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椰林掩映中的东方热带城市。该市西、南、东三面环水,西面有莱河,南面为仰光河,东面有勃固河和那摩眼河,处在一块不大的三角洲上。
笔直的马路,两旁皆为缅甸式木楼,参差着英国式的红砖洋楼,别有特色。在蓝天和阳光下,最令人瞩目的是耸立在山冈上的雄伟壮丽的仰光大金塔。
该塔有2500年的历史,塔高112米,塔身全部用金箔贴成,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犹如一座金山。
塔顶金伞上有直径27厘米的金珠,珠上镶着5440颗钻石和1431颗宝石。塔上八面悬挂着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微风轻拂,发出悦耳的声音。
驻守缅甸的英印士兵
大金塔建在十几米高的大理石铺成的平台上,周围矗立着4座中塔和68座小塔,众星捧月般环拱着平台中央的主塔。
距离大金塔约三公里处,是缅甸最繁忙的港口,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运输船和油船。汗流浃背的运输工人在英军的监视下将船上的军用物资卸下,再装上卡车。
港口上整齐排列着几百辆美国军用十轮大卡车,等着装满军用物资,然后沿着运输紧张、运量有限的滇缅公路转运到边境城镇腊戍,再经怒江上的惠通铁索桥运往昆明,转运中国各战区。
由于日军即将进攻仰光,战争的气氛很浓,马路上不断有扛着枪的英印军士兵走过,各种军车川流不息。机场周围布满高炮和高射机枪,士兵们严阵以待。
机场上,数十架皇家空军和美国志愿队飞机列队待飞。
丘吉尔爱将:哈罗德·亚历山大
大战前夕,英方走马换将,任命名将亚历山大将军替换缅甸英军总司令胡敦将军。
亚历山大将军是英军中最年轻的将军。在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海岸上到处是遗弃的大炮和坦克,密集如麻的溃兵集中在码头上等待船只撤退。
德军飞机俯冲和扫射,将英法军压迫在狭窄的海岸上,到处是死伤的人员和弹坑,充满着硝烟、恐怖与惊慌。
亚历山大将军却穿着擦得锃亮的皮鞋和最时髦的马裤,在爆炸声中悠闲地吃早饭,并对果酱赞不绝口。
他的镇定和勇敢精神,使丘吉尔首相非常佩服,说:“他能用自己的信心感染周围的人。”
驻守缅甸的英印士兵
此次,亚历山大临危受命,于1942年3月5日到达仰光机场。一下飞机,他就对前来欢迎的缅甸总督史密斯爵士说:“我此次肩负的任务,是奉命坚守仰光。”
他脸上带着自命不凡的神情,指着机场周围的防空堡垒说:“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军人不应该枯坐在钢筋水泥的防御工事中自满。”
他挥着拳头说:“应该趁敌不备之时,尽量进攻!进攻!”
日军的先头部队正向仰光至普罗姆公路挺进,企图切断仰光通往北方的唯一通道,仰光有被日军包围的危险。
亚历山大了解到局势的危险性后,他的自负伴随着早餐的牛奶、鸡蛋和面包吃进了胃里。
仰光码头被付之一炬的海量战略物资
他当即决定:破坏仰光城市设施,炸毁炼油厂,迅速撤出仰光,沿仰光至普罗姆公路向北撤退。
3月7日,仰光上空浓烟滚滚,英印军士兵和逃难的人群、车辆缓缓向北撤退。
码头上遗弃着十万吨军用物资,包括972辆卡车的组装零件和5000个轮胎都付之一炬。
1942年3月8日,日军第33师团攻入仰光,掳获了19000吨堆积在仰光码头上来不及运往中国的《租借法案》物资,至此,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扩张达到极致,3000名耀武扬威的日军在飘扬的太阳旗下,进驻仰光。
此时,中国远征军第二○O师正乘坐火车,沿缅甸南部平原,急如星火地赶往仰光以北的同古城。
刚刚抵达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将士
日军从仰光向北追击英军,即将与南下的中国远征军发生遭遇战。
3月18日黎明,约200名日军先头部队骑着摩托车,沿公路进入皮尤河南岸12公里处的假设阵地。
埋伏在这里的是中国远征军二○○师摩托化骑兵团和五九八团步兵第一连的官兵,林承熙团长一声令下,机关枪、步枪、手榴弹一起向毫无戒备、骄横狂妄的日军猛击。
天色蒙蒙,地形复杂,突遭猛烈打击的日军晕头转向,有的还没有明白打击来自何方,便做了异国冤魂。
自从日军进入缅甸,从毛淡棉到锡唐河,又到仰光,长驱直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这是第一次吃到苦头。
被远征军在公路上迎头痛击的日军
混战三个多小时,日军抛下30多具尸体、 19辆摩托车和20多支机枪、步枪,纷纷向南,沿公路两侧没命地狂逃。中国摩托化骑兵部队一面追击残敌,一面打扫战场。
敌尸上的番号表明,该部为第五十五师团步兵第一一二联队的搜索队。我前哨连完成任务后,趁黑夜转移,埋伏于皮尤河大桥南岸阵地。
3月19日清晨,日军一部约500人向皮尤河大桥方向冲来。摩托兵开路,汽车数十辆紧随其后,渐渐进入二OO师五九八团预设的埋伏阵地。200米的大桥上几乎全是日军。
中国远征军工兵猛然按下电钮,“轰轰轰”几声,前面的汽车翻入河中,后续的卡车霎时拥塞于南岸的公路上。
两岸顿时枪声大作,在排长王若坤的指挥下,十几挺机关枪向躲在汽车后抵抗的敌军猛烈射击,打得汽车像筛子似的抖动。
被全歼的日军小队
不少敌人被打死,剩下的有的窜入森林,有的沿公路溃逃。一阵激战过后,敌军死伤官兵约200人,我伤亡士兵30余人。
王排长下令检查敌人尸体,发现一名身挎皮包、望远镜的少尉联络军官,叫矶部一郎,从他身上搜获了日本侵缅兵力配备地图、重要文件和日记。被消灭的来敌系第五十五师团一一二联队的一个小队。
中午时分,敌大队来援。炮兵首先轰炸第二OO师在皮尤河畔的警戒阵地,紧接着步兵发起冲锋,战斗持续到深夜,我部队撤回同古既设阵地。
缅甸战场上那场著名的同古会战就此徐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