当筹码压中国一把。马克·格林的决议案不过是把这套路玩得更明目张胆。他在提案里还提到,当年湖广债券的发行方之一是美国国际银行公司,后来并入了如今的摩根大通,这家银行如今也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者之一。

可中国这边压根没搭理这茬,外交部早就表态,这种旧债在国际法下没任何效力。2023年美国国债危机加剧,翻旧账的背后其实不光是钱的问题。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债从2010年的1.3万亿降到2023年的8000亿,已经在逐步减持,这让美国有点坐不住了。湖广债券这事儿再被拿出来炒作,显然是想给中国施压,顺便转移国内对债务上限的注意力。

债券真相:历史文物还是债务凭证?

湖广铁路债券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事情得追溯到1983年,那时候中美之间关于这笔旧债的官司还没完全消停,美国国务院前法律顾问戴维·安德鲁斯后来在回忆录里爆了个料。他写道,当年中美代表在一次闭门会谈中,美方私下里就松了口,承认这些1911年发行的湖广债券,跟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联盟国发行的债券差不多性质。

那是个什么概念呢?南方联盟国1865年战败后不复存在,它发行的债券就成了废纸,连法律效力都没人认。安德鲁斯的意思很明白,这些湖广债券在清朝灭亡、政权更替后,早就失去了讨债的依据。1983年的密谈细节没全公开,但这份表态已经透露出美国官方对这笔债的态度——压根不指望真能拿回来钱。

美国为啥隔三差五就翻出湖广债券这笔旧账,说白了还是美国国力在衰退,各种妖魔鬼怪都出现了。2025年,美国财政部甩出了一份最新数据,揭开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的一角:2024年,中国手里的美债整整缩水了570亿美元,只剩下7590亿美元,跌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曾经在2010年代初手握超过1.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那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能听到中国增持的消息。可如今,情况完全翻了个个儿。从2022年4月开始,中国的美债持仓就再也没爬回1万亿美元的高点,到了2023年,全年12个月里有9个月都在减持,只有4月、6月和11月勉强涨了点。比如,去年12月,中国就一口气减掉了96亿美元的美债,账面数字清清楚楚地往下掉。

与此同时,美国那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财年赤字就达到了1.7万亿美元,2024年还得再往上加码。少了570亿美元的买家,意味着美国得多找别的国家填窟窿。日本倒是稳坐第一大美债持有国的位置,2024年持仓超1.1万亿美元,可其他国家像英国、加拿大,增持的量远远补不上中国的缺口。

参考资料:[1]朱奇武.论湖广铁路债券案[J].政法论坛,1984,2(3):21-2794

1 阅读:164
评论列表
  • 2025-03-27 09:31

    回复美媒: 你确信你真的敢这么想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