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都知道织造局是肥差,为什么吕芳还交给赵贞吉?

转运史 2024-12-24 13:21:32

文丨史官

在《大明王朝1566》里,杨金水装疯之后,郑泌昌和何茂才那案子就僵住了。

沈一石一自杀,杨金水又疯了,弄得这案子根本没法查下去。

赵贞吉没辙,只能说杨金水疯了,没证人,先把案子停了,上报朝廷。

吕芳这大明朝的内相,心里明白事儿大了。

赶忙去找高翰文和芸娘,得稳住他俩。

因为杨金水这事儿太蹊跷了,到账肯定怀疑,那么从浙江过来的高翰文夫妇就成了关键,只要高翰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杨金水撑死了也就是个顶锅的,责任甩不到自己身上。

所以,从高翰文那儿回来,吕芳就问嘉靖给旨意没,黄锦直截了当地说,皇上给了个球!

这嘉靖就爱出些让人捉摸不透的谜。

黄锦和陈洪在那干瞪眼,不知道皇上啥意思。

就吕芳厉害,一下就悟出来了,说皇上这意思就是办案得外重内轻。

啥叫外重内轻呢?就是像织造局、尚衣监、巾帽局这些宫里的部门,不能护短,该查就查,该办就办;

而外面胡宗宪抗倭那可是大明朝的大事儿。

吕芳不愧跟着嘉靖那么多年,对主子的心思摸得透透的。

马上拟了道圣旨,一是让锦衣卫赶紧把杨金水押到京城来,二是让赵贞吉代管江南织造局,还得不惜一切代价给胡宗宪筹备军需。

押杨金水进京好理解,能让案子审不下去,还能看看他是真疯假疯。

可这把江南织造局这么个肥差给赵贞吉,就奇怪了。

这江南织造局又不在大明政府系统里,是给皇帝个人办事的,以前管事儿的都是宫里的人,咋就给了个外人呢?

这不就成了甩卖道长的个人资产吗?道长知道了还不得发疯,这可都是钱。

其实就一件事:抗倭。

赵贞吉和胡宗宪虽是二十年的老朋友,可他俩分属清流和严党两大阵营,立场不一样。

严党掌权二十年,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这次郑泌昌、何茂才因为贪污被查,清流可就瞅准机会想扳倒严党。

吕芳就怕赵贞吉因为党争,不给胡宗宪好好供军需。

所以,才在圣旨里强调,让赵贞吉全力支持胡宗宪。

在官场混久了,谁不想给自己打算打算。没好处的事儿谁干?

想让驴干活,要么拿鞭子抽,要么拿青草引。

赵贞吉是徐阶的门生,和清流一伙儿的,对他来说,威逼比利诱好使。

吕芳就把江南织造局给了赵贞吉,这可不是好心,是个裹着糖衣的炮弹。

再说说嘉靖,他那么贪财,老想着从老百姓那捞钱,咋对剿倭这么大方呢?

其实,嘉靖才不关心老百姓过得咋样,天下太平不太平呢。他支持胡宗宪剿倭,就想让海面太平点。

只有把倭寇剿灭了,海上贸易才能重新开始,那五十万匹丝绸的出口订单才能完成。

吕芳跟嘉靖相处了四十年,啥不知道。

就因为知道嘉靖的心思,才故意把浙江织造局给赵贞吉管。为啥呢?

因为管织造局,就得负责那五十万匹丝绸出口的事儿,而出口就得先剿灭倭寇。

要是海面上还有倭寇,丝绸根本出不去。

这吕芳可真高明,表面上是给赵贞吉个好差事,实际上是把他和胡宗宪绑一块儿了。

他俩以后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贞吉稀里糊涂得了个差使,可也断了自己的后路,只能拼命支持前线。

他心里明白,胡宗宪要是剿倭不成功,那出口订单完不成,他也没好果子吃。

相当首辅,那就拉个儿子进来做工部侍郎给到账盖宫殿一个逻辑,想掌权的给我干活,想要钱,找你爹去。

严嵩如此,徐阶也不例外。

再说了,赵贞吉也知道,想扳倒严党不能把皇帝扯进去,光凭郑泌昌和何茂才的案子,根本倒不了严党,已经没得选了,只能拼死抱住道长这颗最大最粗的大腿。

这一回,吕芳这一招可真是高!

当然,最终的结果,赵贞吉没得选,也做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乃至于撇开自己的恩师徐阶。

因为他最清楚,不管什么情况下能影响他入阁的,有且只有嘉靖,他才是大明朝唯一的天。

1 阅读:13